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商业共返回10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温州商业发展和活动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卷 第3期  作者:董志超 出版时间:1986-08-15
    关键字: 温州 商业发展 商业活动 人才培养 商业伦理与道德

    分析、辨其眞伪。以上所述如能融会贯通,擧一反三,足以适应一切。三、权能划分生财有道温州商业界也重视商业伦理与道德,大多商人均本着服务人群为己任,也秉持着大学上说的:「生财有大道」。生财的大道有四:⒈「生之者众」。提高生产力。2「食之者寡」。减少劳动力。⒊「为之者疾」。工作效率化。⒋「用之者舒」。开支合理化。能切实做到这四点,自然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销售能力。那末,「则财恒足矣」,也就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温州商人又深受「永嘉之学」影响,在商业经营上步步踏实

  • 文章晋商「旱码头」宗艾商业历史三步曲(上)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80期  作者:王智慶 李存華 郭華榮 出版时间:2012-07-01
    关键字: 宗艾商业 发展历程 晋商

    王智庆 李存华撰文/郭华荣整理一、宗艾镇明代前,山西「寿阳商业是以神武(今尖山村)为中心的,后来由于宗艾商业兴起,集市逐渐转移到宗艾」。明末清初,宗艾鎭的商业日趋繁荣,清朝中叶,宗艾鎭成为寿阳县的商贸重心,同时其作为当时山西一个较大的商品集散地,对于活跃区域商品经济起了积极的作用,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正太铁路通车之前。㈠宗艾商业兴盛的原因寿阳县宗艾鎭之所以能够成为晋东一大商贸重鎭,著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⒈区位优势突出宗艾号称「南来北往商埠地,千车

  • 文章奉節經濟概況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93期  作者:平明  出版时间:1971-05-01
    关键字: 奉节 经济 农业 工业 商业

    一、自然概况奉节县位于万县下一百八十华里,水路交通便利,为四川之门户。江流险急,羣山雄立,崖壁高峻,横截舟舰。「夔门天下雄」,此其地也。海关原设于此,进出口舰只羣集,因之商业发达,市面繁荣,后海关移驻万县,市面遂逐渐淸淡。民国十七年连遭兵灾匪刼,反复三次,十室九空。二十八年日机猛烈轰炸,市面益形萧条。后经地方人士努力重建,始渐复旧观。本县东连巫山,西接云阳万县,南与湖北省之建始,恩施,利川相连,北毗巫溪。境内多荒山,峯横峦叠,虎豹巢居,南鄕亦有一部份平原

  • 文章印尼華裔企業家林紹良卓然有樹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26期  出版时间:1986-09-01
    关键字: 林绍良 商业巨擘 华人荣光

    上月前來中華民國訪問的印尼華人名企業家林紹良,受到在臺福建同鄕的熱烈歡迎。林紹良祖籍福建省福清縣,在印尼擁有多種工商和金融事業,是一位傑出的企業家。臺北市福建同鄕會、福州十一縣市同鄕會、福清同鄕會、平潭同鄕會曁基隆市福州同鄕會,於七月十六日曾聯合在臺北市福州同鄕會林森紀念堂擧辦盛大歡迎會、聚餐會和閩劇演唱晚會,歡迎林紹良夫婦和林文鏡,並邀請有關人士和各界同鄕參加。歡迎會由各同鄕會理事長黃哲眞、張貞松、陳伯廉、顏伯岑、林循意共同主持,林紹良等對國內各方的溫...

  • 文章漫谈我国商业文化(续)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3卷 第4期  作者:董志超 出版时间:1987-11-15
    关键字: 商业文化 吕氏春秋 吕不韦 现代商业启示

    赵国商人吕不韦,从政相秦十余年战国时代的商人,其从事商业,着重自由发展,更重要的是要了解各国的民情风俗,各国的政治措施,以及其政权转移的讯息。当时的商情,仅凭著口头的传播,加以正确的归纳、分析,建立了可靠的商业资讯,作为参考。这就是孔子所谓:「入国问禁,入鄕问俗」。所以战国时代的商业环境,也就是现代所谓:「国际化,自由化」。在当时的商人中,能运用高度的智慧,凭其商业的成就,而进入政治核心,身为相国达十余年之久者,只有赵国大商人吕不韦,可称第一人。吕不韦

  • 文章于右任先生與育達商職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34期  作者:王廣亞  出版时间:1998-04-01
    关键字: 于右任 教育贡献 商业职业学校

    不知所措。忽地灵光一闪,想到台湾现已光复,不再沿用日本的会计制度,改采新的实施方案,因应之道,唯先培养新的会计人才,才能符合社会需求;何况台湾为一海岛,本身资源有限,日后必然以经济发展为导向;再加上现在补习班招生热烈,直觉好学上进的青年很多,我何不效法先生兴学报国之精神,开办一间会计补习学校,为社会培养会计商业人才呢?此念一出,当即拍案跃起,好似明代大儒王阳明于千死万难中透悟「致良知」眞义一般。当时的欣悦之情,至今记忆犹新。当然,实际去执行的时候,却是困难重重

  • 文章襄樊弔古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34期  作者:曹文錫  出版时间:1975-01-10
    关键字: 襄樊城 名胜古迹 商业发展 科学

    我在前兩期連續寫了「老河口遇仙記」與「武當山頂黃金殿搜奇」兩篇,雖屬卅餘年前事,但皆為親身經歷,今日寫來,或可博讀者諸君一粲當年筆者離開老河口後,曾便道往襄陽樊城及沙市一遊,足跡所至,猶存記憶,因再寫「襄樊弔古」一文,以竟全篇。

  • 文章王軼猛書法的新境界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44期  作者:奇石  出版时间:1977-07-10
    关键字: 王轶猛 书法大家 商业巨擘

    最近在一個展覽會中,看到王軼猛博士的幾幅書法作品,不禁使我感到驚異、讚嘆;覺得他的書藝的確又邁入了一個新的境界。記得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一書中曾說:「古人之成大事業學問者,必經過三種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爲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衆裡尋他千百度,囘頭驚見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事業、學問如此;書法藝術又何嘗不如此?王氏處身於商界,却不爲世俗所染,淡泊自甘,公餘之暇寄情翰墨,則爲其最高的享受...

  • 文章温州古代商业历史概述(上)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31卷 第2期  作者:章志誠 曹一寧 出版时间:2015-04-01
    关键字: 商业史 古代 温州 历史考究

    我国古代商业的产生,历史悠久。早在周文王时代,就出现”商贾易资“、”商之浅资“[1]、”关人易资“[2]和士农工商四民分业定居[3]的记载。而温州商业的产生,比周文王时代晚得多。据史书记载:自汉惠帝三年(前一九二)驺摇被立为东海王、都东瓯后至清光绪二年(一八七六)九月,温州被辟为通商口岸前的二〇六八年间,温州的商业发展经历了兴衰、曲折的过程。究其原因,它与人口的迁徙、社会经济发展起落密切相关,与战乱、生产力破坏密切相关,也与城乡商品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

  • 文章温州古代商业历史槪述(下)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31卷 第3期  作者:章志誠 曹一寧 出版时间:2015-06-01
    关键字: 商业历史 古代 温州 历史考究

    的温州人,不辞辛劳,多奔走全国和海外各地从事商业贸易,以谋求生计。元代温州诗人留下一些咏叹商妇思夫的篇章。元初林景熙诗《商妇吟》:”良人沦海上,孤帆渺何之,十年音信隔,安否不得知。长忆相送处,缺月随我归,月缺有圆夜,人去无归期。“[9]元末陈高诗《商妇吟》云:”嫁夫嫁商贾,重利不重恩,三年南海去,寄信无回言。妾身为妇人,不敢出闺门,缝衣待君返,请君看泪痕。“[10]该诗中的”南海“,当为今东南亚。这些诗文说明元代温州沿海从事海外贸易的商人之多。五、明代温州商业

共107条记录 1/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