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善恶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人性的善恶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7卷 第3期  作者:陳立夫 出版时间:1975-03-31
    关键字: 人性 善恶 进化论 孙中山 荀子

    原则者,则以人性中所遗留之兽性,未能悉行化除,夫学术思想之成立,必有其时代背景,孟荀二人同处于战国动乱,羣雄争长而率兽食人之时代,而孟子约早五十年,其时齐鲁之絃歌犹盛,六国尙能合纵以抗秦,虽礼崩乐坏,而百家争鸣,其说率皆尙道德、重仁义,此孟子所以谓人性善也。迨荀子之时,周室已亡,六国连横以事秦,秦执楚怀王而楚灭鲁,白起坑降卒四十万,暴秦肆虐,正义泯灭殆尽,此荀子所以谓人性恶也。孟荀二人以所见之时代背景稍异,故立论之时代依据亦异,因而对人性善恶之主张有所不同

  • 文章修道小品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7卷 第9、10期  作者:東穎 出版时间:2015-10-10
    关键字: 平常心 杨子 哥伦布 乙武洋匡 善恶 人生感悟

    平常心人不分南北與東西佛心是相同的,是自己在分,這就是對待,如能超越對待,我們就是佛祖了。因為有對待,所以會苦,如果人對你壞,我們能對人更好,這樣我們就超脫了,所以要從己心開始修,維持一顆平常的心。楊子是戰國時代的一個大學問家。有一天,他的鄰居家走失了一隻羊,於是便央請許多親戚朋友一塊去尋找,沒想到卻遍尋不著。楊子很納悶的說:「這麼多人去找,怎麼還找不到呢?」鄰人回答說:「因為岔路太多,所以才沒辦法尋找呀!」楊子聽了,便低下頭,整天悶悶不樂。一個學生見了...

  • 文章善恶之报的又一明证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86期  作者:錢汝侃  出版时间:1976-12-20
    关键字: 瑞淸 《蒋汉臣阴魂大閙学前街》 乙种特考 冤案 善恶之报

    本刊第八十三期刊載拙作「蔣漢臣陰魂大閙學前街」一文後,頃接在該文中述及被人栽臟陷害寃死老人的次子來信,說明他父親名「瑞淸」,在無錫西門外西直街開設「馮順昌雜貨店」,被捕時依稀記得是在店中。現在看了筆者所撰此文,爲其父親把寃情大白於世,眞是歿存均感!他那時還不過五、六歲,渾渾噩噩的一個小孩子,不知家中出了什麼事。他於三十八年遵奉母命隨軍來臺,由二等兵晉陞至少校退役。六十四年考取特種乙等考試,分發就職,現已成家立業,家庭生活十分美滿云云。筆者深深爲他祝福,除...

  • 文章漫谈人性善恶与因果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21期  作者:鍾久祥  出版时间:2010-11-01
    关键字: 人生感悟 人生智慧 人性善恶 因果

    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什么树,结什么果;这是千古不变的自然规律。历代高僧大德、哲人学士,对人性善恶与因果关系,也有精辟的论述,阐明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种下善因,必得福果,种恶因必得恶果,大量事实证明,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佛家讲因果,是劝人行善积德,佛门讲「修行」,就是「修心」,因为万法唯心造,心存善念,必种善因,种下善因,必得福果,天理昭昭,好人必有好报,请看下列例证:瑞邑乡贤周庆公邦道,学识渊博,品德高尚,为官清心,克己奉公,拜当代高僧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