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史料集萃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鄉賢許久香先生創設宿遷耀徐玻璃公司之經緯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5卷 第3期  作者:吳澄源  出版时间:2003-09-01
    关键字: 许鼎霖 实业救国 《耀徐玻璃公司经理许久香报告》 史料集萃

    满淸末叶,江苏之实业家张季直(謇),通州海门人,光绪甲午状元;许久香(鼎霖),海州赣楡人,壬午鄕试举人,曾有南张北许之誉。而许氏经营之宿迁耀徐玻璃公司,限于机器性能制造技术,以及资金不足,长才未展,时论惜之。然淸宣统三年,东方杂志第九期,刊载「耀徐玻璃公司经理许久香报吿」,系属最宝贵而确切之史料,录供鄕邦先进硕彦察阅之:江苏省宿迁县产玻璃砂,数千年来华人无知之者,光绪廿八年,父老见西人重价购砂地,密取砂浆,来吿鄙人,当即寄比国使署,交化学家考验,始知为

  • 文章河口錢莊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23期  作者:王立斌  出版时间:2011-05-01
    关键字: 河口钱庄 历史集萃 学术研究 经济金融 史料考古

    万银元以上。如此之多的钱主聚集在河口,是依托铅山制茶业、造纸业在地区间的领先地位及河口镇商业贸易的繁荣。铅山河口位于赣、皖、浙、闽交结点上,各省的生活日用品在此交流转输。清代人称:「铅山南控八闽,东连吴越,岩旧壑流,土壤沃衍,民人富庶,物产蕃滋。」[1]「地届吴越之交,山川脉络于闽,野市物产稻、苎、竹、纸,足为四方之利赖。」[2]丰富的物产,发达的手工业,便利的交通,为铅山县与河口镇商业贸易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坚实的特质基础。以下数则事例,可见一斑。县志载:道光

  • 文章九江的紀念地名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23期  作者:崔若林  出版时间:2011-05-01
    关键字: 九江 纪念地名 历史集萃 方志谱乘 史料考古

    一九四七年一月,为纪念乡籍另一位先贤罗惺予,改黄金乡为惺予乡。都昌南山一山泉,宋苏东坡去筠州省弟,至此见岩缝中涌出的泉水,清澈甘甜,甚爱之,遂手书「野老泉」三字于岩壁,「野老泉」就这样叫开了。朱袍山,传为当年朱元璋歇马晒袍的地方。土塘镇化民鼓楼村,即明代刘溉为官清廉,政绩显著,朝廷旨谕在此建鼓楼旌表贤芳,这就是该村得名的原因。彭泽黄岭乡新春村境内的「纵囚墩」,史料记述为唐名相狄仁杰受贬任彭泽县令时,以朝廷恩德及人,将前任拘捕的囚徒包括死囚在内的三百人,经逐一

  • 文章鄭和兩次回滇考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28期  作者:萬壽康  出版时间:1998-12-25
    关键字: 郑和 两次回滇 史料考古 历史集萃 史实考证

    我国明代大航海家郑和,是云南昆阳人,回族。关于他的家世,已有许多学者作了考证。在他离开云南后,又回来过几次,在什么时间,回来的使命何在,却未谈及,现根据史料加以考证。明建文帝(朱允炆)流亡时,有个跟随他的臣子叫程济(翰林院编修绩溪人)写了一本《从亡随笔》上面记载:『乙酉(公元一四零五年)二月师(指建文)至重庆,雪和尙(按即吴成学,翰林院编修淅江人)已结庵于善庆里,遂留居焉。夏六月师将往云南,命济筮之,得干之姤,济曰,恐有侦我者矣,而胡濙(户科给事中武进人

  • 文章鵝湖寺疑雲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26期  作者:黃上祈 王立斌 出版时间:2012-02-01
    关键字: 鹅湖寺 建文帝疑案 史料考古 方志谱乘 历史集萃

    的塔墓也被盗,今仅存墓顶巨石圆形塔顶和一截六边形巨石塔身,六面上均刻有后天八卦图形,与三清山道教建筑八卦形制完全同式。民间传说惠和尚即建文帝本人,其墓未被破坏前,无墓碑,左右有石柱楹联,上、下文四句十六字,即前文所示。作者认为,慧林襌师绝非建文帝本人,而在寺傍塔墓中安息的惠和尚也绝非慧林襌师,而可能是建文帝本人,或是太子文奎。结论1.《明史·诸王传》:「惠帝二子俱马后生。太子文奎,建文元年立为皇太子,燕师入,七岁矣。莫知所终。」则建文逃亡,随之矣。2.墓前

  • 文章不讓雲南首義護國紀念淪爲歷史名詞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1期  作者:沈徑瞻 出版时间:2001-12-25
    关键字: 云南首义 护国运动 历史纪念 历史集萃 史料考古

    光陰荏苒,物換星移,一年容易又秋風。追憶民國四年袁逆項城倡議帝制,動搖國基,海內紛擾輿論譁然,贛、甯、皖、粤、閩、湘及四川重慶次第宣佈獨立,組織討袁軍,推岑公春宣爲大元帥,然因倉促行事,餉械倶缺,初雖迭獲勝利,旋即悉歸失敗,舉國之大,遂皆俯首屈從,莫能抵禦,致袁逆氣燄益熾,躊蹰滿志,民國前途,危如壘卵,賴我雲南首義,興師討伐,秉鉞一呼,援手四應,卒使袁逆敗亡,而國脈得以延續,共和賴以再造。然我雲南僻居邊僻,素苦貧瘠,首義之後軍需浩繁,悉索敝賦,仍難支應,...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