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处世哲学共返回1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橫財不久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45期  作者:小山  出版时间:1973-07-20
    关键字: 林中 鱼行称手 处世哲学

    明朝正德年間,無錫城中長安橋魚行裡有一個稱手,名叫林中,體力甚強,一天晚上,從西門外雙河口回家,路上碰到官兵追逐強盜,強盜把域物一大包遺棄而逃,林中就暗中取之回家,打開包裹一看,都是眞珠寶貝,頓成巨富,就買起市房,開起當舖來,可是不久便死亡了。他的兒子徽號叫快活阿郞,父死以後,生活糜爛,恣情聲色,而且還喜歡結交一班官家子弟,一天偶然把一個人一推,遽然把他推死,犯了人命,纏訟經年,家財盡傾,結果仍舊到魚行裡去學做稱手,一興一敗,不過十多年的時間,可見不是勤...

  • 文章增廣賢文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16期  作者:錢塘邨  出版时间:1988-12-01
    关键字: 增广贤文 人生思考 处世哲学

    此文對人生人性有鞭劈入裡的啓導,對是非黑白著理、明晦有允當貼切闡明,是一篇好文。 ——編者

  • 文章亡國之君的「智」與「愚」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21期  作者:涂繼文  出版时间:2010-11-01
    关键字: 亡国之君 李煜 刘禅 施政理念 处世哲学

    」(魏《策命》中语)的决策,对于保全广大人民生命财产作用大矣!「识时务者为俊杰」《三国演义》开卷云:「话说天下大势,分久不合合久不分。」如果说刘备是分裂时代的英雄,那么刘禅可谓统一过程中的俊杰了。2、在对内政策和用人上。南唐后主李煜天性柔弱,政治上不但平庸而且无知,完全不懂得为君之道,具体表现:一是妇人之仁,不懂法治。北宋释文莹《湘山野录》载:他「性宽恕,威令不素著」一次视察监狱,见一死刑女囚,已判产后执行。不久生下一对双胞胎,他无任何理由,即下诏改判流放

  • 文章菜根谭的处世哲学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1卷 第1期  作者:陳嘉欣 出版时间:1989-01-01
    关键字: 菜根谭 处世哲学 儒家 道家 佛家

    明代洪自诚所著的「菜根谭」,是一部我国处世哲学的典型杰作,它吸收了先哲的思想和处世观,融会了儒家、道家,甚至于禅佛的思想。虽然在简洁的字句中,却不难寻出思想的精华,和哲理之所在。因此东传到日本,自江户时代以后,万户齐诵,据说后来明治维新的时代大开创,和菜根谭的敎训所赐与的不无关系,所以直到现在仍然被日人奉为处世观的一部圣书。作者洪自诚,名应明,字称还初道人,为明万历年间(即十六世纪末至十七世纪初)的官吏;但对于名利至为恬淡,不久就退官过着悠悠自乐的生活

  • 文章雜俎(聯)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4卷 第22期  出版时间:1976-02-20
    关键字: 诗词抒怀 历史回顾 处世哲学

    武令承漢,知無錫縣事,接篆前一日,製聯四付,懸掛於縣衙之照壁,頭門,儀門,及大堂,邑人聚觀者甚衆。聯曰:罔違道,罔咈民,眞正公平,心斯無怍。不容情,不受賄,招搖撞騙,法所必嚴。視民如傷,錫邑蒼生皆我子。修己以敬,東林前輩是吾師。工堪比官,斧斤利刃,隨手來,因材而用。醫可喩政,硝磺猛劑,有時投下,看病如何。人人論功名,功有實功,名有實名,存一點掩耳盜鈴之私心,終爲無益。官官稱父母,父必眞父,母必眞母,做幾件懸羊賣狗的假事,總不相干。平日縉紳之出入縣庭者,因...

  • 文章生活小語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4期  作者:孟繁超  出版时间:1987-01-01
    关键字: 生活见闻 人生感悟 处世哲学

    六十一友人之尊太夫人,守節六十載,子女雖孤,而嚴於敎誨,不稍偏溺,致皆有成。今登九秩之壽,子孫滿堂,膝前承歡,其樂融融。謹爲聯以賀。「六旬韶光,茹苦含辛,庭敎有義方,德比曹孟;九秩遐齡,旣福且壽,蘭桂能並茂,範昭慈貞」。六十二當前的社會,往往呈現着紊亂無序的狀態。政府對症下藥,曾經頒布了「國民生活須知」一種,要大家切實踐履。這項須知的內容,總括的說,是一般國民日常生活具體的禮儀。這種禮儀:是發揚我中華文化的具體表現;是促進社會和諧的具體做法;是人類生活文...

  • 文章朱柏廬先生治家格言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208期  出版时间:1986-02-01
    关键字: 治家格言 生活体悟 处世哲学 朱用纯

    黎明即起掃庭除要内外整潔既昏息闗鎖門户必親自檢㸃一粥一飯當思來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宜未雨而綢繆毋臨渴而掘井自奉必須儉約宴客切勿㽞連噐具質而潔瓦缶勝金玉飲食約而精園蔬愈珍羞勿營華屋勿謀良田三姑六婆實淫盜之媒婢美妾嬌非閨房之福童僕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艷妝祖宗雖逺祭祀不可不誠于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居身務期儉樸教于要有義方莫貪意外之財莫飲過量之與肩挑貿易毋佔便宜見窮苦親隣須加溫卹刻薄成家理無久享倫常乖舛立見消亡兄弟叔姪須分多潤寡長内外宜法肅辭嚴聼婦言乖骨肉豈是丈夫...

  • 文章歷史與人生(一)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06期  作者:錢穆  出版时间:1986-12-20
    关键字: 钱穆 人生感悟 处世哲学 商汤

    歷史乃人生之記載,亦卽人生之寫照。人生乃歷史之方然,歷史則人生之旣然。中國人稱史鑑,歷史乃如人生一面鏡子,人不能自見其面貌,照鏡斯見。亦如人不能自知其當前之生,鑑於過往之歷史,乃如攪鏡而自照。由鏡見己面,亦如讀以往之史而知己當前之生,實非有大相異處存其間。新舊相依湯之盤銘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湯乃中國已往三千年歷史上商代一開國明君,自銘其晨起盥洗之盤如此。實則不僅每日晨起始見面貌之日新而又新,人之爲生,無時無刻,無瞬無息,乃無不見其一身之日新而...

  • 文章老子的内聖外王之學(中)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39期  作者:袁金書  出版时间:1986-08-15
    关键字: 老子 道家思想 养生之道 处世哲学

    三 修養與處世㈠少私寡欲「見素抱樸,少私寡欲。」(十九章)素爲染色的絲,樸爲彫刻的木。「見素抱樸」,就是要保持個人本來天性的純眞,不尙虛榮奢侈。「少私寡欲」,老子觀察自然界的現象,以天無私覆,地無私載,而能生萬物。老子主張寡欲,並未主張禁欲、絕欲。因人不能無欲,如多欲則迷失了自己。隨時要克制私欲,戒除貪得貪多的念頭。「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四十四章)寡欲就是要知足知止,自私的人,常會貪得無饜,因此欲望大增。必須泯除自私自利的心理,自然可以去欲...

  • 文章「菜根譚」的做人處世哲理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8期  作者:易烈相 出版时间:1999-11-01
    关键字: 《菜根谭》 洪自诚 处世哲学 著作笔记 社会态度

    雩都 易烈相明代萬曆年間先賢洪自誠,撰著「菜根譚」一書,是人們立身處世的寶鑑,他融會儒、道、禪、佛各家的思想精華和處世觀,創作菜根譚(同談字)二卷,共計三百六十條,首卷主說待人處世的道理,後卷即敘述穩靜安居的樂趣。言簡而意賅,心長而味永。此書曾東傳至日本,自江戶時代始,萬戶齊誦,被日本人奉爲處世觀的一部聖書。菜根譚的哲理,和對於生活所採的態度,首先承襲孔子的生活思想,最重道德,而勸人不要隨便興怨。例如前卷第十三條云:「徑路窄處,留一步與人行;滋味濃的,減...

共14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