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史话共返回3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嘉善抗战史话(三)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8卷 第6期  作者:周鈞源 出版时间:1976-06-06
    关键字: 嘉善 抗日战争 史话

    黨政工作敵後展開在淪陷區內,黨政軍工作的展開,其次序却成爲軍、政、黨。就是說:先要軍——遊擊隊先來幾次突擊,使得敵軍有所顧忌而龜縮在點、線之上不敢隨便出來,那末我們就可在「面」的上面展開行政工作,恢復鄕鎭保甲,推行一切政令。然後黨部也跟着來恢復黨務工作,整理人民團體。在敵軍的據點以外,一如往常的積極活動。我們在表面上看來,漢奸確乎也不少,但是靦顏事仇的眞奸,究竟不多;除少數喪心病狂者外,大半爲了生計所迫,且亦恐懼受到報復,只要瞞得過敵人,誰不是眼開眼閉「...

  • 文章陳公祠與卞公祠憶記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39期  作者:周希舜 出版时间:1978-04-01
    关键字: 陈公祠 卞公祠 史话

    有此半日之时间,得以从容逃生。据传言,是日下午西门外大街,早已店门尽闭,路无行人,寂若死城,亦有居民匿居屋中,未走避者,忽闻马蹄声由西而东,疾驰而来,乃从门缝窥按,祇见一位官员,身伏马背,红缨凉帽,滑落肩头,背中数箭,血流淋漓,力疾呼叫,「长毛来了,快逃快逃」,然已嘶哑不成声矣。未几果贼兵追赶而来,吊桥不及吊起,城门不及关闭,卞公则遇害于县衙门前,县衙遂即被焚[2],其眷属亦皆殉难。卞公尽忠职守,爱民保民,诚可感天地而泣鬼神,明知贼众吾寡,非其所敌,而

  • 文章藝術大師——董其昌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10期  出版时间:1971-01-01
    关键字: 董其昌 生平 绘画 史话

    董其昌,字玄宰,號思白,華亭人,生於明嘉靖三十四年,(西元一五五五年),他在萬曆十六年中了進士,作官到南京禮部尙書。他是明朝吳派畫家之一,除了山水畫的造詣很高以外,對於畫學的著作,以及古畫的鑑賞,貢獻很大。他畫山水樹石,煙雲流潤,神氣具足,以儒雅之筆,寫來極其瀟灑。他的著作很多,有「畫旨」「畫禪室隨筆」等,尙南貶北,給予後來的畫論及畫藝發展影嚮很深。兼擅詩文,有「容臺文集」九卷,詩集四卷,詞集四卷,並行於世。當他做東宮侍講時完成了實錄編修,後來他見到宦官...

  • 文章春江鰣魚瘦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2卷 第4期  作者:龔玉和 出版时间:2010-04-10
    关键字: 钱塘江 鲥鱼 史话

    千百年來,浙江富春江鰣魚肥嫩鮮美,一向有口皆碑。先賢將春江鰣魚、松江鱸魚、黃河魴魚,列為中華三大美魚。錢塘江鰣魚味道鮮美,不同於眾,向有春江「絕味」之稱。早在東漢,鰣魚就已成為一款至尊水鮮。相傳,東漢名士嚴子陵少時與光武帝同窗。劉秀登基稱帝之後,欲請子陵出山,輔佐治國,封諫議大夫。未料,先生難捨富春垂釣之趣、鰣魚之鮮,堅辭不去。光武帝無奈,只得放他歸隱山林,致使春江鰣魚之美,一時名傳天下。詩人李白聞訊,歎道:「永願坐此石,長垂嚴陵釣」。富春江的鰣魚非同尋...

  • 文章閒話徐州燕子樓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10期  作者:吳敬仁  出版时间:1993-01-01
    关键字: 徐州 燕子楼 史话

    唐朝後期、天下分崩,武官割据一方。自爲雄長。這些藩鎭並非皇帝分封。而是擁兵自重,以節度使名義,治理一省或幾個州郡,他們有的是世襲,有的是時勢造成。在這許多藩鎭中。唐德宗時有位袞州人張建封者,是官宦之後,因緣際會,做了徐州節度使。統治江蘇北部的徐州、海州、及安徽北部的濠、泗二州。開府於徐州。成爲一藩鎭。當時徐州有位美女名關盼盼。不光人美,並能歌善舞。張建封把她納爲侍妾。非常寵愛。乃造一棟樓房名日燕子樓△△關盼盼居位,每逢讌集,關盼盼歌舞娛賓,未幾張建封病故...

  • 文章古今年俗史话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40期  作者:李甲孚  出版时间:1980-01-15
    关键字: 年俗史話 辛亥革命 武昌起义

    改用陽曆的史實生存在現代的中國人,每年要過兩個歡天喜地的新年:一個是國曆一月一日的中華民國開國紀念日,就是一般人說的過陽曆年;一個是農曆正月初一日的春節,就是一般人說的過舊曆年。中國人每年過兩個年,在現代史上是有根據的。中華民國開國之先, 國父先於辛亥年十一月十日(陽曆十二月二十九日)經各省代表會選擧爲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於中華民國元年元月元日宣誓就職於南京。 孫大總統於就職後的第二日通電各省都督改用陽曆,原電說:「各省都督鑒:中華民國改用陽曆,以黃帝紀元...

  • 文章中华民国开国史话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36期  作者:李甲孚  出版时间:1979-01-15
    关键字: 中华民国 开国史话 孙中山

    中華民國的建立國父致力國民革命,其目的在求中國之自由平等。達成中國自由平等最主要、最徹底的方法,是推翻滿淸,建立民國。自 國父立志革命起,至中華民國建立之日止,共經歷了二十六年的國民革命運動,十次的革命起義,終於在第十一次的武漢起義中,推翻滿淸,建立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國號的由來國父「建立民國」的志願,是在民國紀元前二十七年(西元一八八五年)中法之役中國戰敗後立下的。中國同盟會在民國紀元前七年成立時,並正式確定「中華民國」的國號。國父解釋中華民國的涵義說:...

  • 文章清末民初丰县史话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期  作者:黃體潤 出版时间:1978-02-01
    关键字: 丰县 史话 革命党 清江浦新军

    前言丰县文献第二期准备出刋,负责编辑的张君麟选,以「淸末民初丰县史话」这个题目,分派我写,颇感为难。缘余于淸光緖二十三年农历腊月二十五日出生农村,当宣统三年辛亥八月十九日革命军起义武昌,推翻满淸,建立民国时,年才十五岁,虽曾受过私塾敎育九年,但所得的知识有限,十分之八九为背诵四书五经,论语孟子虽已开讲,但多不能了解其中的意义。以此程度的幼年,来囘忆淸末丰县的文献,能不茫然么?入民国后,虽曾受过高初两等小学敎育四年,师范敎育五年,对世界知识、国家大事

  • 文章中华民国国旗、国歌史话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8期  作者:王眞一 出版时间:2011-07-01
    关键字: 民国时期 国家标识 由来史话 孙中山

    壹、前言國旗和國歌代表國家立國的精神,是國家的象徵,具有團結民心、統一意志、振奮士氣、激勵國民愛國情操,因而現今現世界上的國家都制定有自己國家的國旗和國歌。貳、國旗國旗是國家的標幟,是國家精神的旗章,我國在滿清帝制以前,歷朝各代都沒有制定國旗,西元十九世紀的後期,滿清政府和西方國家接觸漸多,大臣李鴻章和列強國家時有談判、簽約,訂協議等,或不時代表國家出國訪問,在會議議場,見列強諸國都懸掛自己國家的國旗與友邦國家的國旗,予人有肅穆威嚴之感,尤其是國家逢有重...

  • 文章丰城剑史话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38期  作者:周正剛 出版时间:1989-10-20
    关键字: 丰城剑 文献资料 史话传说 剑池 剑匣

    江西丰城简称「剑邑」。丰城市治所在地名「剑光镇」。丰城名胜古蹟有「剑池」、「剑匣亭」、「剑光祠」、「剑江驿楼」和「观星台」等。我国有许多历史名人慕名来此参观游览,留下了大量寳贵诗篇。笔者原籍新建,在丰城生活多年,听了很多丰城剑的史话和传说。一、龙泉、太阿两剑的出土和消失「晋书」张华传中记述了这样一件事:当东吴还没有被西晋灭亡时,天上牛、斗二星之间常有紫气出现。晋王朝君臣对此议论纷纷。许多人认为牛、斗二星下临吴、楚,这是东吴还很强盛的征兆,灭吴计划应该缓行

共36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