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共返回29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忆故鄕的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2卷 第3期  作者:王克 出版时间:1986-12-20
    关键字: 故鄕 孝河

    故鄕临沂城北鄕河流有数条,除较大者如祊(ㄣㄣ)河、涑(厶〤)河之外,尙有一条微不足道的小河道,但很有名,即河是也。河虽小,但因晋之子王祥曾在该河卧冰求鲤奉母而闻名遐迩;复因王祥侍继母至,列为二十四之一,致后人称该河为感河,俗称河。临沂八景之一—河凝冰——即指此河。笔者于幼年虽听家父讲述王祥卧冰求鱼的故事,而因家住城东鄕,河在城北鄕,未曾到过河流经之处,只是闻名而已。至民国三十年农历六月间随家父去城西鄕探亲,必须经过沂河,适値雨季,沂河

  • 文章河南人的道楷模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2卷 第11期  作者:吳延環 出版时间:1980-11-25
    关键字: 孝道 《三十六 蔡邕 岳飞 岳珂

    中国自古以来,以道治天下,百善为先。立法委员吴延环先生编撰「三十六」一书(民国六十八年九月黎明文化事业公司出版),盖所提倡道,发扬我国传统的伦理道德精神。所选故事,皆属合情、合理、合法;笔势如行云流水,一往淸利;用字精当简练,扣合无间,不能作一字之损益,诚达于高度文学水准之杰构。在这三十六位道楷模中,河南人即有七位之多,约占五之一,足见豫人行并不后人。兹加以辑录,转载于本刋,以示提倡道及表彰鄕贤之至意。』编者谨志一、颍考叔 纯感君周朝

  • 文章顺父母篇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15期  作者:張緒培  出版时间:1998-01-01
    关键字: 孝顺 父母

    父母恩情深似海,人生莫负父母恩。生儿育女循环理,世代相传自古今。为人子女要顺,不之人罪孽深。家贪才能出子,鸟兽尙知哺乳恩。父子原是骨肉亲,爹娘不敬敬何人。养育之恩不图报,望子成龙白费心。

  • 文章以爱子之心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62期  作者:王錢淑貞  出版时间:1983-04-20
    关键字: 八反歌 孝道

    自来忠臣出于子之门,是故先总统蒋公当年治军,常以道训勉将士。蒋公于六十四年四月逝世后,政府即明令定每年四月为「敎月」,意义殊属深长不凡。可是现在社会上有许多人,在同鄕中间,或许也有人不例外,曲意顺从子女,毫不关心父母一切,尊卑反常,伦理顚倒,在这「敎月」里,特录「劝八反歌」八首以劝吿之,这并不是说不要爱护子女,而是希望他们能顺父母与爱护子女一样的存心。劝八反歌(一)幼儿或詈我,我心觉喜欢,父母嗔怒我,我心转不甘,一喜欢,一不甘,待儿待亲何相

  • 文章和除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1卷 第10期  作者:朱關良 出版时间:1999-10-10
    关键字: 戴孝 丧俗 孝服 海宁

    对尊长的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因尊长故世,要在约定时间内所遵守的礼俗,称「守」,海宁百姓的传统习俗独特,各尽一片心。戴,是纪念已故长辈的主要形式。当长辈死后,小辈们要立即组织邻居或亲友中的妇女赶制服、帽、鞋,而且随做随戴,越快越好。戴是根据亡人的亲疏关系,分重、轻和便三种。重,为亡者的儿子、媳妇、女儿、妻子等。儿子头戴麻布帽或白帽,身穿白长衫或白布短衫裤;媳妇和女儿头戴白布帽,身穿白衫、白裙子,男女都穿全白鞋;轻,为亡者

  • 文章我的教心得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9卷 第6期  作者:翔麟 出版时间:1977-06-06
    关键字:心得 孝道 父慈子孝 “家和”

    像我这种年龄的人,大都是上有父母、公婆,而下有子女的,以我们来谈论道,确是再恰当不过了。所谓「养儿方知报母恩」,我们今天对自己子女的嘘寒问暖,百般呵护,岂不正是当初孩提时代,父母加诸于我们身上的?孩子放学囘家晚了,我们忧心如焚,而当初,由于自己的顽皮,又是如何的使父母焦急万分?如今,孩子有了病痛,我们巴不得能以身代之,而当初,我们有了小病时,又是如何的使父母心疼如绞?所以,父母爱护子女,子女敬父母,这些都是人之天性,自古皆然。!实在没有什么很具体

  • 文章道含义与实践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0期  作者:胡榮祥 出版时间:1997-10-01
    关键字: 孝道 含义 孝敬 奉养父母 孝顺 实践

    吉安 胡荣祥诗经上云:「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饭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心地观经」也说:「慈父恩高如山王,悲母恩深如大海,若我往世于一劫,说悲母恩不能尽。」中国人一向重视道,十三经中便有专论道的经一书,此后在传统文化中,阐述经之论著,多达一百六十多版本。而硏究道的学者,大多认为「敬天事亲,推爱世人,眷顾子孙」之道,为我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文化得以存续延绵的主要原因,由此可见道之重要。当今工商业

  • 文章感蔴糖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2期  作者:楊智  出版时间:1969-07-10
    关键字: 孝感麻糖

    像贵州茅台酒、金华的火腿、良鄕的栗子……等特产,实不胜枚擧。因为大陆上的气候有序,四季分明,土地肥沃有严霜瑞雪的润泽,那大自然的造物在气候培养之下自是不同了,久客异地常感「鄕土风月爱最深,萍踪旅况总欠情」。台湾位于亚热带,日常所尝到的菓物总觉富于岛隅气息,虽属与大陆同一产品而味道廻异其趣,每一念及鄕土风味,不禁饶涎欲滴矣!我们僻鄕感土产蔴糖,凡是初识的朋友见面寒喧时总会提到:「府上感,噢!感出产蔴糖?」「是的,僻鄕感土产蔴糖。」蔴糖这一项小食品

  • 文章忆故鄕、哀大陆老母思子病之后感吟、咏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7期  作者:張耀華 出版时间:1989-02-01
    关键字: 悼诗 尽孝 思念 母亲

    愼勿忘,敦敦训子女,毕生为善良,尽吾国民责,誓保吾国疆,自惕复自励,将吾汉威扬,他年归故里,寻觅亲人忙,整修先人墓,延僧设奠场,重建破家园,修谱族姓张,追忆昔情景,重温儿时光,暮年宿愿偿,聊慰哀心肠。哀大陆老母思子病亡后感吟张耀华可怜吾慈亲,爱子心如铁,多年子不归,音讯复断绝,终年倚闾望,眼穿腰欲折,夜夜难成寐,思儿辄飮泣,不亦人子,深知亲惦切,奈因政府令,音信不可接,夜欲腾空去,苦无双飞翼,孺慕心如焚,隔海无法越,母以年事高,思子终成疾,贫病竟不起

  • 文章陵碑文浅识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7卷 第3期  作者:鄧澤源  出版时间:2009-07-31
    关键字: 碑文 赏析 明孝陵

    皇陵碑文子皇帝元璋谨述:洪武十一年夏四月,命江阳侯吴良,督工新造皇堂(1)。予时秉鉴窥形(2),但见苍颜皓首,忽思往日之艰辛。况皇陵碑祀,皆儒臣粉饰之文,恐不足为后世子孙戒。特述艰难,明昌远,俾世代见之。其辞曰:昔我父皇,寓居是方(3)。农业艰辛,朝夕彷徨。俄尔天灾流行,眷属罹殃。皇考终于六十有四,皇妣五十有九而亡。孟兄先死,合家守丧。田主德(4)不我愿,呼叱昂昂,既不与地,邻里惆怅。忽伊兄(5)之慷慨,惠此黄壤。殡无棺椁,被体恶裳。浮掩三尺,奠何肴浆。既

共293条记录 1/30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