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捐建共返回1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叶故理事进财后人捐建上海最大寄宿制中学落成

    来源期刊:《浦東》 第85期  作者:本刊記者 出版时间:1996-09-30
    关键字: 进才中学 落成典礼 叶进财 造福桑梓 捐建学校

    本會葉故理事進才鄉長幼年失學,時感在生意上吃虧上當,殊深痛苦,乃有「如果將來事業有成,一定要在桑梓興學育才,啓迪後進,盡其棉力」之宏願,惜英年早殞,賚志而歿,此項宏望深記在其後人腦海,當他事業發達時,常念「先嚴遠志,得能實現,於願足矣」。然海峽兩岸長期阻隔,力所未逮,未兗如願。自政府開放兩岸交流,立即委請專人前往其家鄉探詢,並兩度指派專家實地考察評估,遂達成其先父的遺願,爰於八十二年二月二十八日奠基,並命名為「進才中學」,兼具紀念先人及培育桑梓英才之深意...

  • 文章橋亭詩聯赤子心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4期  作者:謝如劍 出版时间:1997-12-01
    关键字: 诗联 乡情乡谊 乡亲捐建 桥梁建筑

    的。他把“云芳桥”、“天纯亭”巧妙地嵌进联中,高度赞扬了海外乡侨赵云芳、天纯先生一家三代热心家乡公益的胸襟。大埔县城有一座横跨梅河的湖寮长桥,此桥为旅港乡亲田家炳先生捐建。桥头有亭,亭柱有一长联,文曰:“桥贯梅河,畅梯航于粤境,接飞挽于闽彊,利国利民,何止湖山添壮概;功高田氏,遵四化之方计,得群贤之济美,同心同德,且将桑梓换新装。”“一花引来众花开”目前,大埔县城由海内外乡亲踊跃捐资先后兴建杨梅田、宝安、新寨、郑颂鑫、璜腾坑、羽头广福等大桥,成为湖山新八景之一

  • 文章尋根之旅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3期  作者:羅碧英 出版时间:1997-02-01
    关键字: 返乡寻根 家乡印象 祖居现状 追怀父母 华侨捐建

    一百万台币,在古城区建造古城幼儿园,区内六岁以下的小童均可入学,现有学生一百八十人,分大、中、小三班,他们弟姪辈,罗粤新、罗致选、黄小丽等都有捐赠院内之教学器材,绍新哥与南健叔共同捐资水泥路,从庆德流徽到塘唇,年近七十的南进叔,一生辛劳工作也捐建塘唇房屋巷道的水泥地,鉴兴叔在上寨造了一幢华美的房子,舖了一条很长的水泥道。父亲一生清廉,加上子姪众多,在那种战乱克难的日子里,从来没有过富裕的生活,一九七六年去世后,台湾的房地产升值了,我们还分到他的遗产,秀琼妹感念

  • 文章我快樂地走向幸福天涯

    来源期刊:《台北五華同鄉會會刊》 第18期  作者:鍾治華 出版时间:2008-12-01
    关键字: 五华一中 捐建教学楼 丰林小学 校友资助

    花」,都会感动得泪流!经过半个世纪,一切均改变了!已是爱完祖国再爱家,有了绿叶且有花的时代到了!李岳崧、赖始华已是儿孙满堂之家了!尤其是赖始华,遍地开满了花!儿女均获博士、学士,是双博士之家!且热爱家乡,在五华县华城镇观音铺丰林小学,捐建了两层教学大楼一幢,计一楼三间、二楼三间来回馈母校,教室命名:(一)赖竹君教室-纪念其祖父,以表孝思。(二)赖含章教室-纪念其父亲,以表孝思。(三)赖德华教室-纪念其胞弟,以示手足情深。(四)赖祥瑞教室-以志其胞弟

  • 文章重韶學院竣工開學感言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3期  作者:周仲超 出版时间:2001-02-01
    关键字: 重韶学院 两岸开放政策 捐建学校 教育事业

    于同鄕会建馆之时,即捐十万;继则奖学助学,并对无依年老同鄕,首办救助。迄两岸开放之后,初则于鄕下社林各村,建水塔设水电,日则汲水夜则照明直达各户。兴建村中公路,改善农村环境。继则捐建小学及高级职校,利其就业以遂素愿。但我之能实现以上工作,自应感谢两岸开放政策,否则大陆如非邓小平氏当政,我则返里无期,梦想无由实现。三、我为什么不办贵族学校近年我省「贵族学校」林立,日夜全托,收费奇高,获利甚丰。有人问我:「你建南昌巿三经路之南昌女职,第一期工程即费美金四十余万

  • 文章修橋鋪路 功德千秋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95期  作者:胡學正 出版时间:2004-02-01
    关键字: 万载县 龙江桥 集资捐建 文物保护

    万载县史志工作办公室主任 胡学正千年古邑万载,江河溪流众多,仅县城就有乌溪、竹洞两水流汇城心,锦水蜀江波环治后,但河道萦窄,滩险石峻,给世居此地之人造成了生产、生活上的诸多不便。为免除舟揖涉水之苦,万载人一代接一代前仆后继建造了许多石桥。据县志载,至清代末年,全县有名有姓的桥就有近二〇〇座,最早的于元代建造。这些桥绝大部分均由当地大户出资捐建或募款、集资兴建。其中最为感人至深的是由辛琗祖孙三代合力捐建的龙江桥。龙江桥,今俗称鹏程桥,位于县城

  • 文章周仲超鄕長捐獻鉅款造福省胞誌要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66期  作者:新建縣同鄉會 出版时间:1996-10-01
    关键字: 周仲超 同乡捐建 公共建设 同乡会贡献 《江西文献》

    已建成钢筋水泥大校舍,不会受物价上涨币制贬値影响,且建物可永保存不致中辍,比一次捐献只能供一次发放来得有效,乃一长远造福家鄕,甚至百年不废之最好办法。二、过去十年对我省捐建南昌各报继谓:周先生自一九八三年以来,连续对我省提供捐献,计捐建重韶六年制小学一所,重韶高级职业学校一所,师大重韶图书馆一所,及鄕村公路一条,农村自来水塔三座及发电机组等设备,日则汲水夜则照明,对改善农村生活水平,提升我省敎育事业,培植我省人才就业机会,均具有甚大功效,因此为我省新闻报导评为

  • 文章甌水蕩蕩憶先賢 雁山巍巍聳豐碑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0卷 第11期  作者:王微方 金丹霞 楊笑 出版时间:2008-11-10
    关键字: 何朝育 何啸秋 人物追忆 捐建家乡 创办学校

    捐獻鉅資造福桑梓的愛國溫籍台胞何朝育先生,於八月十日十七時三十八分在其台北家中安詳地於睡夢中去世,享壽九十三歲,他在彌留之際仍牽掛著家鄉,並問兒子何紀豪:「你什麼時候再到溫州去?」噩耗傳來,溫州舉城悲痛,各界紛紛舉行悼念活動,唁電如雪花般不斷飄向台灣。這位老人何以要對溫州的公益事業傾其所有,並無時或忘家鄉,直至生命的最後一刻呢?為此,記者於日前走訪何朝育先生的親屬及相關人士,在此為讀者舖陳老人可歌可泣和充滿傳奇色彩的人生畫卷。行善美德 父母傳承何朝育先生...

  • 文章話説吉水人文甲天下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64期  作者:曾采堂 出版时间:1996-04-01
    关键字: 吉水县 人文历史 民间赞歌 捐建书院 教育发展

    一吉水因赣河自吉安城郊经县城西南十里之墨潭,有清湖洲横亘河中,状若「吉」字而得名。吉水又曰「文江」。[1]前人称「吉水人文甲天下」,[2]又誉吉水为「文章节义之邦」。[3]虽未免过誉,然言之不为无据。考诸史乘,自隋唐开科取士以迄于清之千余年间,江西共得状元四十一人,榜眼二十八人,探花三十五人,而以二甲第一名之传胪十人计,共为一百一十四人。[4]而吉水五百五十四名进士中有宝祐四年(一二五六)状元文天祥,建文二年(一四〇〇)状元胡广,榜眼王艮,永乐二年(一四

  • 文章濬县同乡会在故乡设奖学金马寒涛乡长独资捐建图书馆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2卷 第3期  作者:孫忠元 出版时间:2000-07-01
    关键字: 濬县同乡会 设置奖学金 捐建图书馆 奠基典礼 马寒涛

    治平、李钦聃各赠书画两帧及台币各一万元。左法正乡长赠台币一万元。书画均悬挂该馆内之显要位置。慈晖图书馆碑记历史文化名城濬县,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代有贤哲,繁荣昌盛,向为国人所乐道。邑中望族北马村马庭松先生号寒涛,幼承庭训,学养深厚,及长为国奔走他乡。近岁先生远游归来,痛悔萱堂早逝而未尽生养死葬之礼,遂移孝作忠,萌启捐建图书馆之念,既仰承先太夫人遗爱乡里之心,亦偿本人造福桑梓之愿。经孙忠元先生与一中等部门充分协商,达成建馆协议,寒涛先生捐资人民币百万元,张校长

共16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