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地理教育共返回3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憶故鄕信陽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卷 第4期  作者:張性荃 出版时间:1971-04-01
    关键字: 故乡 地理位置 商业 教育

    誰無爹娘,誰無故鄕,不作下一代的孩子們的父母,不知父母恩,如無遠離久別故鄕,不會眞正體念到故鄕的玫麗,是的,我也是離鄕背井,拋開父母兄弟姐妹們的其中一個,來到台灣不覺是悠悠二十四載,要屈指一算,眞可是夠長的,整整相當於抗日時期的三倍,這樣的流光不居的歲月,怎不令人囘憶過去?我每在靜坐或寐寢的時候,閉目思幻浮現家鄕的美景,也意識到故鄕的災難、戰爭、土匪、逃難、旱災、瘟疫、蝗蟲,等等的天災人禍、生靈塗炭、民不聊生,那種情況,歷歷如織的尙在眼前,那些悲慘的一面...

  • 文章东安县教育现况简介

    来源期刊:《东安文献》 第9期  作者:小邱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东安县 教育现状 地理概况 教育事业进展 存在问题

    作者:桑柘青,號小邱,東安石期市元古塘人,中央政治大學法政系畢業。在台同學,尚有副總統李元簇先生。大陸變色後,終身貢獻敎育,歷任中等學校校長多年。退休後,復在九嶺學院敎英文。 ——編者註

  • 文章一鱗半爪話英山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6期  作者:陶振民  出版时间:1968-01-10
    关键字: 湖北英山 文化教育 地理 交通

    前言湖北文獻,在創刋之初,社方各友好,曾分別來信,要我寫稿。我是一個湖北人,給湖北文獻出些力,是天經地義,無可推辭的事。但是,我一方面因自己辦了一份周刋,每期要寫三萬多字的稿,還要自編自校,的確很忙。另一方面,我對湖北的山川文物的印象,旣是模糊不淸,而手邊又沒有可供參考的資料。總是無法着筆。現在,湖北文獻出版到第五期了,每一期我都拜讀過,同鄕前輩,珠玉在前,我更不敢以浮淺的文章,浪費寳貴的篇幅。但諸友好如汪醒非兄等頃又來信催促,並指定要我寫一篇「英山風物...

  • 文章湖北地理文物槪况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4期  作者:王鈞章  出版时间:1967-07-10
    关键字: 湖北地理形势 水利交通 教育

    天下足」故成为我国著名米仓地区之一。冬季长江以北,盛产小麦,以南,油菜子的栽培,与麦类并重。2.汉水下游,以及洞庭湖西岸一带,是长江中游著名的棉产地区。3.本区茶园的主要分布地,槪在长江以南,本省境内,咸宁、通山、蒲圻、崇阳、通城、阳新,中以蒲圻,羊楼司所产的红茶为著名,称羊楼司茶。(录自民国四十六年标准敎科书高中地理)五 敎育㈠初级敎育:全省共有四〇四四校,学生一七八、二〇九人。㈡中等敎育:全省公私立中学共有一四五校,学生五八一三六人。㈢高等敎育,全省

  • 文章湖北地理人文概述——重建新湖北的准则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9期  作者:本刋資料室  出版时间:1971-04-10
    关键字: 人文地理 湖北省 文化教育 物产

    甲、地理人文槪况华族文明,自黄河流域转移至长江流域,本省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所具影响力之比重,乃与时代俱增。以言政治军事,近若武昌辛亥革命,义旗一举,淸社为墟,而我国民主宪政之宏模,于以肇基。远溯历史,其在秦季,则有一夫发难,揭竿而起,关东豪杰,闻风响应,而赢秦暴政解除。其在新莽,则有刘氏伯仲,起义舂陵,平铜马赤眉,昆阳一捷,以寡胜众,而汉室中兴,奸逆伏诛。迨及元末,复有陈友谅、徐寿辉、明玉珍诸豪雄之率众抗暴,内中国而外夷狄,使蒙古帝国瓦解。民国

  • 文章海城憶舊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2卷 第2期  作者:邱玉欽 出版时间:1971-11-01
    关键字: 海城 地理交通 海城物产 学校教育

    海城古號臨滇,遼之海州,後改今名,淸屬遼瀋道,爲遼南僅次於遼陽之大城,說部唐太宗征東之「三江越虎城」,卽係此地,有關征東故事多不勝數,小南門有古鐧一把深揷磚內,傳爲尉遲恭所揷,驗軍堡爲唐太宗閱兵之地,城南淤泥河爲唐太宗困於蓋蘇文之所,種種傳說,爲民間所樂道。城內有他山,闢爲公園,佔地雖不大,至亭台樹石,亦頗擅林泉之勝,登臨四望,城郭周圍,悉收眼底,洵市民休暇之好去處,邑人陳林格有聯:二十里山明水秀圖畫天然遊目足騁壞何必覽蓬島烟霞西湖風月,數千年城古人非滄...

  • 文章緬懷故鄉

    来源期刊:《浦東》 第7期  作者:潘又新 出版时间:1977-01-15
    关键字: 故乡回忆 地理位置 名胜古迹 交通状况 教育 南汇县

    一提示,使增印象,是所愿也。南汇县城的景物,约可分下列八点,分段描敍,较有糸统:一、县城形态:1筑城来由:元时代,浦东一带地方不靖,匪出没扰民,倭寇不时侵袭,明太祖朱元玮洪武年间,由于军事绥靖保衞京几需要,因而筑城,与金山等同属「衞」,设正品世职指挥使管辖,归五年一任的正二品都指挥使统辖,于是地方始得安宁,嘉靖年间曾予重修。2筑城方式:县城高约二丈,(南门外城墙上离地丈许处嵌有碑石一方,因幼时矮小抬头看不确切,仅懂得是记述淸康熙年间曾加二次重修)城作方形

  • 文章大埔角素描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11期  作者:郭兆華 出版时间:1974-12-01
    关键字: 回忆故乡 大埔角 地理环境 教育 物产生活

    人。」我生长于石圳、芹彩洋村,世代久居于此,民情纯朴,守望相助,有如世外桃源。全村三百余人,悉是郭姓。现把大埔角地理环境、敎育、物产和衣、食、住、行一般生活情形,描绘于下:我们翻开吾埔地图来看,除了韩江穿过县境心脏地带下流出海,两岸略有一些平原以外,可说十之八九尽属山地丘陵,如果把今日台湾中央山脉来比,我想也差不了多少(现政府决定开发中央山脉,将来它的价値与发展,必然比我们大埔山地之现况为佳),尤其是大埔角,简直是山地之山地。在它的极东处是大产,这里有吾埔颇负盛名

  • 文章臨川概述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26期  作者:廖光華 出版时间:1986-10-01
    关键字: 临川 历史沿革 疆域 地理位置 教育事业 交通 物产

    鄕县界四十里至其县七十里。㈡东至金谿县界三十里至其县一百里。㈢东南至南城县界九十里至其县一百五十里。㈣南至宣黄县界六十里,至其县一百里。㈤西南至崇仁县界四十五里,至其县九十里。㈥西至丰城县界八十里,至其县一百四十里。㈦西北至进贤县界六十里至其县九十里。四、地理山:临川城内:香枬山,西:铜山,东:英巨,北:茟架山,南:戚姑山。东南:灵谷山。水:汝水即旴江,一曰抚河,自金谿入,西北行,合临水,入南昌界,注赣江。临水自崇仁入东北行,会宜黄水,迳县北注汝水。北

  • 文章睢甯概述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1期  作者:文獻會  出版时间:1977-02-15
    关键字: 睢宁县 地理沿革 交通教育 物产风俗

    六区境内有峰山,在县西六十五里,淤黄河南岸,旧以峰、太龙、虎四山名风虎山,太山南顶有太山庙及周忠武公庙、山出五色石似玉。鲤鱼山在峰东北里许之淤黄河中,山形如鱼、宛似游于水中故名,明归有光尝为诗吟咏,载于县志。七区境内名山较多,(1)英公山在县西北八十里有砦,因山东南麓有唐李英公墓故名。在英公山南二里东南曰白山又东曰红山故名(2)花山。(3)寿鹿山在英公山东北三里。(4)黄山在寿鹿山东三里,山腰有黄华洞可容数十人,又名黄石洞、黄华洞在山西北麓,昔黄石公曾隐此

共30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