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朱伯坤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悲抗日老兵凋谢悼念朱伯坤老师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33期  作者:劉誠  出版时间:1996-07-15
    关键字: 抗日老兵 抗日战争 台湾 奖学金

    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我们抗日老兵非不解风情者,只是抛私情,赴大义,投入了抗战必胜、建国必成的时代大洪流。民国二十六年八月十三日淞沪战争爆发,旋即家乡沦陷,昔日春天桃红柳绿风景如画的家乡顿成一片血腥,异族入侵,山河变色。我们一群为民族尽大孝、为国家尽大忠的青年,从陷区投奔祖国的怀抱,在民国三十三年十月二十四日响应蒋委员长号召全国知识青年从军运动,当时青年军成立有九个师,朱伯坤老师编入青年军二〇一师,我编入青年军二〇八师,我们彼此并不

  • 文章輓聯三則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32期  作者:羊宗達 劉誠 高永祖  出版时间:1996-06-15
    关键字: 挽联 教育事业 强恕中学

    道愿无偿,更悲未见九州同,坐看赍志以终诚抱憾;元竟不至,遗恨倍增一代困,且待重还完璧再迎翁。(羊宗达)春风化雨,强恕三十年,育作英才,已尽夫子之道;二竖作戾,耕莘未逾月,遗爱人间,桃李永怀教诲。(刘诚)编辑采访,半生从事新闻工作,全才允称;传道解惑,卅载献身教育事业,师表长存。(高永祖)

  • 文章朱伯坤老师八旬病逝预立遗嘱以毕生省吃俭用积蓄捐赠同乡会强恕中学作奖学金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31期  出版时间:1996-05-15
    关键字: 同乡会 强恕中学 奖学金 病逝

    在抗战时投笔从戎,来台后自中校退役一直在文化教育界服务的朱伯坤乡长,于四月十四日晚病逝耕莘医院,享寿八十岁。因他只身在台并未成家。原在中央日报担任地方记者,后在台北市强恕高中担任国文教师二十七年之久。乃由武进同乡会及强恕中学协同成立治丧委员会办理后事,并由余纪忠先生出任主任委员。择定于五月十九日(星期日)下午二时在台北市辛亥路市立第二殡仪馆怀亲厅设奠公祭,大殓后随即发引火化,灵骨暂厝南昌街十普寺,另行择期运回故土安葬。先生孑然一身,生活简朴,交游极少,取

  • 文章朱伯坤先生行述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31期  出版时间:1996-05-15
    关键字: 武进同乡会 奖学金 导师

    朱伯坤先生,江苏武进人,世居武进城内西横街龙城里,民国六年十一月初七日诞生。父福生公,业中药,不幸早世,遗二女一子,子即伯坤先生,最幼,时仅三岁,长于先生之二女亦未成年,一家数口,端赖寡母王氏一人抚育,菇苦含辛,守节抚孤,生活维艰。故先生幼年即在艰难困苦中度过,日后一生俭约,不畏艰苦,即缘于此。因家境清寒,未能妥善接受教育,私塾三数年后,即入武进私立贫儿院,该院设有小学以教育院童,始正式接受小学教育,及毕业,无力升学,即入社会谋生,由于处境艰苦,养成自立

  • 文章朱伯坤奖学金委会决定奖励大陆高中学生缓议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64期  出版时间:1999-02-10
    关键字: 奖学金委员会 奖学金 遗嘱 文教基金会 同乡会

    同乡会朱伯坤先生奖学金委员会于一月廿四日(星期日)上午十时在同乡会会议室举行,出席委员有理事长淦祥、严振兴、李文龙、祝剑韬、羊宗达、沈珊、高永祖、俞振光等八位委员,陈光明律师及叶超组长列席。这次会议主要议题是发给大陆常州、武进两市高中学生奖学金问题,在上次会议中由于朱伯坤先生遗嘱执行人等认为在朱伯坤先生奖学金章程中指定以旅台学生为限,不能扩及大陆,予以否决。后来羊宗达先生发现在遗嘱中并无如此规定,因此再行召集这次会议,提出复议。羊宗达先生的方案,是以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