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广东共返回33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广东俗语解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5卷 第1期  作者:黎晋偉 出版时间:1975-03-01
    关键字: 广东 俗语 注释

    凡地方俗语,多产生于一般日常接触之事物,或与地方掌故有关者,广东亦然。兹就随忆取及,略加注释,以资解頣,并为外省朋友提供了解广东俗语之一助。歇后语类「鸡食放光虫」—心知肚明粤省有一种「放光虫」,体质发光,鸡见之,即啄食。故云。按:此与外省谚语所谓「哑巴吃汤团—肚里有数」,义相近也。「吹熄灯笼买火枝」—明体贴灯笼,火枝,皆为夜行照明之工具,火枝,即火炬,以竹为之,放称「火枝」。此「吹熄」,系指用口吹,不是风吹,喩对朋友之有意照拂也。「纸扎老虎」—得棚牙「棚

  • 文章百粤名人名聯㈡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2卷 第2期  作者:金翁輯 出版时间:1982-06-30
    关键字: 广东 名人 名联

    济河焚舟,十万秦师终入晋。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足吞吴。国父挽温生才烈士联生经白刃头方贵。死葬红花骨亦香。挽孙中山先生李烈钧才愈汤武,功盖桓文,九万里震威名,天授如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持命疆场,运筹帷幄,二十年共患难,山颓安在,上为国痛,下为私哀。挽国父长联李大钊广东是现代史潮汇注之区,自明季迄于今兹,汉族孑遗,外邦通巿,乃至太平崛起,类皆孵育萌兴于斯,先生挺生其间,砥立于革命中流,启后承先,涤新淘旧,揭民族大义,屹然再造乾坤,四十余年殚心瘁力,誓

  • 文章還鄕參訪之旅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7卷 第2期  作者:崔文俊 麥瑞台  出版时间:2009-04-30
    关键字: 广东 参访 行述

    还因故未能成行之两位团员各五千,剩9.3万),得以壮大我等之行色、展现旅台高雷人的团结奋进。本参访团此次行程中拜访过的单位有:广东省侨务办公室、茂名市府与台办、湛江市台办、肇庆市侨外办、电白台办、高州台办、信宜台办、雷州台办等官方单位,以及在茂名学院与广东(湛江)海洋大学举行研讨会,参访的台商会及其工厂或设施有:茂名市台商会陈明哲会长于其放鸡岛旅游区,信宜市中兴门业城的江汉君副会长,以及肇庆市台商会黄月美会长于昆庆集团总部,并获赠其产品高级毛毯各一床。以及大陆

  • 文章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7卷 第1、2期  作者:章錚 林傑 陳文忠 廖醒群 陳有敏 鍾正君 鍾正君 馮漢業 賴綺文 馮漢業 雷飛鴻  出版时间:1997-06-30
    关键字: 广东同乡 抒情

    乍聚良朋三五輩,休辭美酒百千觴。龍潭北巿猶鄰里,日事清吟遞簡忙。瓜圃夏夜納涼瓜圃聚詩仙,碧樹蔭濃近水邊。今古暢談明月夜,醉吟妙寫彩雲箋。不關名利心歸道,未染塵埃語入禪。往事回思增悵惘,家山一髮渺如烟。夜雨故人來衡門無事不須開,竹露聲聲滴綠苔。掃地焚香消永畫,聳肩覓句上高台。客懷何似秋花澹,鄉訊惟聞曉雁哀。沽酒有錢誰作伴,最難風雨故人來。春遊梁子超共惜殘春作野吟,芳原霽色任閒尋。一園花樹自開落,萬頃煙波涵古今。曉寺鐘聲醒客夢,空山啼鳥亂人心。湖湘風日成追憶...

  • 文章漫谈广东十一府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7卷 第3、4期  作者:鍾正君  出版时间:1997-12-31
    关键字: 漫谈 广东 十一府

    为「府」、「州」、「县」,州在府县之间,比县大,比府小。广东是南中国的屏藩省,北则襟带大陆全国,南则控扼南洋,我国能以一省抗衡全国者,只有广东与四川两省。辖境划分为十一府,俗称「上六府」「下四府」。上六府极少人提,下四府则常挂人口舌:「某某是下四府人。」随处可听到人说。上六府是指广州府、韶州府、肇庆府、惠州府、潮州府及嘉应州;下四府是指高州府、雷州府、钦州府及廉州府;另一是孤悬于海外的海南岛上的琼州府。琼州府在民国三十七八年间,已另划为海南特别行政区,脱出广东

  • 文章月光光 照地堂——广东童谣儿歌、民间故事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3卷 第4期  作者:鄭弼儀  出版时间:2005-10-31
    关键字: 《异物志》 广东童谣 广东儿歌 《广东民间故事集》

    前言清代学者屈大均说「粤诗始于杨孚」,因为东汉时番禺人杨孚,曾将岭南特产分门别类,著成「异物志」,为全国第一部地方物产学术专著,由于其内题目均用韵文撰写,读来朗朗上口之故。而当时民间随口传唱的歌谣,则有歌颂交趾刺史贾琮,以及苍梧太守陈临政绩(请参考广东文献第卅二卷第一二八期「汉代岭南文化盛事」),其内容即逐渐衍变成为民间故事。所以说,我们岭南文化借由「诗」的韵文传播,其历史亦久远且丰富;迄今诗家甚多,笔者未敢斑门弄斧,谨就较浅的民间童谣、儿歌、故事来做

  • 文章广东诗史资料缀录㈡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5卷 第1期  作者:余祖明 出版时间:1975-03-01
    关键字: 资料 广东 诗学著述

    汉民原名衍鸿,字展堂,又有靑山及延园别号,原籍江西,捕属广东番禺。光緖壬寅擧人,游学日本,参加同盟会,致力革命。民国成立任广东都督兼民政长。曾代行大元帅职权。南京建都,任立法院长,制定六法。西南开府,以国事忧劳卒于广州,年五十八岁。有不匮室诗词钞,其他为三民主义的连环性等著作不尽录。颙师读诗绝句云一浴汤山万虑澂。韩王读后最崚嶒。事功纵有千秋论。诗里光芒掩未曾。冥漠追寻文字外。颇难读者定瑜瑕。探微如谍何人语。倾倒同光老作家。(谨按散原老人题不匮室诗有云荆公襟抱

  • 文章略述蛋民的結婚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9卷 第1期  作者:左秀靈 出版时间:1979-03-31
    关键字: 广东珠江 疍民 结婚习俗

    广东珠江的蛋民,以船为家,住在水上,船只首尾相接,停泊江畔形同村落,俗称:「船村」或「水上村」。蛋民的靑年男女到达结婚年龄时,由媒人从中撮合。男方须给女方聘金,聘金的多寡,依准新娘的容貌、气质、健康、敎养及年龄而定,高低非常悬殊。男子为了准备聘金,必须辛劳工作,省吃俭用。女方父母则认为花了多少心血才把女儿敎育成如花似玉,当然要可观的聘金,才愿意「割爱」,这就要全凭媒人的三寸不烂之舌来玉成好事了,请双方都让点步,谈妥之后,男方把聘金如数交给媒人,再由媒人

  • 文章广东少数民族风情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9卷 第1期  作者:鄭通揚 出版时间:2011-01-31
    关键字: 广东 瑶族 壮族 民俗

    广东少数民族绝大部分是在岭南土生土长的百越人的后裔,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由于种种原因,形成了各民族不尽相同的民俗风貌,在地域上自成单元,共同组成了广东淳朴浓厚、绚烂多姿的少数民族风情。

  • 文章广东婚俗趣谈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4卷 第1期  作者:蕭亭  出版时间:2006-01-31
    关键字: 广东 婚俗 小聘 大聘 婚礼 迎亲

    ,即新郎到女家迎接新娘,举行婚礼。古时六礼中除「纳征」外,其余五礼的礼物中必有雁(后以鸡或鹅代替)。因雁为候鸟,来去定时,譬喻为不失信;且雁飞成行,止亦成列,喻兄弟姊妹结婚,须按长幼顺序,不逾越(俗话称「爬头」)。事实上古今六礼殊不一致,尤其辛亥革命及五四新文化运动后,其婚礼程序及内容,均多有变化,尤其广东地处南海,国际间往来频繁,得风气之先,婚姻制度自也受影响,变革较早,但一般说来,从说媒、聘金嫁妆、择日迎娶,要经过一连串的繁文缛节,才能完成终身大事

共339条记录 1/3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