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文化学者共返回3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温州地方文化学者陈镇波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6卷 第4期  作者:繆天舜  出版时间:2010-08-01
    关键字: 温州 陈镇波 文化学者 《平阳县志》 人物研究

    陈镇波先生一九二八年出生于瑞安县林垟镇蔡桥村。林垟是典型的江南水乡,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名人辈出。这里文化底蕴深厚,陈镇波就在这么一个文化氛围浓郁的环境中成长。他年幼丧母,由外婆抚养长大。外公林骧是清朝瑞安最后一位拔贡。少年时家境贫寒,经常挨饿,也学会了吃苦,常常以读书充饥。十多岁时就通读家藏的木刻版《厚庄诗文钞》等书。一九四九年上半年毕业于瑞中高中部,当年参加工作。一九五四年八月,调到平阳县中心小学任教,后调平阳二中任文史教员。在校期间,每月以微薄

  • 文章解答孟子三不孝中,未言明之二不孝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30期  作者:郭振武  出版时间:1993-06-20
    关键字: 孟子 思想文化 学者论述

    」程伊川曰:「勤能致富,俭可却贫。」[2]凡以此勤俭方法,或正当职业,得来之钱财,而又能以恭敬之心,奉养父母,以现代人之共识,就是极孝之人。反转来说,不以「勤俭」方法,或正当职业赚钱,而以贪污、诈欺、窃盗、抢劫等非法行为,得来之钱财,即使以恭敬之心,奉养父母,也是大不孝。此外鄙对赵岐所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再补充两点如左:第一、曾子曰:「子从父之令,①可谓孝乎?」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②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③虽无道,不失其天下;④诸侯有争臣五

  • 文章文化的再出发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9卷 第1期  作者:陳奇祿 出版时间:1987-01-30
    关键字: 中国文化 学者观点 国家文化发展

    的吸收科技却没有如此的成就?学者探讨所得的结论是,我们这几个国家曾受过儒家敎化的薰陶。儒家是我中华文化的代表。这几个国家都在中国文化圈内。中国文化使经济建设成功,应是可以肯定的。谈到中国文化,且先说什么是文化。简单的说,文化是一个族群为了适应环境而产生的一套固定特有的生活方式。「环境」也许是一个新名词,中国人以前把环境叫做「三才」,就是天、地、人。用人类学习用的语词来说,就是人类的环境,有超自然的(未知的)环境(天),自然的(物理的)环境(地),和群居的(社会

  • 文章中原文化之显著表征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卷 第1期  作者:楊一峯 出版时间:1970-01-01
    关键字: 中原文化 学者论述 中华文化 民族性

    道德、法律、哲学、宗敎、科学、艺术以及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的工具和享用方式的创造与发明。这些创造与发明,就是文化。人类之所以能够创造与发明,固由于他后天的培植,也由他具有先天的智慧与能力;所以文化蕴藏在内的,是人类的智慧与能力;表现在外的,就是生活形态与方式。简单的说,文化是人类为了适应生存要求和生活需要所产生的一切生活方式的综合和它的表现。」[2]上引定义何尝不好?只是词句繁多;所以我们也不采取。不采取而仍照抄者,乃是因为以上云云,正好可作笔者前面所

  • 文章古籍探索 浅谈西游记文化的武术文化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7卷 第1、2期  作者:張國民  出版时间:2005-06-01
    关键字: 西游记文化 武术文化 学者观点 历史资料

    西游记文化震世骇俗,博大精深,蕴含着释、道、儒、武诸多文化。西游记文化,是中国武术文化之魂,也是世界武术文化之魂。《辞林》(第一一六页):「文化,文物教化。」或称「文字感化。」文字是表意的。世上有各种各样的意,相对的世上也有各种各样的化。文字是信息载体,文字是宝中之宝。特别是东方汉字,文彩胜华锦,更善于传情达意。《西游记》之所以成为醒俗觉世之作,轰动世界,可用四个字概括:一曰「文」(富有文彩的方块字);二曰「神」(故事越传越神);三曰「灵」(作者头脑灵

  • 文章對當前氏族修譜的我見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43期  作者:李鴻儒  出版时间:1980-10-15
    关键字: 氏族修谱 谱学 文化研究 学者评论

    谱牒。即谱系也。同为记述氏族世系之书。史记太史公自序:「取之谱牒」后汉书袁绍传:「上告祖灵,下书谱牒」(见辞海)准此以言,可见谱、谱系、谱表、谱牒、家乘………同为姓氏之书,其有助于愼终追远,弘扬伦理道德,复兴文化的功效则一。二、中国谱学的演变中国谱系之学,创于周,兴于汉,盛于魏晋,其间纵遭秦火之厄,然自魏晋以迄隋唐,官府民间,同为重视。且民间所撰必上之官府,以备综覈。故其撰作,限制綦严,待赵宋以后,则大异其趣。就谱学的体制言,虽其地位似觉逐渐降落,若从谱学

  • 文章太極拳運動新論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5卷 第4期  作者:鄭曼靑 蘇紹卿  出版时间:1989-10-10
    关键字: 太极拳 学者论述 传统文化

    鄭曼靑遺著蘇紹卿恭錄太極拳何謂其然也,以其窮陰陽剛柔之變化,而且有太極之體用與至理。譬如:動則筋柔,屬乎陰。定則氣剛,屬乎陽。是以柔形於外,剛藏於內。然則屬於氣,內斂入骨,柔屬於筋,外縈四體,故陰極陽生,陰不離陽,陽不離陰,各至其極,而生變化,是謂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天地也,是謂一陰一陽之謂道。譬猶彼之與我,男之與女,陰之與陽,剛之與柔,開之與合,虛之與實,浮之與沉,呼之與吸,此皆有內外合步取捨之別。故此運動之練習,貴在二人合步而推手,倘不得其人而同習...

  • 文章漫谈我国商业文化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3卷 第1期  作者:董志超 出版时间:1987-02-01
    关键字: 商业文化 学者论述 历史考究

    殷墟的发现与我国商业文化的关系。发掘殷墟,由中央硏究院所主办,组织殷墟发掘团,主持者有李济、董作宾、梁思永等诸位敎授,从民国十七年秋到二十六年春,前后十个年头中,发掘了十五次,其中发现有无数有孔的贝壳,据学者考证,古贝是五枚为系,二系为朋,也就是说十贝为朋,十朋为百。于是联想起周冠华先生在会刋上所写「王十朋生平著作与轶事」一文中说道:王十朋字龟龄、温州乐淸人……因其父以无子为忧,曾到庙中求嗣,后果生子,取名十朋,因十朋代表百数,就是希望他要长命百岁。殷墟发现

  • 文章談茶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53期  作者:謝允硏 出版时间:1991-07-10
    关键字: 学者观点 历史资料 诗句 茶文化

    我和國大代表浙江象山姜紹祖(字梅塢)兄相識於南京國大開會場上(時紀紀三十七年三月二十九日至五月初旬),因彼此均爲敎育界中人,(同敎上庠)意氣相投遂成爲益友。四十九年春我由香港來臺開會,他約我餐敍於其寓所,並以其遷居象山的七世祖姜炳璋先生(字白岩)所著「尊行日記」一書,內多經籍訓詁名物考證資料,頗爲珍貴,作者行誼見「淸史稿儒林傳」,其所著書凡二十餘種,今惟「詩序廣義」及「讀左補義」二書行世。白岩先生日記影印本(頁三—五)考證古無「茶」字,茶字卽是今之茶字,...

  • 文章談箑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11期  作者:田倩君 出版时间:1985-02-20
    关键字: 扇子 学者论述 历史文化

    来掩面而已,但是扇其自身却造成一个广大领域,普遍的,全国性的,在历史上和人类历史同时悠久。在文化艺术上它却占了相当席次。在文学上点缀了多少哀艶缠绵的故事。如淸孔尙任所撰的桃花扇,以名士侯方域与名妓李香君之恋情故事为线索,抒写明末亡国之惨痛。此书虽是传奇剧曲,因敍事征实,堪比信史。在桃花一扇之中可睹爱国志士之血泪史。诗文中有扇显得格外典丽动人,所以右军题扇,传为千载奇谈,东坡居士画扇,也是艺坛嘉话。以扇写成的诗文词赋,更是美不胜收。下面略列擧几家诗词作个注脚

共34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