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学者观点共返回39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打油詩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29期  作者: 出版时间:1967-10-10
    关键字: 打油诗 学者观点 游泳

    近閱杜負翁先生在中央日報副刋所寫「記周厚樞先生」文中,言及「君好游泳,暑假期間,時至瘦西湖一試身手,長於仰泳……並於熊園右側,設置揚州中學學生遊艇及游泳更衣處。」云云,因憶此事約於民國廿年夏,揚州中學特於大虹橋東側闢一「露天游泳池」,並建簡單更衣室於岸畔,時風氣未開,女子在外游泳者甚少,咸以爲奇觀,筆者乃於地方報紙戱作打油詩一首:『大虹橋畔好風光,新闢露天游泳場,男女不分齊下水,人人都說「破天荒。』後以湖中多萍藻,不宜於游泳,未久即告撤除。

  • 文章心嚮往齋謎語(九廿)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29期  出版时间:1967-10-10
    关键字: 诗谜 学者观点 骨牌

    版權所有 揚州孔慶鎔遺稿 不許轉載 受業杜召棠珍藏隱隱傳深巷,丁丁過小車,乞號驚犬吠,童噪雜歸鴉,■落寒宵柝,凄淸戍堞笳;橋西雖客少,白板亦時撾。吾師著作等身,久已壽諸黎棗,此其窺豹一斑也。汪君二邱,爲竹西後社之同社也。常以骨牌三十二張,撰爲七絕詩八首,頗爲新穎,亦詩謎中別開生面者。其詩曰:「一般心事兩般愁,(么二)地角天涯憶客遊,(么六)恨少巫山雲一段,(五六)六郎何事覓封侯。(二四)無端梅杏共爭硏,(四五)琴爲懷人理七絃,(三四)辜負好春二三月,(二...

  • 文章現代詩選 奉獻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1卷 第3、4期  作者:張新洪  出版时间:2009-12-01
    关键字: 奉献 学者观点 现代诗

    寒流持續降溫,草木停止萌動。本已封閉的窗口啊,再也不願打開。關上門,拴上閂,禁錮他麻木了的精神!在冷峻的嚴寒裡,在無情的海洋裡,在刻薄的爐火中,在不義的境遇裡,一絲企盼的火苗——就這麼漸漸地熄滅,熄滅……掩著隱隱的傷痛,拖著沉沉的暮色,晨起帶著咋夜的漆黑,出行依然是往日的老路。這個厄運中的人啊,沒丁點兒起色。草帽吊在庭前的歪脖樹上,說氣化作雨後的一隻蛤蟆。他望著金階高衙—笑得很苦,他望著朗朗晴天—神情木然,他望著前邊的路—乾脆一屁股坐下,他望著,望著,吁...

  • 文章讀林逋感懷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4卷 第1、2期  作者:薛同大  出版时间:2012-07-01
    关键字: 林逋 读后感 学者观点

    林逋,宋浙江錢塘人,生於九六七年,早年遊歴江淮,中年隱居孤山廿多年,終生未娶,直至去世,時年六十一歲。後人稱他孤山處士或和靖居士,在世時,種梅養鶴,號稱「梅妻鶴子」。孤山岑寂西湖心,煙雨空濛草色青。遠仕絕娶隅屈隱,面湖窗燈夜夜明。結廬山下終生度,梅鶴相伴亦相依。沉著從容遠避世,妙筆神揮寫梅韻。荷菱煙柳年年綠,由頂雲閣傳風鈴。夢魂凝賸長相思,皇賜諡號雲和靖。意蘊安撫皇本意,惻惋隱含乃皇心。素箋哀書墨沾淚,窗燈夜雪吟懷君。錢塘江潮年年漲,山園小梅萬年馨。西湖...

  • 文章刹那與永恒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9卷 第1期  作者:中原 出版时间:1987-01-30
    关键字: 刹那与永恒 诗歌 学者观点

    誰說天地無常?誰說草木無情?只是一點點關注,便換來春色如許!什麽是「刹那」?什麽是「永恒」?如果不謹愼將護,「永恒」就會轉成「刹那」!只要能著意安排,「刹那」可以化爲「永恒」!雖僅是一小片紫色的花影,雖僅是三兩天無言的伴侶,在淒惶低迷的休止符裏,却成爲希望與生機的象徵!寄語愛花的人兒,寄語如花的人兒,要著意捕捉「刹那」!更要謹愼保持「永恒」!

  • 文章漫畫廣場 時事隨筆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6卷 第3期  作者:彭漫  出版时间:2004-09-01
    关键字: 漫画 时事随笔 学者观点

  • 文章爲「龍』正視聽是我們的責任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03期  作者:蒙天祥 出版时间:2004-01-10
    关键字: 考古资料 正“龙”视听 学者观点

    大陸考古學家最近在河南省的出土文物中,有了重要的發現,證實距今六千年以前,中華民族就有了「龍」的圖形,那是用石塊排成的,龍身有幾公尺長,龍頭龍尾俱全(見插圖)。由此推論,「龍」進入中國人的心中、佔有地位,應該比黃帝還早一千年。有關龍的起源,至今各學派還是衆說紛紜,有學者認爲那是某部族的祖先有崇拜蛇的風俗演變而來;也有「學者」主張,遠古時的祖先「驚見」到大恐龍,就根據它的形狀,寫出了現在的龍字。(主張此說的「學者」,可能對自然科學不太清楚。蓋恐龍生存在侏羅...

  • 文章The“Loong”Is Not A Dragon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03期  作者:Meng Tian-shyang 出版时间:2004-01-10
    关键字: 学者观点 考古资料 Loong Dragon

    Though contact and cultural exchanges between the East and the West started 4or 5 centuries ago,yet there are still a number of things and conceptions being misin-terpreted that may couse certain prejudice.For example,the Chinese word“Loong”being translated as“dragon”,has long been a great mistake,but so far it has not been put forward for clarification.The Loong known to the world as it has snakeshape long body,buffalo head,tiger teeth,deer horn,coc...

  • 文章慶祝玄奘大師的意義專刋序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1卷 第3期  作者:悟明 出版时间:1989-07-01
    关键字: 玄奘 佛学 学者观点 人物贡献

    玄奘大師是我國偉大的高僧之一,但是他的成就不但是中國佛敎史上最難得的高僧。對國家道德文化敎育、社會風氣亦有特殊的貢獻。而且在世界學術上亦是最受人崇敬讚歎的高僧學人。同時在許多學人的著作中,稱他爲最偉大的、新派的翻譯家、最偉大的旅行家,最偉大的留學生,最偉大的語言家(精通印度九十多種方言),並受到中央日報×學人稱爲大智、大仁、大勇的「萬古完人」。亦得到 蔣先總統介石先生敬爲「國之瓌寶」、「民族英雄」。而他這些稱呼,當然是名符其實的。而他自印度回國,當時受到國...

  • 文章前江西高等學堂革命運動之回憶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18期  作者:楊士京  出版时间:1984-10-01
    关键字: 江西高等学堂 历史资料 学者观点

    本件爲鄕賢楊士京用江西省通志館稿紙所撰寫者,其毛筆手稿現存美國史坦福大學胡佛圖書館。友人陳孟堅博士赴美硏究時影印攜囘。 編者識

共390条记录 1/39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