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文化发展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漢代嶺南文化盛事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2卷 第4期  作者:鄭弼儀  出版时间:2004-10-30
    关键字: 岭南文化 汉代 文化发展

    前言漢武帝劉徹在西元前一百一十一年,劃入嶺南沃土爲版圖之後,將嶺南地分設九個郡:南海—轄番禺(郡治)、中宿(清遠)、四會、博羅、龍川、揭陽(縣境延伸至今福建西南沿海)蒼梧—轄廣信(郡治,今封川及廣西梧州)之東、端溪(慶德)、高要。合浦—轄徐聞(郡治)、高涼(今粵西南部)、臨允(今新興及西南部)。珠崖—轄曋都(郡治,今瓊山)等今五縣。儋耳—轄儋耳(郡治,今儋縣)等今三縣。(漢元帝時,罷以上珠崖、儋耳兩郡,屬交趾)郁林—今廣西。交趾—今越南境。九眞—今越南境...

  • 文章文化的再出發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9卷 第1期  作者:陳奇祿 出版时间:1987-01-30
    关键字: 中国文化 学者观点 国家文化发展

    中華文化自古便是一個發展均衡的文化。現今因爲科學和經濟落後,所以要勉力直追,希望早日成爲一個已開發的國家。什麼是「開發國家」?因爲它是一個新名詞,至少是戰後纔有的一個名詞,所以還有許多人對它的含義不甚了解。開發國家的英文是Developed Countries古板的翻譯,應作「已發展的國家」。聯合國把世界上的國家區分爲兩大類,一類是「開發國家」,另一類是「開發中的國家」(Developing Countries)。前者指北美、西歐、紐、日本、南非等平均國民所得較高的國家,後者則指一般所謂落後...

  • 文章大同市城區簡介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4期  作者:侯貞貞/高彩珍 出版时间:1999-07-01
    关键字: 大同市城区简介 城区优势 经济文化发展

    概況古城大同的國際交往源遠流長,早在一五〇〇多年前,雲崗石窟的雕刻技藝就吸收有印度、希臘的風格。“茶馬互市”在明代也有記載。自一九七三年中國前總理周恩來陪同法國前總統蓬皮杜訪問大同以後。令人神往的大同以嶄新的姿態步入國際舞台,向世界敞開交往的大門,成爲中國北方重要的開放城市。大同爲京包、同蒲、大秦鐵路的交匯點,公路四通八達。北部、西部與,內蒙古自治區接壤,東部與河北毗連,南部與忻洲地區相鄰。整個地形南北高,中間低,中部爲廣闊平衍的大同川,桑乾河自西南向東...

  • 文章中國文化之歷史的分析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卷 第3期  作者:黎東方 出版时间:1969-05-01
    关键字: 中国文化 历史分析 青铜器 甲骨文 文化发展

    中國文化是什麽?是中國人的生活方式。中國人在史前時代的生活方式,與兩漢時代的不同,與現在的更不同。因此我們不能説,中國文化是自古以來一成不變的。現在,我們要復興中國文化,决不要恢復史前時代的中國文化,也不是要恢復兩漢時代的中國文化,或任何一個特定的時代的中國文化,而是把握過去若干時代我們祖先的經驗的精華,加上西洋各國以及日本、印度等國的文化之中的值得採取之處,配合當前與未來的需要,綜合起來,發揚光大。這樣,才是名副其實的復興中國文化。

  • 文章溫州誕生首家與台對接社團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2卷 第9期  作者:溫州市人民政府 台灣事務辦公室 出版时间:2010-09-10
    关键字: 温州市 半屏山兩岸旅遊經貿文化發展促進會 成立 侧记

    温州市半屏山两岸旅游经贸文化发展促进会于八月二十三日下午成立,隔着浅浅的海峡,一衣带水的台湾高雄市半屏山两岸经贸文化交流协会与之遥相呼应。从此,温州市有了首家与台湾对接的社团组织,市台办主任胡侠当选为首任会长。「半屏山,半屏山,一半在洞头,一半在台湾」这首传唱久远的民谣中的两座半屏山分别位于温州市洞头县和台湾高雄市,两座半屏山不仅山型相似,而且两地居民都说闽南话、习俗相同,同为旅游胜地,同有丰厚的文化底蕴。为促进两岸交流,市台办、市旅游局和洞头县人民政府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