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抗日逃难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訪朔州市念恩師(中)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4期  作者:張迅學 出版时间:2009-07-01
    关键字: 李子猷 抗日逃难 得救经历 孙显卿

    往垣曲境内逃避。大灾难来临垣曲城关渡,出县城南门即是,自古与河南渑池即为重要通商渡口。抗日战争开始,更是第一战区兵员、物资运补的最重要通道;距渡口约五华里的辛庄子就是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指挥部所在地,应该一时不会沦陷的。虽然当时又累、又饥、又渴,头顶又有日机俯冲轰炸、扫射,黄河滩已分不清军人、学生、百姓,全是逃命人潮,日机俯冲投弹时,大家都扑倒躱避;敌机拉起升空,没有炸死的,又爬起再跑。我就是这样跑到回故鄕的山路,因为那是希望!在路上口渴肚饿时,在一处

  • 文章广州弃守逃难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7卷 第4期  作者:劉伯驥 出版时间:1977-12-31
    关键字: 广州弃守 抗日战争 逃难过程 抗战史料

    是日天气高爽,秋日晶明,佛山巿内,由广州撤来之难民,携男带女,负挈行李,源源不绝。文山先生偕林松光兄来,林为广州巿电灯局科长,刚由广州巿逃难抵步,余询其电灯厂如何?据云,因无爆炸药,只轻轻破坏火球,如修理不久可立即恢复。因缺乏工兵之故,闻重破坏连,尙在英德、珠江桥及其他工厂,亦根本无法破坏,言下慨然。二时三十分,闻战事正在龙眼洞开火。龙眼洞在广州瘦狗岭以东,距离广州十八华里,长途汽车三十分钟可抵沙河。余在龙眼洞敎育实验区工作,迄四年半有奇,风土人情甚稔。战事

  • 文章鐵蹄下的童年

    来源期刊:《东安文献》 第12期  作者:王美珍 出版时间:1998-01-01
    关键字: 童年回忆 抗日战争时期 逃难生活 纪实散文

    喇叭、叫鸟及洋娃娃等给我玩,我非常高兴,还不时的拿出来向小伙伴们炫燿,共同把玩。谁知好景不长,一九四四年七月半,母亲照例带我去花桥鄕江边魏家村去给已故的外祖父、母坟墓烧纸钱祭拜,只带了几件夏天穿的衣服(当时日寇入侵我国,已到衡阳以南,本地风声较紧,父亲抗日未归,母亲已将家里能带走的衣服被褥等东西捆成一包包,以便携带)。一路上母亲敎我要懂礼貌,要我背着四个舅舅、姨妈、舅母、姨父及表哥表弟的名字,走一段,背一遍……。七月十八日,二舅舅惊慌地告诉大家:「日本鬼子

  • 文章風雨滄桑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3卷 第1、2期  作者:陳銀科  出版时间:2011-06-01
    关键字: 避债逃难 从军 抗日战争 苦难生活 天灾人祸

    ●避债逃难祖父世居万匹鄕,大房街道旧门墙。皆因动荡产零尽,致使谋生走四方。日日情牵坊父老,时时怀念故村庄。异鄕困乏人无识,倦卧檐前身满霜。●祖父英逝饥寒交迫走南鄕,辽阔天空雾气脏。降叶满街街露冷,栖身异地地霜凉。悽魂惨魄寻生路,苦雨悲风饿馑殇。寡母孤儿无宿处,惊涛骇浪意徬徨。●借栖一枝挨饿呑糠总觉甘,困依陋榻亦殊酣。牵船为室逍遥世,编草作裳意态顚。映月代灯妈剪惠,采蒲织履子谋钱。漫熬岁月尘霾境,不改雄心待日晗。●童心眞性穷冬腊月总神奇,玩耍群童心旷怡。摸

  • 文章追随政府逃难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0卷 第2期  作者:姚健吾  出版时间:1984-09-20
    关键字: 抗日战争 逃难记 往事夙文 被俘经过 国共内战

    和我的答话,两次都是一样的,兹择重要的于下:日寇的法官问:「你既然在伪政府敎育厅做事,你们伪中央政府的敎育宗旨是什么」?我则毫不迟疑的回答说:「以实行三民主义,抗日到底为敎育宗旨」;五个日寇法官中,有一个法官说:「你的抗日思想还很浓厚」,我就接着说:「你是问的我们国家的敎育宗旨,而没问我个人的思想。」我暗想糟了,「这个抗日思想浓厚」,就够死定的了;但我毫不害怕:因为我一被俘后,就认定一定会死的,何必示弱,给国家丢脸?我的判决书是:「违犯日本军律,判处三年

  • 文章家鄕沦陷逃难

    来源期刊:《浦東》 第83期  作者:仲丙 出版时间:1996-03-15
    关键字: 抗日战争 逃难经历 人物回忆 往事追忆 人物感怀

    李家廊下,嘱他沿途小心(抗日战争胜利后,我返回松江,曾去李家廊下,可惜没有见到李宝根和老船工!)。我到船埠头乘坐顺便返回绍兴,仅容集身平卧的小鸟篷船,船形如橄榄,手摇脚划,舟速如箭,当天午刻到杭州。我在杭州举目无亲,乃进难民收容所暂且安身,结束了历时三天的艰险的逃难生活!中国人民坚持抗战八年,牺牲三五〇〇多万人的生命,许多繁华城市集镇被夷为废垆,财物国宝之损失,实无法查明统计,以如此巨大的代价嬴来了胜利!实应珍惜,应不忘过去艰难的岁月。我凭记忆撰此短文,以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