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国文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謝恩灝先生事略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9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79-02-15
    关键字: 谢恩灏 康熙字典 国文

    编印辞源,以作学术上之重大贡献。因延聘各项专家及绩学之士,充任编辑,先生以宿学受聘任中文编辑之职,数易寒暑,始蒇其事。(辞源民国四年出版)先生仍在商务继续服务。民国十二年秋,先生受吕校长凤子之聘,任省立第六中学校敎员,授四年级国文,朱沛莲君之业师,先是民九之秋,寳山邵心传先生,任新生国文敎师,邵师为名秀才,越二年,宜兴周景千先生亦昻,以己酉拔贡继其任,二师学验俱极丰富,惜因言语隔阂,批改亦欠详细,以致学生进步迟缓,纯夫先生就任后,反复讲授,不厌其详,而批改

  • 文章正体简体与国文程度无关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5卷 第5期  作者:龔濟  出版时间:2009-10-01
    关键字: 马英九 “识正书简” 繁简字 国文

    简体字时,太不用心,太随便,硬编出一些不美观、不合理、不实用的字,造成汉字的混乱,这项历史责任是要由他们来负的。如果他们有担当、有勇气,就应尽快改正过来。不过无论如何,文字只是一项工具,我们学习中国文化,用正体字还是用简体字,差别应该不大。有人说,钱穆、胡适、林语堂当年都用正体字读书,所以成了大学问家。但也可反过来问:台湾一直使用正体字,这六十年来,怎么不见钱、胡、林这样的知识分子了?目前两岸教育界都叹学生国文程度低落,可见其中另有原因,双方朝野都别在正体

  • 文章四十四年高考国文试题曁评阅标准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第4卷 第4期  作者:張默君  出版时间:1989-01-31
    关键字: 一九五五年 高考 国文试题 评阅标准

    高考論文試題張横渠四語敎:「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試申其説。一、簡略説明吾國固有文化傳統精神、與今日原子時代之新思潮相契合張載,字子厚,號橫渠。著有正蒙、西銘等。橫渠先生,上承孔孟之志,下救來玆之失,窮心性、通天人,爲北宋理學初祖。其道如皎日麗天,無幽不燭。傑立高風,卓越近古。所撰西銘,特揭櫫創見「民吾同胞,物吾與也」。其胞與爲懷之仁,包涵人類萬物,胸襟何等偉岸!顧西銘中除此名論外,以時湮代遠,或稍失之偏執;而是四語敎則辭...

  • 文章易字詩茶令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2卷 第8期  作者:趙明琇 出版时间:1980-08-06
    关键字: 国文课 诗茶令 诗词游戏

    记得我们在杭州念高中的时候,国文老师有天问我们:「少小离家老二囘」,何以非「老大」?有位同学非常敏感的答道:因为「老大嫁作商人妇」了。于是大家便纷纷问老师,像这样别饶风趣的诗句还有没有?老师莞尔而笑说,有是有,我随便出几句给你们想想,不过作答时则限用我们钱塘人的诗句,否则不算工整。于是国文老师一共出有二十句那么多,我们同学答对的只有八句。而且所答句句都是袁子才的诗句。玆录之如下:①君向潇湘我向齐。为什么不「向秦」?因为:五羊皮少入秦难。②漫天匝地绣征鸿

  • 文章憶何淦侯老師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49期  作者:王集叢 出版时间:1975-01-01
    关键字: 何淦候 国文老师 民国时期

    我在南充县立中学读书时,印象最深的老师,是敎国文的何淦侯先生。那一时期,民国十年前后,凡是在这所中学求学的靑年,包括南充县及其邻近地区来的,对这位老师的道德文学都很敬佩。这些人中现尚在自由地区生活而有成就、名望者不少,提起淦侯先生,想来都有一些回忆与感想。淦侯先生是南充西区人,其家在距县城八十余华里的农村,是前淸的秀才。中国书读得很好,对西洋历史、文学亦有硏究。讲国文,不仅重训诂、考据,而且讲文法、气势,并作比较硏究,比今天的某些专家高明。午后,课余之暇

  • 文章国文先生行谊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2卷 第3期  作者:治喪會 出版时间:1982-03-01
    关键字:国文 医官 家庭成员 人物回忆

    东北耆宿陈国文先生,字洪范,号遒君,沈阳市人,淸光绪卅一年,西历一九〇五年,民国前七年乙已农历正月初八日生,其尊翁星五公,母氏赵太夫人,鉴于日俄战争,东北同胞备受蹂躏,拳匪作乱,再遭荼炭,外患内忧,相继频仍,国家多难,民不聊生,既至民国肇造,淸廷顚覆,星五公感以救国须先读书,尽孝更须尽忠之观念应为培育子女之方针,是以先生昆仲四人,均承庭训之孕育,加以天赋之禀异,各有其成就。先生居长,奉天(今辽宁省)小河燕医学院毕业后,以医官服务于海军司令部,总司令沈公鸿

  • 文章敬悼热心乡邦的陈国文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3卷 第2期  作者:王大任 出版时间:1982-11-01
    关键字:国文 高雄东北同乡会 人物悼念 军医

    高雄市东北同鄕会理事长陈国文兄逝世瞬届周岁,岁月无情,老成凋谢,这确是我们朋友和鄕党之间的一大损失。先生早年毕业于辽宁小河沿医学院,以医官服务于海军司令部,精明干练,卓著勋勤,尤以三江口一役,忠勇奋发,表现最为突出。民国十八年,先生二十五岁,中苏海战于三江口,我海军虽传大捷,但伤亡亦大。先生仅率医护兵四名照料所有伤兵及作战疲劳官兵之飮食、行宿、与医护,由前线长途辗转安全送至后方,先生有一门齿受伤脱落,即此役所受之影响。其忠勇负责精神,非仅深受长官之嘉奖

  • 文章我受益最多的两位国文老师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119期  作者:芮光懷 出版时间:1982-10-10
    关键字: 国文老师 前清举人 诗歌起源 贡生 研习书法

    我幼年所受的是私塾敎育。老師很多,但使我受益最多和印象最深的要推桂師邦傑和洪師悌臣。桂師是前淸擧人,不僅國學造詣甚深,操守尤爲嚴謹。曾被公推主修江都縣誌,故爲士林所景仰。民國初年執敎「北大」,嗣因母老不敢遠遊,改在第八中學任敎,安貧樂道,詩書自娛。我之能忝列門牆,是由於一個偶然的機會。喉科名醫詹季新先生是我大先兄的義父,懸壺於東圈門燈籠巷,與桂師對門而居。因詹伯伯的殷殷介紹,桂師在情不可卻之下,應允收我爲弟子。我年十三歲,先生呼我爲小學生。學生只有我一人...

  • 文章清韻猶存魂猶在 華瑋跨海覓知音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0卷 第1期  作者:周素霞  出版时间:1989-03-01
    关键字: 马厂镇 华玮 刘清韵 文学成就 留学美国 亚洲学会 《中国文哲研究集刊》

    二月十九日上午,在江苏沭阳马厂鎭小蓬莱仙馆遗址前,毕业于美国著名学府柏克莱大学的台湾中国文哲硏究所学者、比较文学博士华玮女士表情肃然,注目沉思良久,似与八十多年前已故去的馆主刘清韵双目对视,灵犀相通。之后,华博士又到沂涛鄕二圩村寻访了刘清韵后人,到钱集鄕寻访了刘清韵夫家族人,了却了多年心愿。刘清韵,生于一八四二年,卒于一九一五年,父亲是东海中正(今属灌云)盐商,她十八岁时与沭阳钱集秀才钱德奎(号梅坡)结为夫妇,定居马厂,后将马厂旧居的两间红草盖顶的偏屋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