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战略形势共返回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漫話徐州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1卷 第6期  作者:董鼎銘 出版时间:1977-12-10
    关键字: 徐州 历史沿革 战略形势 徐州性情 张昭 刘行本 朱全昱

    为徐州府;民国为铜山县,抗战胜利后改为徐州市,其外围仍为铜山县。以徐州沿革而论,江苏省绝大部份地区皆与徐州有关。比如宋武帝刘裕本为徐州七帝王之一,可是他出生地却在京口(鎭江),古时鄕土观念甚重,虽南迁逃难,仍冠有他的原籍地名,称为侨置,以示不敢忘本。如同高雄县小港鄕有靑岛村、山东村一样,因为他们是随同工厂由靑岛迁来台湾,不能忘本,乃以靑岛、山东冠其村名,因此历届村长及村干事,皆是山东人,还能支持出一位县议员。二 战略形势徐州形势险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 文章胡宗南先生與國民革命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0卷 第8期  作者:文戈莊 出版时间:1988-08-10
    关键字: 抗战战略 训练团 抗战史料 形势分析

    明耻教战一、第二期抗战方针自广州武汉沦陷, 蒋公为加强全国军民对抗战之信心,发表吿全国军民书,申明宁为玉碎,毋为瓦全之最大决心,指出抗战已进入第二期,一时之进退变化,绝不能动摇抗战决心,任何城市之得失,不能影响抗战之全面,古今中外被侵略者与侵略者之长期抗战,终能获得国家独立与民族自由之一日。并先后在长沙、南岳、西安召开军事会议,指出第二期作战之特质在完成持久抗战准备,争取与国,以待国际形势之转变,打破敌人以战养战之企图。蒋公手订要则,剀切指示:㈠抗战四

共2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