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来台经历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八桂子弟靑年軍 投筆從戎憶當年(上)——第二期靑年軍在廣西招生往返臺灣始末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72期  作者:梁雄 出版时间:1996-04-10
    关键字: 青年军 覃异之 从军记 来台经历

    一、前言民國三十三年初,雖然日寇在侵華戰爭中,佔據了我廣大國土。但政府大反攻的準備工作,也在積極籌備中。反攻首要重整軍備,當時的軍事委員會蔣委員長發出了「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靑年十萬軍」的號召,呼籲愛國知識靑年投筆從戎,加入對日抗戰,遂有第一期靑年軍九個步兵師的成軍。當時廣西省正陷於敵騎蹂躪之下,以致音訊隔絕,本省的愛國靑年未逢時會,無緣加入蔣委員長號召的第一期靑年軍。直到民國三十六年抗戰勝利後,第二期靑年軍在廣西省招生,省籍靑年才得到了投効機會。無疑的...

  • 文章追念姻親故昆明郵政管理局長沈松舟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9卷 第4期  作者:孫尚志 出版时间:2007-04-10
    关键字: 旧姻怀念 沈松舟 邮政事业 来台经历

    八年長期抗戰開始,故鄉杭州當年淪陷,因而失學從政,於三區專員賀揚靈鼓勵下,渡江就任海鹽縣府主辦會計,歷經事務股主任、縣稅處股長、稽徵主任、財政科長、田賦管理處科長,長達四年多,後調任嘉興田賦管理處科長,不久敵偽舉辦太湖地區第二期清鄉,以愛國情深,守土有責,我夫妻雙雙被日軍俘虜,經內子同患難共安樂營救獲釋,同嘗貧窮夫妻百事哀的情況。我們夫婦戰地姻緣並非門當戶對,經相見、相識、相知、相戀,終於成了眷屬,非常既奇且巧,其間許敏中老師由嘉興縣黨部書記長調升平湖縣...

  • 文章江西先哲乡贤事略编述缘起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08期  作者:徐亮 出版时间:1982-04-02
    关键字: 来台经历 编述缘起 异乡重逢 《江西先哲乡贤事略》

    孺子亭、滕王閣、百花洲、匡廬瀑布,石鑄江聲、甘棠和風、白鷺、靑原、金精、翠微,願毋忘家鄕名勝;淵明詩、永叔文、正氣歌、臨川經濟、玉茗詞德,易堂節義、鵝湖、鹿洞、山谷、梅庵,須懷念先哲遺徽。九三叟蔡愛仁鄕老先生,撰長聯贈贛風會刋紀念,全文七十二字,工切典贍,包擧吾贛地靈人傑之勝,吟誦之餘,令人低廻嚮往,繼則熱淚盈眶,掩卷興歎!余於卅八年元月應陸軍訓練司令部之聘,由南昌至杭州,時匪雖未渡江,然行旅稀少,傷患滿車,適樂平張達(雪中)將軍有專車飛快車抵步,同行與...

  • 文章獻身台灣地方財政四十年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7期  作者:祁昌年 出版时间:2001-01-01
    关键字: 来台经历 工作经历及成就 个人回忆 地方财政 财税制度

    我政大十五期同學離開母校,已經超過半個世紀,如今都是年逾古稀,邁向八十高齡的老人。五十年前的往事,腦海中留下的只剩片段零星的記憶。偶然我在陳年古月的資料中,找到自己民國三十八年的日記,當年流離顚沛的情景,一幕幕又浮現在眼前。三十八年元月三十日,在兵荒馬亂中,我隨學校借寒假旅行名義,離開南京到了杭州,師生暫住浙江省訓團。這時中央派遣代表團赴北平和談,我們待在杭州,靜候時局的好轉。四月二十一日共軍由江陰要塞渡江,形勢急轉直下。我是最後一批,由杭州赴上海等候輪...

  • 文章懷鄉憶舊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50期  作者:郭碧桐 出版时间:2014-02-01
    关键字: 怀念家乡 山川风俗 往事回忆 来台经历 返乡探亲

    仔細看著姑姑從美國寄來故居——「友恭樓」的照片,勾起了我訴不盡的回憶,它一直在我腦海中起伏澎湃著。故鄉有美麗的山川,純樸勤儉的風俗,濃厚的人情及永不忘懷的姓氏,在歷代傳承中綿延不斷。先祖落居大埔、大麻、筱留村,世代務農。據父親說祖父當年在南洋經商成功後,因健康問題,而返鄉定居,由伯父接管商務。民國十五年興建房舍,適逢父親高中畢業,奉祖父之命監督工程,房屋歷時三年完工,為全村獨一無二的新建築,落成之日,掛上匾額取名為「友恭樓」其意為兄友弟恭,一時轟動全村,...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