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图书共返回2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江苏三大图书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 第9期  作者:朱景濂  出版时间:1968-03-31
    关键字: 江蘇 圖書 四庫全書

    我苏为人文荟萃之区,各地庋藏之书籍,向称丰富,淸高宗勅编之四库全书,纂辑既成,以江南文人渊薮,为便于江南士子浏览起见,特命在扬州建文汇阁,鎭江建文宗阁,再缮全书分庋,尤集藏书之大成。惟历经变乱,文汇文宗二阁,已毁于洪杨之役,各地公私所藏书籍,亦多所损毁,斯诚学术上无比之损失。八年对日抗战,为时不谓不长,我苏省之三大图书舘,尙无重大之毁损,亦诚幸事。**夙以破坏中国文化为能事,窃据以来,此三图书舘之命运,凶多吉少,实在意中。兹将抗战复员后三舘槪况,略述于次

  • 文章七洲洋與西沙羣島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0卷 第4期  作者:符駿 出版时间:1990-12-30
    关键字: 七洋洲 西沙群岛 图书介绍 历史沿革

    几千年富有地理、历史光荣传统的七洲洋地名废除,依照洋人发现不及百年的名字,改名为塔亚群岛,连一生审慎著作等身的史地专家张其昀先生主持的国防研究院中华大典编印会及中国文化研究所出版的图书,对于七洋亦皆照改为塔亚群岛(Taya Chun Tao)。荷兰人不明南海地名,亦不知七洲洋的位置,看见西沙群岛的前身长沙、石塘东侧有七个小岛洲,则指定为七洲洋,当时的史地人士对海洋未深入研究,又受崇洋意识的渲染,照抄使用,原不足怪。但自淸末正式命名为西沙群岛已有八十年,抗战胜利

  • 文章劝募图书嘉惠丰县学子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4期  作者:編委會  出版时间:2000-01-01
    关键字: 劝募图书 丰县中学 邮寄地址 高本钊

    各位乡长钧鉴:今年九月趁旅游之便,返乡探亲。承县当局安排参观丰县中学校舍美仑美奂,学生素质优良,教育成绩在江苏省,甚至全国被指定为重点模范中学,而软体建设图书不够,视此情形,我等拟计划返台后向各位乡长报告:请府上存书有关文史哲及工具书中外辞典等(台湾学校参考书太破旧者不要),并予以一一检察汇集,寄到台北市万华区双园街九十六号高本钊收(自即日起至八十九年元月底止);经整理编目、装箱由新文丰负责包装办理手续,船运到大陆,亟盼 各位乡长费心捐书募集,共襄盛举

  • 文章重印宋版六經圖簡介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15期  作者:劉本厚 出版时间:1989-02-06
    关键字: 宋版图书 重印 六经图 介绍

    一去年行憲紀念日,劉代表燕夫對我說兩件事:一爲「宋版六經圖珍藏記」及「接女記」;二爲重印「宋版六經圖」,請在同鄕會平津文獻年刋上發表,但年刋第十四期業已排版印刷,來不及登載,故於本期(第十五期)發表。二六經圖珍藏記書,係劉代表燕夫於民國三十四年在東北地區,俄軍追打日軍,僞滿州國皇帝溥儀被俘,戰亂中由僞滿警官在宮中偸出,託交書攤寄售,由劉代表遇見,高價買得。至於如何保藏,帶出來台,其目的如何,本刋均有詳細記載。三本年六月二日,孫鄕長法民贈我本書重印本一部,...

  • 文章重印六經圖序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15期  作者:陳立夫 出版时间:1989-02-06
    关键字: 宋版图书 重印 六经图 序言

    國民大會代表劉燕夫君自違難來台,携其所藏宋版六經圖一部,目前由余介請故宮博物院前院長蔣慰堂兄偕訪該院昌副院長彼得共同鑑定,則與故宮之六經圖完全相同,實爲明版而非宋版,現該院尙存三部,但此書確係宋代儒者精心之作,當無疑義。劉君爲此書輾轉辛勞,已四十二年,現決複印流傳于世,使硏究六經及我國固有文化者有所參考,至于宋版或明版,無關宏旨,因以其複印本送閱,並囑撰閱後所感。余曾詳讀其中「大易象數鈎深圖」之苗昌言序,乃知諸圖集諸家所長,六經之制度名數,粲然具備,計易...

  • 文章重印六經圖者自我介紹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15期  作者:劉燕夫 出版时间:1989-02-06
    关键字: 六经图 宋版图书 重印 自我介绍

    爲了獲得宋版六經圖重印本者,對重印宋版六經圖者之瞭解,特對本人之自我介紹如左:我名劉燕夫,原名劉延福,後改用以字行,用「燕夫」爲正式使用之名。本人爲河北鉅鹿縣人,河北省簡稱「燕省」;河北省地區在戰國時爲「燕國」,故稱河北省爲「燕省」,北平市亦稱爲「燕京」。河北省之民性,多心直口快,慷慨尙義,遇有不平之事,每易拔刀而起,挺身而鬥,視死如歸,如古時之荆軻刺秦王,燕太子丹送荆軻赴秦時,曾有詩聲曰:「風蕭蕭兮易水寒,丈夫一去兮不復返。」「此地別燕丹,壯士髮冲冠,...

  • 文章高林森孑然一身藏書萬冊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2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98-07-01
    关键字: 高易生 生平简介 万册图书

    四十多年前国共内战,许多大陆军人随军转战,飘零台湾,只身人士,高易生是其中之一。晩年他得了巴金森病,走的时候孑然一身,却留下一屋子图书,经立委傅昆成整理,陈列在新设立的新新图书馆内,供民众免费借阅。默默无闻的老兵以另种遗爱人间方式,为斯土奉献最后所有。高易生是山西临县人,到台湾多年一直没有成家,晩年住在台北市青年路中正国宅单身公寓内,过著孤单寂寞的日子;民国八十六年三月去世时,留下一屋子图书,这些文史哲图书,把他所居住约九坪大的房间,四壁墙上、地板、浴室

  • 文章浦東辭典即將出版

    来源期刊:《浦東》 第86期  出版时间:1997-01-10
    关键字: 浦东辞典 历史资料 顾炳权 图书出版

    同鄉顧炳權教授鑒于上海浦東的開發開放,輝煌閃耀,已成為帶動長江三角洲和整個長江流域地區經濟發展的龍頭,乃約集對浦東素有研究的學者與文史工作專家,通力協作編纂一本反映浦東古今歷史和浦東開發開放現狀的地區性百科辭典——浦東辭典,這部辭典記述範圍包括黄浦江流向的變遷、歷代海塘的修築、浦東海岸的漲坍、大干河的開鑿等反映浦東自然面貌變化的現象,在歷史事件方面為明代抗倭,清代太平軍的活動,與近代的各次戰爭,在浦東建設事業方面,尤以記載本會對故園開發的貢獻,引用其中一...

  • 文章我的叔父幫家鄉辦「圖書館」

    来源期刊:《东安文献》 第14期  作者:蔣禮瓊 出版时间:2000-01-01
    关键字: 蒋禩炆 家乡公益 纪念堂 图书室

    我的叔父——蒋禩炆先生,时刻记念著家鄕。帮家鄕修路、修渡口、修学校、建电排、挖深水井、建鄕情桥、为父母建纪念堂……等,他几次回家探亲,见鄕亲们农闲无事就打牌,没有别的娱乐设施。在建纪念堂时,叔父就考虑了要建一个大厅,供鄕亲们办理婚、丧、喜、庆之用。平时也可以摆几张乒乓球桌、台球桌,供鄕亲们打球,也可以在大厅看电视、放电影、开村民大会等之用。村民没有书、报看,要买吗?不容易,每册书少的要数元,多的要数十元以上。于是,叔父就将自己数十年购存的图书,邮寄

  • 文章一點回憶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2期  作者:尹瑞先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扬州中学 抢运图书仪器 往事回眸

    看到《杨中校友通讯》廿七期登载邹荫甲校友关于「复校」的补充,使我感慨万千。抢运团书仪器之事,我那时年纪小,未能亲身经历,但其中一些事情,至今却记忆犹新。抗战前,我考进扬中初中部二七丙班(即三八届),七七事变后升入初三,约在十一月扬州城陷入兵慌马乱之中,居民纷纷逃难,学校被迫解散。家父尹铭夫先生当时为扬州中学事务主任,听他说,校中大批图书仪器须转移,事务处华英礼先生家在汜水,华府房屋宽敞,可以容纳。因为要把那许多装订成箱的图书仪器运走,他顾不上和我们一起

共22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