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墓碑共返回2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国民大会代表姚积昌先生墓碑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91期  作者:徐文繡 出版时间:1989-04-10
    关键字: 姚积昌 墓碑 人物追忆

    先生姚姓,諱積昌,湖北省自忠縣人,世居縣城,父宗籬公,從政鄂北各縣,所至有聲,生子四,先生其次也;幼而頴異,及長,外出就傅,肄業中華大學時,適値抗戰軍興,懔於國難當前,乃毅然參加軍事委員會戰地幹部訓練團受訓,以績優選拔至中央幹部學校就讀,畢業後返鄂發展靑年組織,先後擔任三民主義靑年團宜昌、枝江、咸豐等分團籌備處主任及幹事長,工作期間,殫精竭慮,深涉險阻,除團結靑年,喚起民衆,屛障陪都,支援前方外,並策動響應『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靑年十萬軍。』運動,鼓勵千...

  • 文章漢朝太尉李固也是漢中冷娃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85期  作者:崔永德  出版时间:1992-06-20
    关键字: 汉中冷娃 李固 墓碑

    完整,历史早有记载,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沔水」载:「汉水东流长柳渡,长柳村名也,汉太尉李固墓碑铭尙存,年代久远,文字剥落,不复辨识」。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汉太尉墓碑在城固县西三十里,忠臣良相,诬陷被害,憾事也。城固县志:「太尉李固墓,在县西三十里,有大石表云:「汉忠臣良相太尉李公神道」。李固墓位于李固庙南的一个高约四十公尺荒凉台沿上,这是遵照遗嘱而选定的:「固临终,勒子孙,素棺三寸副巾裹体,从简薄葬之,殡殓于本郡硗瘠之地,不得加修墓莹,汚先公兆域

  • 文章甲戍春弔韓蘄王墓兼懷梁安國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85期  作者:張默君  出版时间:1992-06-20
    关键字: 韩世忠 墓碑 诗词鉴赏

    江聲何漰,山靈何奕赫,正氣何瀰漫,中有忠魂宅。我來拾塵勞,踏瘦靈巖脊。南州碑雨深,北固江潮激。松風展雙拜。淚濶滄溟窄。緬懷南渡後。鐵騎逞羶狄。攘夷百戰威。黃天蕩水赤。大義垂兩間。民彜仰無斁,安國天人姿。英風生姽嫿。慷慨賦同仇。此身幷許國。桴鼓金山高。咤叱驚濤立。一鼓走渠凶。再鼓賊無迹。千秋此豪情。笑指江月白。維時武穆歸。沉寃風波側。狐鼠方盈朝,冥晦乾坤塞。公獨燭神姦。怒震肝腸炙。檜豈勝誅,廷諫雷霆霹。艱危志莫酧。天教赦鋒鏑,策驢湖上去,散作煙霞客,靑史照...

  • 文章南宋愛國詩人林景熙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9卷 第1期  作者:馬允元 出版时间:1993-02-01
    关键字: 林景熙 诗词 墓碑 创作

    林景熙(一二四二——一三一〇年),字德暘,號霽山。世居平陽親仁鄉坳中(今蒼南宜山附近)。一說平陽騰蛟林泗源人,生於坳中。他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愛國詩人。本刊第八卷第二期曾刊登過他的愛國詩篇《鹿城晚眺》的評注。林景熙年輕時,勤勉好學。南宋度宗咸淳七年(一二七一年),由太學上舍生成進士,初授泉州敎授,歷任禮部、兵部架閣(掌管檔案的小官),進階從政郎。當時北方的蒙古族已經建立元朝,準備進一步南下滅宋。而南宋朝庭卻腐朽透頂,奸相賈似道對內專權跋扈,賣官鬻爵;對外妥...

  • 文章祭祖

    来源期刊:《連聲》 第13期  作者:謝志文 出版时间:1993-01-01
    关键字: 扫墓 墓碑 鞭炮 祠堂坪

    常走的一步一石的「跳溪石」现在走起来还眞的有点心虚,好在水明儿已为老爸准备一支结实的手杖,孙儿世贤又随侍左右,平安地经担水岭、伯罗田到伯公座爬山千余公尺到墓地。墓碑、台石、内明塘石均如昔完整,坟面满身石亦无损坏,也许深山远谷而又裔孙常到之故,祭典如仪,化财焚祝文,高升炮、连珠砲使宁静山谷响彻云霄。回程绵绵细雨,仍然要过十二重溪跳溪石到近村坡潭尾祭十四世祖妣张五金墓,坟面半身石已大部分被挖掉,令人痛惜。进得家门罗兰祊砚兄已到家多时,老友见面有谈不完的久别

  • 文章紀念旅臺前輩鄕賢沈太僕斯庵先生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88期  作者:行舟 出版时间:1975-10-31
    关键字: 沈光文 修葺 生平 悼念 墓碑

    十月十五日本會第八次理事會中,周國漢同鄕提一「爲明故鄕賢沈太僕墓提請修葺,增加碑文歲時祭掃以崇敎化而光桑梓」之建議。先錄其說明如下:「查明故鄕賢鄞縣沈太僕斯庵,於明末流庽臺灣,實在鄭成功據臺以前,授徒結社,實爲臺灣文化之前驅,功不可沒。一生行蹟散見於臺灣文獻者至夥,道德文章,燦若日星。吾甬人向以貨殖馳名宇內,爲國人所稱道,對於文化人士,孤臣孼子,勁節高標,似應倍加珍惜,予以表揚,不宜任其湮滅於草莽間。爲特提請貴會會同敎育部、臺灣省文獻協會、觀光局派員邀同...

  • 文章高風亮節憶林森

    来源期刊:《闽聲》 第8期  作者:陳伯勲 出版时间:1967-02-01
    关键字: 政治生涯 林森 物品 墓碑

    坐鎭中枢,领导救国,不幸于三十一年病逝,寿七十六岁。遗嘱预立于二十八年十月二十六日,命将其个人所有物品,一律拍卖,并将产业变售,所得代价,用以建立「林森职业学校」,产业包括一小屋在南京,一小屋在牯岭,一小屋在紫金山中山陵附近。此外在牯岭有一小商店,林氏占股一半,又借与友人国币二万元。规定以三万元为设校之需,五万元平均分给其孙四人,五万元给其螟蛉子。林主席遗体葬于重庆附近之温泉,遵遗嘱;墓碑上刻有「此处埋林森之骨」字样。

  • 文章一座普通的墓碑,一个不寻常的故事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9期  作者:沈家保 出版时间:2002-08-01
    关键字: 墓碑 孙家山 抗日战争 家庭逸闻 纪念墓碑

    九江 沈家保在九江市庐山区新港鎭长岭口村与九江石化总厂的交界处,有一座很不起眼的小山——孙家山。山上种了些松树、杉木,也没有什么独特之处。但十里八村的鄕亲们都知道,在这茂密林中的茅草深处有一位老人的墓非常特别,在这个普通老百姓的墓碑上刻有曾经权倾一时的蒋介石亲笔题写的悼辞:「淑训犹存」四个大字。历经五十五年的雨雪风霜,墓碑已有些风化剥落,斑驳难辨。但它却携刻了一段屈辱、悲痛又鲜为人知的历史。为躱日寇逃亡投子一九四二年是日军侵华最猖獗的顶峰期,大半个

  • 文章衡山赵壬汇先生墓碑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 第5期  作者:曾熙  出版时间:1971-08-15
    关键字: 赵壬汇 墓碑 墓志铭 人物传略

    先生諱壬匯,字甓庸,衡山人。宋淸獻公之苗裔也。淸獻晚游南嶽,退栖城前。三傳至忠靖公葵,枝庶蕃盛,遂成巨族。嶽後沃野千里,戶竈相接,祠廟鱗萃,趙氏蓋居十之七。曾祖廷秀,妣魏氏;祖廣運,妣伍趙氏,父裕章,妣雷氏、崔氏。儒修世嬗,並垂淸範。先生崔氏所出,在幼岐疑,神穎邁羣;長懋厥德,卓然儒宗。當同光之朝,兵戎稍息,相尙文學,湘士承流,高言楊馬,聲華少振,遂薄行踐。先生師事從兄仲弢先生,嚜然靜處,簡重持躬,守程朱之正學,發羅曾之遺編;雖舉秀才,不言科第;偶然歌詠...

  • 文章任嚣墓碑及诗家题咏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卷 第4期  作者:余祖明  出版时间:1971-12-31
    关键字: 任嚣 墓碑 墓志铭 诗咏 墓址考证

    注:故秦南海尉任君墓碑)昔年广州有文酒游宴之地——西楼,在永汉路登云阁书店楼上。当时耆宿如汪兆镛憬吾,冒广生鹤亭,梁致广季宽,陈大年萝生,陈融颙庵,胡毅隋斋,谭长年乔上,及马鉏经,彬甫昆仲,尝涉足焉。笔者亦周旋其间,读画考古,过从无虚夕。某日谈及任嚣墓址,一致认定位于是时敎育厅公廨之旁。笔者闻之,以为倘由当局树之丰碑,以诏世人,亦风雅事也。因走吿敎育厅长黄麟书兄,黄逖听之下,欣然折柬,觞诸大老于六榕寺之榕荫园素食馆,详究始末。席散,以二百金托予赍致冒丈

共21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