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普陀山共返回6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漫谈普陀山圣蹟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8卷 第5期  作者:恒老 出版时间:1976-05-06
    关键字: 普陀山 圣迹 漫谈

    我国佛敎圣地,自古有四大名山之称,即浙江普陀山、四川峨嵋山、山西五台山、安徽九华山,其山灵地脉,各有特出之处;普陀突兀海中,峨嵋淸幽深秀,五台宏壮雄伟,九华山势优秀,称之为四大道场。普陀山位于浙江定海,孤峙东海中,为观世音菩萨道场,浮翠山光,岚烟横黛,梵音普渡,其景色壮丽,不愧为佛国名胜——全山大寺有三,小寺七十二,茅篷百余座,每届香节,朝山进香者,络绎不绝。大寺之名曰:普济、法雨、慧济,而以普济范园广大,为全山冠,中殿奉释迦塑像,全尊金装,法相庄严

  • 文章知了“高歌”助遊興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2卷 第7期  作者:張明華 出版时间:2010-07-10
    关键字: 普陀山 旅游

    盛夏,如你到佛教圣地浙江普陀山朝圣旅游,在看庙进香和看景观海的同时,千万不容错过清晨在众多古树上高歌的知了。它悦耳的「歌声」不仅成了盛夏普陀山旅游的一景,还定能增添你的游兴。据了解,知了俗称蝉,是一种昆虫。最大的蝉体长四~四.八厘米,翅膀基部黑褐色。它的一生,要经过卵、幼虫和成虫三个不同的时期。卵产在树上,幼虫生活在地下,成虫又重新回到树上。蝉在交配之后,雄蝉就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很快便死去。雌蝉则开始进行产卵的任务,它用尖尖的产卵器,在树枝上刺出小孔,刺

  • 文章普陀山忆旧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12期  作者:柯展人 出版时间:1971-07-01
    关键字: 普陀山 旅行 追忆

    廿一年以前,那是民国三十九年的一月十六日。笔者因为与陆正行兄合伙有注小小贸易要去舟山羣岛沈家门处理,另外一个目的,我想希望能借此机会,去那里设法派人接出关在铁幕中的新婚妻子锦澂女士,结果这二桩事情都澈底失败了,简直是一败涂地,然而也得到不少经验。因为这些不是本文范围,所以从略了。但是那次航程,意外的收获却游历全国闻名的佛敎名山——普陀山,算是失之东隅,得之桑楡了。由基隆出发,搭乘的是艘货轮,经过了四十二小时的航程,到了沈家门,本地属于定海县,四面

  • 文章普陀山忆旧(下)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13期  作者:柯展人 出版时间:1971-10-01
    关键字: 普陀山 旅行 追忆

    连年战乱,普陀山年来已香客全无,这座名山圣地,有这样众多的寺院,各寺院庙产收入已被战事破坏荡然无存,又乏法事与香火收益,更得不到大陆各地的捐款赐助,坐吃山空,如何能维持他们这般化外人的生活?当时沈家门及近海岛屿的居民主伙食,均以山芋干为最好食粮,这些僧人,连山芋干都无力购食,其困苦可知,眞是「半壁江山蒙赤祸,万里哀鸿遍地闻。」我们所到之处,有佛顶山、珠宝殿,梵音洞及古佛洞等等,其中尤以梵音洞最具神话,兹记述如下:梵音洞在佛顶山以北临海之山麓,和位于谷底的慧济禅院

  • 文章印光大师和普陀山的因缘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32期  作者:韻至  出版时间:1978-01-15
    关键字: 印光大师 普陀山 净土宗

    去年冬天的某一期浙江同鄕月刊,有纪念党国伟人张静江先生的文章,文中说有一年,张静江先生在上海见到印光大师,印光大师在他耳旁密语数句,张静江先生遂有感而悟,从此一心念佛以迄终世。这印光大师何许人也,他就是近代佛门尊奉为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的和尙,陕西省郃阳县人氏。说起印光大师,便得敍及他和普陀山的因缘,普陀自开山近千年的历史中,似乎没有出过类似岭南六祖一般的祖师型人物,印光大师在山潜修有年,他的道德文章也是在普陀才被外界所发现,他既被佛门尊为一代祖师,也

  • 文章普陀山法华洞 新添妙公纪念堂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6卷 第1期  作者:張明華 出版时间:2004-01-10
    关键字: 普陀山 法华洞 妙公纪念堂

    经过二年多的紧张施工,新建在「海天佛国」普陀山著名景点法华涧旁的妙公纪念堂,日前(二月廿二日)竣工对外开放,供游人观赏。法华洞,又叫法华灵洞,位于普陀山几宝岭的东天门下。此洞由几块巨石自然垒叠而成,宛如一间石室。法华洞不仅洞中有洞,泉水潺潺,而且方圆二、三里内还有「无畏石」、「一龟下山石」等许多奇岩怪石,自然景色十分优美,曾为普陀山胜景之一。一九八一年洞旁的法华洞庵和望旭亭相继被毁后,此胜迹一直荒芜著。二〇〇〇年七月,普陀山佛教协会投入一千多万元,委托

  • 文章海天佛国普陀山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8卷 第5期  作者:方誠 出版时间:1976-05-06
    关键字: 普陀山 风土 人文 景观

    普陀山为中国佛敎四大名山之一,夙称海天佛国,在浙江海面东之舟山本岛之东部,历代名僧,均以能朝五台普陀为僧历之一大事。普陀山旧名梅岑山,相传汉时梅福曾隐此。佛家则称之为普陀洛伽山,传为观音善财童子说法之故。明神宗时建普陀寺,因名普陀山。现全山有大寺三,小寺七十二,茅蓬一百三十有六。大寺即普济(称前寺)、法雨(后寺)及慧济,在佛顶山。普陀山孤峙海中,全山纵横约十余里,周围百里,拔海约千尺,游山者多自上海搭轮至宁波转定海,行程约五六小时,香火盛时,各寺均派小船

  • 文章普陀山记游(六首)

    来源期刊:《同安》 第66期  作者:朱振仲 出版时间:1999-02-01
    关键字: 普陀山 普济寺 佛顶山 洛迦山

    不肯去觀音觀音不肯渡東洋,愛我中華意味長。香火普陀千古事,蓮花依舊溢芬芳。普濟寺佛堂巧妙奪天工,菩薩新裝展笑容。鼓響鍾鳴逢盛世,百年古樹翠蔭濃。心字石普陀一絕世難尋,筆掃千軍書此心。字碩寬容百人立,臨斯頓悟豁胸襟。登佛頂山佛頂登臨放眼寬,依稀身處白雲間。嶄岩惜臥當高枕,人到無求心自閑。重上洛迦山疊疊流雲步步階,洛迦登上拂塵埃。好山好水頗幽靜,又引閑人幾度來。梵音洞橫容石洞半天闢,吞吐海潮響巨聲。最是令人迷惑處,靈光恍惚幻觀音。

  • 文章普陀山風景名勝區條例十月一日起實施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0卷 第10期  作者:張明華 出版时间:2008-10-10
    关键字: 普陀山 风景名胜 条例 调研

    将于今年十月一日起正式施行的「浙江省普陀山风景名胜区条例」(下简称「条例」),为「海天佛国」普陀山经济、社会、旅游、文化等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日前,舟山市委副书记、市长周国辉在普陀山调研时指出,要通过做好《条例》的宣传、执行工作,进一步对普陀山进行精品化建设、法制化管理,不断提升文化品位,使其向国际佛教圣地和国际旅游胜地的目标积极迈进。为加强普陀山风景名胜区管理,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风景名胜资源,五月三十日,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

  • 文章普陀山之旅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6卷 第9期  作者:李模 出版时间:1994-09-10
    关键字: 佛教 普陀山 南海普陀 法会 古刹

    普陀山是我国佛敎四大名山之一,位于浙江省舟山羣岛中东南一个小岛,总面积二一·五平方公里,与著名的沈家门渔港隔海相望。普陀山名称,来自佛敎华严经,全称为「补陀洛伽」、「补怛洛伽山」,是梵语的译音,意为美丽的小白花。由于中国历代帝王均建都在北方,自元朝以来惯称为「南海普陀」。相传农历二月十九日为观音诞辰,六月十九日为观音菩萨得道之日,九月十九日为观音涅槃日,每到上列日子,全国各地人士为拜谒观音和参观海上仙境,香客四季陆绎不绝。本年八月三日随普陀朝山参访团

共62条记录 1/7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