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原料共返回1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略談紹興酒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1卷 第11期  作者:越人 出版时间:1979-11-06
    关键字: 绍兴酒 品种 原料

    绍兴酒举世闻名,名酒一定有它好的地方;它好在那里呢?不是绍兴人就不容易回答这一个问题。要做出一种好酒,必需有好的原料,及高超的酿酒技术。绍兴酒的原料不外乎米、曲、水三种。先谈米,绍兴酒是「糯米」做的,这种糯米,俗称之「丸糯」,米粒又圆又大,做酒的丸糯,只去壳即成,去壳之米,称为「糙米」,糙米不是一般人食用的米,那么,做酒为什么一定要用糙米呢?因为谷物的第二层是最富营养的,而且天赋夹有香料,所以如此酿出来的酒才会香醇。第二是曲,就是「酒曲」,是用来发酵

  • 文章溫州米塑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9卷 第1期  作者:之江 出版时间:1993-02-01
    关键字: 艺术 生产 原料 米塑

    米塑,是一种用煮熟的米粉团作为原料,并添加颜色,制作各种人物、花果、鸟兽的民俗艺术品。它的可塑性很大,可以说,凡见到的物品,均可进行仿制。其工艺操作细致,造型生动,极受人们喜爱。据说,这种米塑艺术,是从南宋定都临安(今杭州),由北方传入的面塑演变而来。温州米塑,距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大约在清咸丰年间,以制作寿桃为主。在清代光绪年间最为盛行。当时有名艺人冯阿森,以做寿桃闻名于世,人称「寿桃森」。相传,阿森首创把舞台人物搬上寿桃。不仅艳丽多彩,而且形象

  • 文章鄂南通山紙業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23期  作者:謝天  出版时间:1972-04-10
    关键字: 纸业 土法造纸 原料研究

    壹、土法造纸通山位于鄂南,东界阳新,南与江西修水武宁相接,西邻崇阳,北连咸宁,有太阳九宫山脉为富水之源头,境内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出产以火纸为大宗,(又名羊山纸)惟数百年来墨守成法,不知改良,制纸者多子孙相继,略述其制造、与设备玆介绍于后:(一)原料:在万山丛中,蕴着许多宝贵惊人资源,除竹和松杉柏可作制纸原料及建筑材料外,其他产品茶、麻油等、鑛产有丰富之煤、芦家源、新桥等地,均用土法开产,在宝湖横埠一带,都是修竹成林,溪涧交错、形成天然产区,我们倘若跑

  • 文章阿興鴨頭:噴香撲鼻,香而不膩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510期  出版时间:2015-03-25
    关键字: 嘉泽 阿兴鸭头 原料 畅销

    列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项目。「阿兴」鸭头之所以如此畅销,首要原因要归结于其优质的原料。经过多年的考察实践,目前「阿兴」鸭头选取来自内蒙古「塞飞亚」瘦肉型鸭头为原材料。这种来自大草原的鸭头既是生态安全的绿色产品,又具有优良的口感,是其他地方的货源赶不上的。

  • 文章梧州成為人造寶石之都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17期  作者:潘柱材 出版时间:2007-07-10
    关键字: 人造宝石 宝石原料 产业发展

    梧州素有「百年商埠」之稱,曾是嶺南地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又稱爲水都,爲中國千年都城,除寶石外,松脂產量亦爲中國第一。

  • 文章紹興老酒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0卷 第8期  作者:江生 出版时间:1978-08-06
    关键字: 绍兴老酒 制酒原料 乡土回忆

    明白了,亦未见得能动手做成。酒的种种名称,还不在内。虽然绍兴家家做酒,但到了关键处,还得要请专门的技术人员,俗所谓「大师父」来,主持第二次的「开钯」工作。(以上详见浙江月刊二卷十期)陈兄也没有说到做「酒药」的秘密。酒药虽是公开出售,但制法却严守秘密,笔者也只知道一个大槪:「酒药一名酒母。因酿酒所用之原料不同,而制法有差。例如米酒之酒母,用曲与蒸米相混和入桶中,加水,不时搅拌之,使温度渐升。再经五、六日,迨酵母之繁殖及作用旺盛,盛发二氧化碳气,然后再

  • 文章川菜譜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21期  作者:黃劉華萱 出版时间:1972-09-01
    关键字: 川菜谱 棒棒鸡 原料 做法 美食

    棒棒鸡目前台湾养鸡事业发达,肉鸡价格低廉,故吃鸡肉,比吃什么肉都便宜。且营养价値甚高,我们何不多予利用。再说吃的方法也很多,经常变换调制,百吃不厌。棒棒鸡这道菜,是吾川嘉定有名小吃佳肴,在成都来说,以东大街夜市,卖鲜羹汤的,或卖鸡丝豆花的,兼营棒棒鸡,口味最道地,其他小吃舘次之。据拙夫云:他廿七年赴渝,由水路道经嘉定,曾亲自品尝,味浓鲜美,既麻又辣,令人开胃,至今谈及,尤馋涎欲滴。来台后虽经常做来吃,惟因佐料不佳,难达尽善,但也颇富家鄕风味。原料鲜嫩鸡腿

  • 文章川菜譜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23期  作者:黃劉華萱 出版时间:1972-11-01
    关键字: 川菜谱 陈皮子鸡 原料 做法 简介

    无副作用。做菜调味有异香,且可开胃沁脾,故我们川菜中有陈皮子鸡、陈皮牛肉、陈皮兎肉,相传这种烹调方法是成都黄敬临作宫廷御厨时所创始,而自流井一带最为流行。用陈皮做附油包子,或甜羹也很不错,尔后逐一介绍。原料嫩鸡肉半斤,陈皮一钱,(最好是家裏留下的,否则在中药店买来制过的,没有药味才可用)捞糟糊子(即酒酿汁)一大匙,黄酒一大匙,葱二根,姜二片,麻油一两,酱油二大匙,白糖,花椒,盐,红油各少许,干辣椒二个。做法将鸡洗净切成六分方块,放入锅内,加麻油,盐,炒至鸡肉

  • 文章川菜譜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20期  作者:黃劉華萱 出版时间:1972-08-01
    关键字: 川菜谱 荷叶粉蒸肉 原料 做法 附记

    荷叶粉蒸肉鲜荷叶味苦而淸香,是消暑去热退火之淸凉剂,因物贱而为人所忽略,故市场甚少供应。一般均晒干作药材或包物用,吾夫桑梓郫县益丰号之蚕豆瓣酱,均用此物包装,本省多任其残败,甚为可借。荷叶粉蒸肉,是吾鄕夏秋季之时令菜,做法甚为简便,味道淸香鲜美,待客家常食用,或与孩子装便当均佳。原料选薄皮肥瘦相连长方形的上好五花肉一块约一斤(或前腿肉;不吃肥的,用排骨肉也可。)蒸肉粉三小包(杂货店有售,自制亦可,用在来米半碗,洗净稍乾,加数粒花椒,少许八角,入锅炒黄压碎

  • 文章棬油

    来源期刊:《四川文獻》 第64期  作者:靑峯  出版时间:1967-12-01
    关键字: 四川特产 棬油 榨油方法 肥皂原料 棬油产区

    至眼处成斜形,即所谓油路也。下更置一盛油器。榨时将油饼嵌入槽内,加置木块,用「撞」撞槽木之一端(「撞」系一圆大之木,头处套以铁箍),则油自槽中流出。盛油用篓,大小皆有,大者装三四百斤,小者装五六十斤。篓内用浸有牛血之粗纸敷贴,以免渗漏。棬油以其性质能去汚垢,故为制造肥皂之主要原料。昔日省内鄕民,常以作燃灯之用。民国初年,销售英、美各国,出口数量,年约千余担。以后各地洋咸厂成立,因之省外销量增多,而国外减少。民国十年以后,以川省洋咸厂亦次第兴起,于是省内

共14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