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南水北调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故乡近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发现大批明清建筑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52期  出版时间:2004-07-10
    关键字: 南水北调 明清建筑

    故乡近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发现大批明清建筑大陆重大水利枢纽工程之一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最近频发现重大文物。继考古工作者日前在天津干线发现三处金元明时期的文物,中线工程库区的十堰市张湾区新发现大批砖木结构的会馆、民居等明清时期建筑。新华社报导,湖北省文物考古硏究所专家日前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库区的十堰市张湾区,发现大批砖木结构的会馆、民居等明清时期的建筑;包括黄龙鎭传统民居群、黄龙鎭六十四号民居和六十四附二号民居、武昌会馆、黄州会馆、江西会馆等六处。湖北省考古

  • 文章南水北调武当遇眞宫快「遇难」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57期  作者:本社資料室 出版时间:2005-10-10
    关键字: 武当遇真宫 南水北调工程 淹没

    据「武汉晨报」报导,先后历经五百多年的风风雨雨,武当山「遇眞宫」即将面临被淹没命运。属于世界文化遗产的武当山古建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遇眞宫,在大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完工后,极可能被永久淹没于扩大后的丹江口水库中。报导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过加高丹江口水库大坝,提高蓄水位,届时,丹江口水库水位将由现在的一五六米升至一七〇米,这十四米的差距将使水库周边方圆三百公里的部分区域被永久淹没,武当山遇眞宫即处在淹没区内。目前当地文物部门初步设想了四种办法保护遇眞宫

  • 文章保護溫州人的母親河——飛雲江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5卷 第4期  作者:夏珠明  出版时间:1999-08-01
    关键字: 母亲河 飞云江 黄河世纪构想 南水北调 珊溪建壩

    立法外,要花几千亿或十年上百年,而名符其实的「黄河世纪构想」来实现南水北调的方案,即如何将南方青藏丰沛的水调到干旱缺水的新疆内蒙的北方来,这其中就青藏高原所蕴存而每年被流失的水量即高达四八〇〇—六〇〇〇亿立方米,相当于十至十二条黄河的水量,还被视为从根本上解决黄河泥沙淤积和水资源紧缺的方案。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赖以成长和发展的母亲河,可惜由于她的子孙的无智,而污染了她,几至病入膏肓,所幸现在学者专家正在诊治,更希望我中华儿女配合,使她早日康复,继续哺育着她的亿万子孙

  • 文章南樓令 新年在望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94期  作者:雅言 出版时间:2002-01-10
    关键字: 南水北调 西气东输 中外格局 环境保护 申奥成功

    新紀豁吟眸,神州瑞靄浮,中西棋局幄帷籌。退墾治沙營綠化,南水調,向薊幽。築路上高丘,東輸油氣流,春風又度玉門樓,申奧旌揚經合亮,人心附,濟同舟。

  • 文章我國第一座地下水庫——南宮地下水庫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30期  作者:李鳳臣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南宫市 南宫地下水库 第一座地下水库 南水北调

    浅机井一五〇眼,作为中心试区。三〇〇眼井自北向南共分三十九排,每排有井三至十一眼。试区内,架高压线路一四·九公里;低压线路七四.七公里;电配机井二一〇眼。建机井地下混凝土防渗输水管道三·一万米(公尺),混凝土板衬砌防渗主汇流渠六九七六米,与汇流渠相连四条混凝土板防渗支渠一·二二万米。旱季提水灌田,汛期利用排洪存水引渗回灌。一九七八年,南宫地下水库承担「南水北调」,东线调水的水量调蓄研究任务。经过六年两个阶段试验研究,取得十余项科研成果,清查库区范围二〇六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