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创办教育共返回1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江蘇模範縣:南通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1卷 第3期  作者:張正藩 出版时间:1977-09-10
    关键字: 张謇 南通自治事业 兴办实业 创办教育

    在南通的地方建设」一文里(见中国地方自治一卷八期),已分别介绍,故此处不赘,兹仅就实业敎育两项,略述其梗槪如次。自治南通,首重敎育,以为敎育必资实业,而南通为产棉最盛之区,故于光緖廿二年办大生纱厂,其后又继续办第二第三第八等厂。棉的用量日多,为增加生产,乃垦通海交界之海滩,设垦牧公司,辟田九万余亩,岁增棉四五万石。其后更沿海岸而北远达如、东台、盐城、阜宁各县,置公司十余处,经营其事。又创办广生榨油公司、复兴面粉公司、资生铁冶公司、大达轮船公司、大有晋、大豫、大

  • 文章清末民初的明達中學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3期  作者:劉古樣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明达中学 前世今生 顾建东 建设家乡 顾恩溥 创办教育 培养人才

    刘古样,字则先,盐阜境内从事文化宣传教育工作有年,直至离休。

  • 文章沭陽吳鐵秋先生其人其事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1卷 第2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89-06-01
    关键字: 吴铁秋 自述身世 人生观 创办教育 移风易俗 生活状况 诗联

    脚,又送进学校读书。一时“赵老和成为新时代的新人”,这件事成为广泛流传的佳话。一九〇九年,应海州中学堂监督卢绍刘(殿虎)之聘,任讲师幷兼伦理课。一九一〇年,受沭阳县知事蓝光策委任,创建沭阳县立两等小学堂,是为堂长,幷兼办师资讲习所,任所长。一九一一年应淮阴江北公学朱棨幼之聘,任国文、历史敎师。武昌起义后,九月十五日十三协响应,公学停,回沭。一九一二年夏,应张含章(树黄)县长委任,创办县立高等小学。以学校为家。寒暑假日为留校同学义务补习功课。要求

  • 文章謝懷霞先生事略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8期  作者:顏嘉德  出版时间:1991-01-01
    关键字: 谢怀霞 改革教育 创办学校

    ,在东京加入同盟会,为首批会员。从此即为推翻满淸,建立民国而竭尽心力。民国前五年(一九〇六)辍学归国,致仕回籍,既为国事不时奔走,更为桑梓富庶谋策。在留日期间,熟习了日本维新历史,从而认识到国家盛衰视人才,人才之根本在教育,要赶上日本复兴民族,非改华教育不可。其回鄕的首要目的,就是要求为家鄕创办学校,培育人才。经登高一呼,各方响应,就凭籍个人的声望、毅力、理想与实干,于民前五年(一九〇六),利用折王家城寨墙和门楼的建筑材料,在王家城东门内兴建竞智小学校舍。那时

  • 文章我國第一位女司長葉楚生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36期  作者:楊藍君 出版时间:1988-06-01
    关键字: 叶楚生 第一位女教育司长 创办特殊教育

    完全以「板桥模式」灌输老师们新观念。「唯有老师的回炉,加强在职敎育、训练,才会有好的敎学成长。」这点也是叶女士在「抗战经验」中的心得;她深切知道,缺少好敎材没有关系,一位好敎师可以弥补这方面的缺憾的。在这种质量兼顾的情况下,就学率从百分之七十,提升到百分之九十。当然的,除了师资培训外,叶女士亦着手硏拟国民敎育一年级至九年级的课程发展计画;以一年多的时间,拟订出完善的计画。主张创办特殊敎育其次,她主张创办特殊敎育,以保障学童敎育的机会的均等。「我可以说是国内

  • 文章張季直先生兄弟及孝若公子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34期  作者:李詠湘  出版时间:1985-05-15
    关键字: 张謇 弟兄排行 创办实业 教育家

    ㈠世系簡述按張氏宗譜載,其原籍居常熟土竹山;至元代末葉,因避兵亂,始遷南通金沙五里廟,是爲遷通一世祖。世務農,至十一世祖彭年,遷海門常樂鎭,始就傅讀書。彭年妻興化葛氏,東臺金氏。葛生譽、警、行一、五;金生募、詧、謇,行二、三、四,而以詧謇最著賢聲,鄕里每以「三先生」、「四先生」稱之。先是謇之祖若父與外家有約,金氏生子應擇一兼祧吳氏,故謇初名吳起元;年十六,以應試被詐騙冒籍,改名張育才,字樹人;二十五歲始改名謇,字季直,——晩號嗇菴。叔兄名詧,字叔儼,——...

  • 文章山東諸城普慶私立小學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8卷 第1期  作者:張崇祜 出版时间:2002-06-20
    关键字: 山东诸城普庆私立小学 创办过程 学校管理 思想教育

    来普庆小学读书。由此证明,普小当时在社会上的声望和影响了。创办过程普庆小学的创办,前后共有三次。始办时的发起人为张鸿翔(字渐陆)、张心泉、张仲礼等。张渐陆系清初诸城著名文人张侗的嫡世,生于光绪年间,及长,秉承家学,精研经史,涉猎甚广。及民国建立,教育处于变型期,张渐陆有鉴于族中子弟虽然勤俭耕读,但学业已渐式微;而村中私塾老师又多为冬烘先生,缺乏新知,不无误人子弟的情况,认为必须改革旧式教育,设立新学,才能顺乎时代潮流,重振张氏祖业。于是乃于一九一六与同族

  • 文章張南皮用夏變夷——論文襄治鄂與武昌起義之因果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13期  作者:劉韻石 出版时间:1987-01-29
    关键字: 张之洞 革新教育 创练新军 创办兵工

    革命思想澎湃,若干人均怀有革命意识而入伍,在新军中发挥传播作用,故辛亥武昌首义前后,新军中有多人参加革命组织,一发而不可遏止,而领导革命者,即新军中之下级干部也。黎元洪曾被文襄培植倚重,且曾选拔为全国秋操之总指挥官,辛亥时仅系军中一协统,一跃而为领导革命之大都督,后又膺选为副总统,虽曰时势造成之,吾人今日细溯渊源,直可视其为文襄预植军中之志士,以为革命干部,其功不可没也。四 创办兵工造币两厂宏裕军需军械军需,乃战时之必备要件,语云:「未曾行兵。粮草先行」,汉萧何

  • 文章鄭州昇達大學與我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2卷 第1期  作者:李裕寬 出版时间:2000-01-01
    关键字: 昇达大学 创办经过 王广亚 回忆往事 教育

    学校,推升为大学等级之意,王创办人在台从事教育事业已四十余年,他深信欲国家社会富强繁荣,得从培育经济商贸人才为基础,他以武训兴学的精神,胼手胝足夙夜匪懈将大半生贡献给教育事业,如今他的百年树人功绩,可从数十万毕业校友来看,校友仍个个倶成就了相当的事业,扬名海内外,看到这样景况,可说也足使王创办人欣慰了。我所称之教育事业并非仅指王先生所办的学校,王先生的教育事业,乃是普天下的教育,所以他在国内被公推为私立教育事业协会理事长(数十年在任),在国外荣任许多国家教育单位

  • 文章獎(助)學金

    来源期刊:《东安文献》 第11期  作者:蔣芳玲 出版时间:1997-01-01
    关键字: 蒋禩炆 创办奖学金 乡村助学 评奖条件 教育救助

    記得我堂姐蔣爲曾對她的爸爸說:「爸爸!你怎麼不多讀點書?你看,伯伯蔣禮瓊和叔叔蔣秋冰都是專科畢業,所以現在伯伯當株洲縣的物資局長,叔叔也在冷水灘第二高中當敎員。如果你也讀到專科畢業,不是也可以爲國家、爲社會服務,而不必辛苦的在家務農了吧?」她的爸爸蔣正生對女兒蔣爲說:「你爸爸不是讀書不行,而是沒有錢讀書啊!」說著說著,你爸爸含著眼淚把我們倆人帶到四十年前說出那時的家庭狀況……。「四十年前,你爸爸正在讀高小,有一次,你爸爸繳給學校的膳食費吃完了,學校停了你...

共19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