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六法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繪畫淺識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2期  作者:邢季周  出版时间:1988-02-01
    关键字: 生活情趣 国画内涵 国画源流 国画六法

    敎。所以唐人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曾说:「夫画者,成敎化,助人伦。…」南齐谢赫创「绘画六法」,影响后世深远。隋时郑法士继承张僧繇的风格,独步当代。而展子虔用笔细致,蔚为名家。人物画到了唐代,笔法精纯,如阎立德、立本兄弟。而吴道玄(道子)作画神速,画风大胆。基于政府的提倡与奖掖,绘画艺术领域增广,山水、人物、花鸟、走兽、虫鱼等画类发展齐全,人才辈出。如山水画家王维、李思训、张璪、项容、王洽等。李思训及其子道昭(即大小李将军)创金碧山水,为后世所称「北宗」之主

  • 文章浅谈国画六法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36期  作者:吳文彬 出版时间:2010-02-01
    关键字: 国画 六法 “骨法用笔” “气韵生动” 散点透视 写意

    得,「应物象形」摒弃光影,追求物象,「随类赋彩」掌握物体固有色彩,「经营位置」散点透视法,各个场景纳入画面,完成初稿,最后则以「传移模写」完成作品。国画审美精神是:用「写意」的手法,取「得意」的造型,获「会意」的欣赏。[6]「六法」是否陈旧是値得我们深思的。[1] 韩拙撰《山水纯全集》,收入俞昆编著《中国画论类编》六七一页,台北华正书局出版。[2] 「以形写神」,缘自晋顾恺之论神形关系,参阅陈兆复撰《中国画硏究》五五页,台北丹青图书公司出版。[3

  • 文章漫談國畫藝術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5期  作者:周子豐  出版时间:1987-01-01
    关键字: 国画艺术 发展历史 内涵优点 题材分类 国画六法

    广为应用,以启廸绘画开始。继而秦汉时期,因受神化与佛道思想之需要,产生人物画宣扬政敎盛行于世,直至东晋、宋、齐而未衰,此一时期中有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等三大家为代表,各具风格,于南北朝同时,由人物画背景之演变而产生山水画。南齐谢赫创画学六法,树立理论根据,影响后世研究至深且钜。迨于唐代,因受政府竭力提倡与奖掖之功,使绘画艺术大为兴盛,不仅题材增广如山水、人物、花鸟、走兽、虫鱼等画类发展齐全;同时人材辈出,画法精进。此时以王维、李思训、吴道玄、韩干等为代表

  • 文章國畫研習要義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0卷 第4期  作者:徐方策  出版时间:1988-12-01
    关键字: 国画 绘画六法 画史 笔墨纸砚 画学 画理

    引发别人爱好书画的共鸣。今有仰慕文艺,酷爱书画之时代菁英少年学者们,于景仰羨慕之余,求知者众,凡有如此心境,定不负:传道、授业、解惑。绘画之事业乃文艺创造工作之一,亦是酷爱者终生不渝,力求新知创造不朽荣誉。凡立志游于艺者,需意志不移全力以赴,乐在其中自娱人娱,终生无寂而达人生最高尙娱乐也。二、国画研习要义我国绘画史中,于南齐时代一位才智超人画家谢赫创绘画「六法」。千载以来,凡研习国画,无不以其所创「六法」原则定向航行。所谓「六法」,第一法:气韵生动,第二法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