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居士共返回1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唱和忆从

    来源期刊:《浦東》 第30期  作者:張翥 出版时间:1982-10-15
    关键字: 《东篱居士吟草》 读后感 赠诗

    餐会上鞠静理女士送我一本,她的诗集「东篱居士吟草」。因为餐会时间和她参加寺庙的集会相左,所以很久不再遇见。诗集约略浏览一遍,特胡乱诌了一得,想作囘覆。我和她的兄弟在惠南(一高)同学,虽无数次走过她的家门口,但没未进入。往后和城南女校多人交往,亦未曾和她接谈。拙诗结语本此。同鄕会有她的地址,拜烦转致。如杂志尙未截稿尙有余幅可挤,则请转主编惠予刊出亦可。中华统緖存诗敎,韵律循从天赖声;节奏舒徐随运转,属词平易自高明;城南旧景回幽梦,台北乡音带旅程;种菊涌莲

  • 文章行書

    来源期刊:《連聲》 第3期  出版时间:1983-02-01
    关键字: 罗桂秋 慧印居士 身世感怀

    罗桂秋乡长吾邑奇才,自号「慧印居士」,不独书法卓绝,诗词亦佳。右为其于民国二十三年在新嘉坡感怀身世之咏并书。

  • 文章廣州光孝寺雜憶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6卷 第2期  作者:談錫永 出版时间:1976-06-15
    关键字: 光孝寺 佛教传说 禅宗 居士 “弹仪者”

    故事的典实。因六祖晚年示寂于曹谿,后世便把曹谿视为禅宗「一花五叶」的发祥地,提到光孝寺的人却不多。先父诗中「曹谿咫尺莲花水,谁指诃林话六朝,」看来似是一点小小不平的感慨罢!光孝寺由六朝至今,可以说是历尽桑桑世变。幅员日窄,古蹟荡然,所谓梵音淸磬,烟雨楼台,只徒供后人怀想而已。不但如此,至笔者童年时,从前诺大的一所丛林,居然只剩下一位半僧半俗的居士和他的太太及儿女,居住在睡佛楼中,算是勉强维持寺门的局面。睡佛楼高只两层,面积不算大,也没有飞龙雕凤的辉煌,只是

  • 文章心禅居士纪略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39、140期  作者:宋煥臣 出版时间:1990-03-25
    关键字: 辛际周 心禅居士 生平简略 学者观点

    心禅居士,万载花桥辛氏,名际周,字翔云,一曰祥云,心禅居士其目号也。由其祖徙居县之康乐镇小南门外,历有年矣。乃翁嗣斋老先生,清邑庠生,哲嗣有三,而居士最幼,庭训严谨,尝召三子示以擧子业课题,居士文思颕敏,流畅以对,而长、次俱不逮焉。居士年十二得邑庠生,「喜报」至,尚与诸少年戏泥模于阶前,示以一笑而已,盖非其志之所向也。逊清末届省试,未「冠」而中擧。翁喜其能,人奇其才。士林誉为「江南才子」固非偶然也。民国肇造,废科擧,负笈千里,攻读于北京京师大学堂,故学实

  • 文章朱慶瀾與法門寺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9卷 第2期  作者:伊蓉 出版时间:1997-02-10
    关键字: 朱庆澜 法门寺 佛教 重修 保护 居士

    系大历十三年立,已半毁多不可辨识。唐大中十载尊胜幢,已坏成三段,分置于荒草之间。」「惟无一守香火之僧人,且法器经书亦不可得见。」做为佛敎信徒居士的朱庆澜先生说:「囘忆隋唐盛况,能不令人怆然。」于是当即决定重修佛塔护国息灾。当夜囘到住处,朱先生秉烛提笔,起草了《重修法门寺眞身宝塔义赈》一文,以华北慈善联合会名义和扶风地方政府联合呼吁各界人士慷慨解囊,积极募捐,为国家民族促成善缘美事。其时抗日战争吃紧,民族危亡迫在眉睫。朱先生从佛敎的角度理解佛塔与民族存亡

  • 文章尊闻居士集敍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23期  作者:歐陽漸 出版时间:1986-01-03
    关键字: 《尊闻居士集》 儒家 佛家 思想文化

    不知高明,仁者人也,而不能知天道,其所道非孔子之道也。吾不敢谤孔,称心而谈,中庸、周易,语焉不详,三藏十二部,曲畅其致。硏藏以闻道,闻道以知孔,断断然也。杨绍耕、刘雅堂、罗逢源、罗质生,捐资刻尊闻居士集,搜加遗稿三十余篇。事成,周邦道持而问敍于予。天下罗台山者,豪杰之士也;昌言佛,则至诚不偸之言也。敍之以敬吿儒者。民国十年季冬宜黄欧阳渐叙。杨泰遇 绍耕刘育彬 雅堂罗积深 逢源罗子诚 质生将台山先生原刻尊闻居士集遗稿三十余篇捐资梓版。

  • 文章六塵俱感懷普陀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94期  作者:虞彝 出版时间:1976-05-01
    关键字: 普陀山 佛教 居士 游记 前寺 后寺 风景

    喧宾夺主?从道统嬗变成全国佛刹集中数最多的佛敎名山?据长生禅院一耄年居士讲述,则神话佛说,多于正史所记。据说,普陀山原为无名荒山海岛,自有梅眞人祠以后,不但传眞道士都来至心朝礼,行脚和尙也时有到来,有一高僧,见此海天一瓢,靑峯丛丛,幽谷累累,意会乃坐关参禅无垢净土,拾茅搭蓬,一意苦修,明心见性,寂生灵感,触觉梵音起于洞底,参硏藏乘,豁悟此山即是华严经所说补怛洛伽山,妙法莲花经内的善财童子,闻声近道第二十八参所在地,菩萨说法洛伽山,梵音指迷补怛山,因就梵语,称山名

  • 文章鄕前輩廉南湖與吳芝瑛夫人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41期  作者:冰一  出版时间:1989-11-20
    关键字: 廉南湖 吴芝瑛 南湖居士 秋瑾 金龙寺

    鄕前辈廉南湖先生,名泉,以其常居杭洲南湖,故自号南湖居士,前淸举人,是康梁公车上书一千人之中的一人,做过京师农工商局总办,工诗文,且善鉴赏古董书画,与端方,盛宣怀等都有往来,常与袁寒云等相唱和,但是他的名望反不及他的夫人吴芝瑛显赫,有人说,南湖费尽心思,耗尽金钱,捧他的夫人成名,自己甘愿在她之下,所有碑帖书联,都是他站在幕后捉刀。慈禧太后七十大寿,江浙名公巨卿曾献三十二幅寿屛,是芝瑛夫人所书,鉴湖女侠秋瑾墓碑也是她所题。上海有正书局出版的仿褚遂良所临之

  • 文章記水月庵尼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59期  作者:枚君  出版时间:1974-09-20
    关键字: 水月庵 无锡 莲台居士 杨春

    明朝正德年间,无锡东门外严家池边,有一寺宇,名水月庵,是一位姓盛的富绅费了数千金所建造的。住在这所寺宇里的是一位年轻貌美的尼姑,原籍松江,她非但姿容绝世,而且能诗善画,最擅长是画荷花,所以她的别号叫莲台居士。邑中的王孙公子,儇薄少年,多百般献媚,去勾引她,这位年轻的尼姑眞是艶如桃李,冷若冰霜,一槪绝对不予理睬。有一个富家子名叫杨春,平日游荡消遥,喜欢惹花拈草,正在无法和她接近,听说这庵里要塑一尊韦駄佛像,他就用钱买通了塑佛匠,叫他照杨春的面貌去塑成一尊韦

  • 文章我与董晋先生和维瑜居士之缘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26期  作者:楊曉蒼 出版时间:2012-02-01
    关键字: 董晋 维瑜居士 人物回忆 追思悼文 往事夙文

    佛说:「万事皆有缘。」我认识董晋先生和维瑜居士也是佛缘成就,有深深的缘份。早在十多年前,我在台湾的《江西文献》和广西钟伯侬老先生主编的《晚晴园地》中,每期都能读到董晋先生的文章或诗词。他的大名下署的是江西都昌,我的名下署的是江西瑞金,同是骚坛吟友,一北一南,心中便产生了一种乡情、共感和友谊。二〇〇九年元旦,南昌巿文朋书友联谊会在省政府大院食府二楼召开新年座谈会,主持人陈建华老师首先请文友作自我介绍。董晋先生说:「原籍都昌,现住南昌巿御锦城,鄱阳湖文学研究

共19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