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枸杞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百尺梧桐阁、千年枸杞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7期  作者:杜負翁  出版时间:1978-08-15
    关键字: 梧桐阁 扬州 枸杞

    周密,浩湖斋日钞云:宋徽宗时、顺州筑城、得枸杞于土中,其形如獒状、驰献阙下、乃仙家所谓千几枸杞、其形如犬者。又续仙传云:朱孺子见溪侧二花犬、逐入于枸杞丛下,掘之、得根形如二犬、烹而食之、忽觉身轻。上二则、见本草纲目、吾鄕杨州、有百尺梧桐阁、其源如下:淸康熙间、汪季用、懋麟舍人、丁未进士、授中书、荐试博学鸿词、为渔洋山人高足、著百尺梧冈桐集二十,一卷、黄冈杜濬为之序,园内旧有百尺梧桐阁故名,乾隆间,鹾商孙黻卿、加以点缀、以迓淸高宗莅止,高宗赐书一联,文曰

  • 文章荠菜、苜来头、枸杞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20期  出版时间:1970-04-15
    关键字: 荠菜 苜来头 枸杞 野生蔬菜

    家鄕在春季的时候,有三种野生蔬菜最为人们所喜爱的—就是「荠菜、苜莱头、枸杞头」。荠菜是耐寒性植物,在冬天生长,是野生植物,又名野菜,家鄕以荠菜和肉来包馄饨名为荠菜馄饨,或以荠菜炒肉丝,或以荠菜炒野鸡片,均有一种特别的美味。苜莱头是野生植物,根带红色,生长阡陌之边,采割囘家洗净后用开水泡熟,或在沸水中煮一分钟,刴碎后加糖酱油麻油拌食,其味淸香可口,有淸凉解毒的功效。枸杞头是野生植物,茎有二三尺高,系采撷其嫩枝头食用,与苜莱头同样吃法,或炒而食之亦可,惟吃

  • 文章家鄕的野菜——枸杞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58期  作者:鄭蘭  出版时间:2007-07-30
    关键字: 家乡 野菜 枸杞 简要概述 用法

    台湾只见到作药材的枸杞子,一直未见到结枸杞子的枸杞棵,我老家菜园边曾有一大片枸把籐,把它编成篱笆,有时摘些它的嫩头炒来吃,滋味不错,而且还有药效。我国人吃枸杞的纪录很早,《易经》有「以杞包瓜」之语,《诗经》有多处「言采其杞」、「南山有杞」、「薄言采杞」、「隰有杞楼」之句,可见已经普遍在采食了。而且采食的地域很广,东至齐、鲁,东南至闽粤,西至陕、甘,北至寗夏都有。食用、药用,功效也广,我就是不解,为什么一直把它当野菜?枸杞的异名很多,有杞根、地骨、枸忌、地

  • 文章雲台奇藥四記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8卷 第2期  作者:吳舟  出版时间:1996-06-01
    关键字: 中药 灵芝 枸杞 何首乌 茯苓 云台山

    白蛇传》中,描绘了白娘子星夜奔赴昆仑山冒死盗取「仙草」救活许仙的爱情故事,说的就是这种灵芝。龟形茯苓云台山老药农姚东恩的女儿姚婷凤,在南云台鸡鸣山拾柴草时,发现一棵赤松树根上,有一形似龟,外皮黑褐色,内坚白的块状物。经鉴定为「中药八珍」之一的野生茯苓。云台山是茯苓的故鄕。明代大药物学家李时珍《本草纲目》里就有茯苓「今出郁州」的记载。梁代名医陶弘景曾论及茯苓「外皮黑而细皱,内坚白,形如鸟兽龟鳖者良。」狗形枸杞枸杞为长命树,百年者也不稀奇。旧籍中常给它冠以「天精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