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学制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元代許衡的敎育思想(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5卷 第9期  作者:丁崑健 出版时间:1983-09-30
    关键字: 许衡 教育 国子学 学制 科举 教育家

    方法的完善,所以汉人诸臣一致赞成依照其方法,继续施敎于国子学,[1]并以原为伴读的苏郁、白栋、耶律有尙及吕等许衡弟子为助敎,协助王恂施敎,「以守衡规矩」。[2]许衡去逝后,这一批人也迁调他职,改由非许衡门弟子出身的学者主持,[3]国子学的敎育因此渐失常轨,[4]于是「廷议以谓非(耶律)有尙,无以继衡者」,乃在至元二十二年(一二八五),任命耶律有尙为国子司业。[5]至元二十四年(一二八七),改国子学为国子监,扩大学官编制与弟子员员额,耶律有尙亦迁国子祭酒。元史

  • 文章到大陸讀大學、硏究所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29期  作者:李鳳臣  出版时间:2003-01-01
    关键字: 大陆求学 高校学制 高校课程 学分类位 台港澳侨生入学概況

    的一份责任感,蒐集到一些相关资讯,谨提笔缕述,敬请各位乡亲参考:一、大陆高校的学制所谓高校,是「高等学校」的简称。高等学校包括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四等级。专科如同咱这裏的二专、三专、五专后两年,都属于高教(高等教育)的范围。除了单独设的专科学校,在很多大学裏也附设有「专科部」,毕业时,只发给专科毕业证书,不颁授任何学位。本科是大学部,在校修业四年,有些工科学门必须修业五年,有的医科学门要在校修业五年或六年,尙有少数的医科学门必须在校修业八年。完成教学计画规定

  • 文章北洋大學的回顧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4期  作者:張國柱 出版时间:1979-01-01
    关键字: 北洋大学 中国最早的大学 学制与学科沿革 教学严格设备完善 建校精神

    经筛罗,校区景色,与国内各大学相比,别具形势。且距天津市区较远,有自然之风景,无都市之烦嚣,同学课余散步,假日野餐,或河边垂钓,随兴所至,都属幽境。置身其间,心旷神怡,实为最理想的学术硏究环境。人杰地灵,地灵人杰,相应而生。学制与学科沿革本校开办时,全校分设头等学堂与二等学堂,头等学堂为大学本科,二等学堂为大学预科。以某等年级最高者为某等第一班,以次为第二班第三班第四班,每等四年合计修业八载。头等学堂习专门课程,分设法律、土木工程、采矿冶金及机械工程四学门

  • 文章福建省立第七中學校歌

    来源期刊:《長汀會訊》 第6期  作者:陳圖勳 出版时间:1986-01-01
    关键字: 福建省立七中 新旧校歌 校歌解读 校歌书写 学制改革

    读长汀会讯第五期:「福建省立长汀中学史略」一文,获悉母校创校翔尽历程,曷胜欣忭!惟缺校歌,爰就所知,补述如次:甲、民国十四年以前校歌一、龙山南麓鄞江滨、桧柏参天毓秀灵;本校经营六十载(注),造成东亚大国民。三、民国六年改省立,十三中学玆第七:「是汀州最高学府」,「乃提升文化中心」。乙、学制改革后新校歌一、九龙偃卧临汀,汀水委蛇南行;参天双柏,毓秀钟灵,振我志气,求我文明,永保我校安宁。二、九龙夭矫凌空,汀水独南不东,奇水汇丁,名山作鎭,「乐育多土」,丕振

  • 文章王達與懷安敎育的興革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5期  作者:张國柱 出版时间:1979-07-01
    关键字: 王达 教育思想 传统教育 新学制体系 教育经费 师资培养

    留学生,聘请洋敎习,期使经世致用的敎育功能,具备时代意义。光緖三十一年,朝廷通令全国废除科举制度,建立新的学制。王达出宰怀安,适逢其会,使他的才能学识与敎育思想,得到了发挥的机遇,他时方三十余岁,年华正盛,裁断敏捷,能言能行。奉令之后,邻近州县难免暂持观望,县内士绅亦多徨惑暗予掣肘,彼则积极规划,雷厉风行,不遗余力。着手之始,邀集地方士绅一再开会,对传统敎育之不适时宜,与建立新学制之重大意义,详加阐释;并分批召集各鄕村社首,剀切晓谕,以期唤醒舆情,减除阻碍,而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