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建筑精神共返回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服務中山樓十四年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5期  作者:周學敬  出版时间:1987-01-01
    关键字: 中山楼 兴建缘起 环境概要 建筑精神

    山楼兴建缘起,环境槪要,建物构造曁装设特点提出简要说明,以表彰中华建筑精神,幷发扬中华文化之辉煌。台湾光复廿余年,国民生活虽属富足,惜居室之陋,建筑之隘,难睹中华文化之宏规,故于五十四年台湾各界为庆祝 国父百年诞辰纪念,建议在阳明山兴建较具规模之中山楼,以为国家重要会议及接见外宾之场所,恢宏纪念 国父开创民国之德泽。本楼位于台北市近郊之阳明山,四面环山,面对阳明公园,进出山坡之马路,长达八百余公尺,环绕阳明山庄,建地面积三千余坪,全楼建坪计为四千四百五十余坪,环境

  • 文章六堆客家族群精神信仰中心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50期  作者:曾子才 出版时间:2014-02-01
    关键字: 六堆 客家族群 精神信仰 忠义祠 建筑历史

    三百年历史,更是六堆客家族群精神信仰的中心[2]。「六堆忠义祠」原名「西势忠义亭」始建于清康熙六十年(西元1721年),于康熙六十一年落成。十七世纪后期,客家先民迫于生计,冒险从原乡勇渡黑水沟,顺着下淡水溪东岸流域,胼手胝足开垦家园。康熙六十年,朱一贵起兵乱台湾,威胁到六堆地区的生存。六堆先民为保护家乡,防止乱贼打家劫舍、滥杀无辜,原籍潮州府之镇平县(今蕉岭县)、程乡县、平远县、大埔县,和汀州府之永定县、武平县、上杭县各县的客家垦民,在下淡水溪(今高屏溪

共2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