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师恩共返回1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懷恩記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20期  作者:于右任先生 出版时间:1983-10-01
    关键字: 往事回忆 思念故乡 师恩难忘

    堂後枯槐更着花,堂前風靜樹陰斜;三間老屋今猶昔,愧對流亡說破家。這是我前年歸省三原西關斗口巷老屋的詩。古人說得好:「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當我回去的時候,我那破舊的宅子裏,留下的幾間老屋,看去都像親人一般,這是何等可以感慨的事,況我生在歷史上代產聖哲的關中,有雄壯的地理,有深厚的文化,又有親愛的家庭,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要當堂堂地做個人。不謂年光流轉,白髮盈顚,在這抗戰建國的大時代中,但覺學問荒疎,不敷應用,對於國家民族,又如何的抱愧呵!我的...

  • 文章感恩——七十八残叟回顾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10期  作者:李謙 出版时间:2008-01-01
    关键字: 人生回忆 亲恩 师恩 友情恩谊 事业成就

    岁月如流,记得当年骑竹马;转眼已是白头翁。民国二十年四月十一日,我出生于江西省南昌市。回首来时路,岁月蹉跎,虚度七十八个寒暑。一事无成,愧对祖先及父母养育之恩。今应儿孙要求及良心呼唤;虽已老眼昏花,执笔维艰,仍勉力将一生蒙受亲恩、师恩、友恩、国恩之感受,就记忆所及,诚实叙述,虽大恩难以言报,亦值得子孙及自身在有生之年,不忘饮水思源回报万一。以告慰有恩予我的双亲、恩师、益友、长官、及国家社会。其一——亲恩。生命无价;父母养育之恩天高地厚。诗经蓼莪篇内云

  • 文章世间多益我,感恩説不尽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12期  作者:朱澄軒 出版时间:2008-08-01
    关键字: 亲恩 师恩 长恩 友恩 人生回忆

    壹、前言中华民国十二年,余生于福建省连城县赖源村,因父亲在此行医及经小商,系一穷乡僻壤之山村。适逢军阀扰乱,盗贼蠭起,屡遭浩劫,店业衰落。继日冠夺我国土,血战八年,通货膨胀,生活维艰。复遭土共逼近家乡,改文习武,考入「怒潮军政学校」,芒鞋(赤脚)万里,由江西荷枪背囊步行汕头,乘海辰轮登陆宝岛,忠贞自励,艰苦备尝,不分昼夜,护卫台湾,讵料「台独」伤我自尊,含悲忍辱。而今乌云散尽,重现天日,回思以往蒙受亲恩、师恩、长官、学校之培育与教导,得有今日,而垂垂老矣

  • 文章我印象裡最深的三位老師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26期  作者:萬榮保 出版时间:2012-02-01
    关键字: 师恩回忆 朱万生 郑毅 往事夙文

    學校是座尋求智慧的橋,老師是這橋上一根枕木。光著腳丫的山村孩子,從這枕木上踩過去,肩上都扛著一個春天。這是我在二十多年前所寫的一首《吟老師》的新詩。提起老師,頓使我想起古代所說的「天地君親師」來。除父母外,「師」在我腦海裡占了很重要的位置。記得在四〇年代,也就是解放前,我在臨江(當時叫清江縣、臨江府)一所私人辦的女子學校讀小學一年級,有天下大雨,我光著腳板走到校門前,陡被一個腳穿釘鞋的衝進來的一個大孩子,狠狠踩了一腳,直踩得我左腳鮮血淋漓(因家貧買不起釘...

  • 文章思故鄕·懷親師

    来源期刊:《長汀會訊》 第6期  作者:黃士清 出版时间:1986-01-01
    关键字: 汀江南流 汀乡黄族 严父慈母 双亲难报 深怀师恩

    怀念亲情高厚,师恩浩瀚,槪述斯篇,以志不忘。[1] 光緖年代元霄,县民在府学坪附近理发店,与协台之子,因理发先后发生争执,协台闻讯,派员将县民揪至府学坪杆责,黄进士乃作不平之鸣,为之申诉,其诉文有:「元霄非用刑之日,府学非用刑之地,协台非用刑之人。」精辟而理直气壮,省方乃将协台调离汀州,以息民忿。[2] 花会计卅六名,如压中,一赔卅四,男女老幼,人人可赌,害人匪浅,故有人谓花会是抄家赌。

  • 文章姚師與我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34期  作者:袁非  出版时间:1989-04-20
    关键字: 姚冬声 师恩浩荡 关爱学生 台湾 无私奉献

    新衣服怎么可以?没有钱?我给你一千五百好了,一套西装本国料子可以做得到了。结婚当日,他是证婚人,临场他打了一个电话给周凯先生,要他来吃喜酒,另带新台币三千元来,以备酒席钱不够时,可以派上用场。他这样的顾虑比老子还要周到,感动得我热泪盈眶,差一点要哭出来。五、师恩荡浩报不了姚师他得到一点别人的奉献就到处赞扬,譬如我逢年过节寄点小意思,他就要称赞一番,其实他给予我的精神或是物质上的一切,何止于千万倍,即使有两个十万元,甚至于百万千万亦难囘馈师恩于万一。姚师他时常

  • 文章先賢王志遠先生德澤紀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7期  作者:張淦宏 出版时间:1993-01-31
    关键字: 王志远 人物传记 建亭立碑 师恩亭

    一九九二年)四月返鄕,先将计画向当地主管机关申请核准,然后亲自招商承做及监督施工,费时两个多月全部完成。(如附照片:师恩亭全貌(1),王公墓地与师恩亭全景(2))兹将其「师恩亭」内竖立之纪事碑文原文录后:感怀身受先师隆恩德泽谨修亭立碑纪实垂念一、授业恩师王公志远先生字循理,吾梅城北鄕雷打树人,生于公元一八八〇年,逝于一九六一年,享年八十二岁。生前自幼苦读,勤于学业,一九一五年接受吾梅旅印侨胞之聘远渡重洋,创办印度加尔各答埠梅光华侨小学,后为侨胞拥戴为该校校长,执敎

  • 文章張如皋遺作詩

    来源期刊:《台北五華同鄉會會刋》 第13期  作者:張衍崇 出版时间:2003-12-01
    关键字: 张如皋 遗作诗 师恩师德 庆祝春节

    頌芳銘學兄 七律一首芳名昭著在華年,銘刻丹心啓後賢,講學善培佳子弟,賦詩能倣李膺仙;心機靈敏通微奧,意算精深測大千,道行清香梅品格,堪稱才德俱雙全。弟家園欠佳,百感叢生,本欲作詩吟詠,舒暢胸懷,奈因筆墨久疏,難於吟壇消遣,每憶兄台才德兼優,愛慕之餘,不可無詩以敬頌閣下,因此不揣學識淺陋,潦草七律一首,奉上哂納,並希斧削。此致 芳銘學兄大鑒。弟張如皋謹上 七三年十二月一日。【編者按】如皋張公係衍崇先生尊翁曾任數所小學校長亦爲名中醫。附錄芳銘兄原詩四首(一)精...

  • 文章痛悼藍師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6卷 第4期  作者:湯承業 出版时间:1976-05-01
    关键字: 师恩难报 学者风范 清华学风 真挚情感

    蓝老师讳文征,字孟博,吉林省舒兰县人,早年于淸华大学研究院从梁任公陈寅恪诸大师攻治史学,日本留学囘来,曾于战时协助刘季洪校长创办西北联大,来台湾,初执敎于师大,后应聘于东海,直至最后,仍在东海历史研究所兼一门课,与指导一位研究生。如今老师仙逝,可谓「薪尽火传」、「死而后已」。我之从学于蓝师,忽已十年于玆,爰就感怀所及,略作披述于次:一、师道特高·师恩难报十年前,我决定以「李德裕研究」撰写博士论文,由于钱宾四老师之提示,与萧一山老师之推荐,则趋请蓝师为指导

  • 文章習作詩稿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0卷 第1期  作者:朱春哲  出版时间:1989-03-01
    关键字:师恩 三峡工程 山川风景 重阳节 晨练

    一、谢师恩冯圩作客忆从容,救国兴邦气势宏;三尺讲台滋雨露,数间茅舍播春风。义肝义胆为师表,无畏无私课幼童;感谢贤师遥祝愿,期颐双度乐融融。二、治理三峡大江截流胜利成功偶书长江滚滚赴东流,气势恢宏压海陬;霹雳千钧开画卷,风霆万里铸春秋。奇峰险峡颜新换,雅峪平湖景更幽;泽被神州荫代代,炎黄儿女放歌讴。三、重阳怀旧中秋过后即重阳,云淡天高谷黍香;唧唧蛩声消溽暑,行行雁阵带新凉。虽惭事事无成就,仍念朝朝奉献忙;插遍茱萸思旧雨,与君共醉菊花觞。四、晨练雾笼银纱未

共13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