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保存共返回1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萊陽梨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9卷 第2期  作者:柳國華 出版时间:1993-09-20
    关键字: 莱阳梨 出产 保存方法 重新培植 乡情

    莱阳出产梨,种类很多,大部分品质差,带有酸性,不能外销,惟有鹿儿港梨,出口外销。鹿儿港梨,因地而名,眞正的名是「茌梨」,这种梨本地人很难吃到没有毛病的,因为外销价钱高,梨农煞费心思,把将成熟的梨,保存好,准备外销,其方法拿科技眼光来看,笨的令人嗤之以鼻,在那时没有别的方法可以保存。兹将保存方法,略述于后:当梨即将成熟时,选择长的大、没有被鸟虫咬的,用薄白纸包裹,(那时没有塑胶袋),恐被鸟虫咬坏,等成熟后,摘下来,埋在沙里,保持水份,八、九月后,经销商前往采购

  • 文章大蒜的神效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9卷 第2期  作者:謝修身  出版时间:2003-04-01
    关键字: 大蒜 保存 气味 大蒜醋 药效

    气味之去除一般来说,消除大蒜气味最好的方式乃是喝牛乳,因为牛乳中蛋白质的含量多,且根据人们的经验,牛乳的消臭效果本就人人所皆知。同样地,含有多量蛋白质的蛋、鱼、大豆、以大豆为原料的味噌、味噌汤等,若与大蒜一同食用,亦可大幅缓和其气味。食用数粒花生,或嚼几片来泡过的茶叶,即可除去口中的大蒜味道。此外,食用大蒜后处理的方法,尙有漱口、刷牙、嚼口香糖等,亦具效果,食后立刻刷牙,可将残留于缝间的大蒜渣澈底清除干净。大蒜之保存方法蒜头最怕潮湿,湿气一重,就会发芽,而

  • 文章廣東文徴一書的學術價値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2卷 第2期  作者:王萬福 出版时间:1982-06-30
    关键字: 《广东文征》 学术价值 稿本保存 内容 广东史 缺点

    前贤所辑文集之菁华,如明代屈翁山所辑广东文集三百卷。(仅刋其十一得四十卷),乾嘉间,顺德温汝能补辑广东文海六十卷。民初吴道镕(玉臣)前辈,依据上列旧本,奋起甄录,经二十年光阴,始成广东文征二百四十卷。玉臣先生逝世后,经张学华先生(汉三)整理补充,迄民国二十八年始告完成。足见广东文征一书之成书,是历经三百年之演变以及先贤苦心孤诣,辛苦甄录,集诸书之大成,诚岭海之钜著也。[1]二、稿本保存、历尽沧桑广东文征编录至民国二十四年,全书即将完成之际,吴道镕前辈尙未作

  • 文章蘇炳文將軍及其詩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6卷 第1期  作者:牛孝卿 出版时间:1975-08-01
    关键字: 苏炳文 佳作集萃 辗转保存 爱国情怀

    于兴安岭外,戎马倥偬之际,时作诗词,以写胸臆,无不慷慨悲歌,壮怀激烈,余曾保存其诗七律四首,吉光片羽,弥足珍贵,实为不可多得之佳作。惟此诗作于「九一八」事变之时,余于某报偶得抄存,遂夹置于书中,民国二十六年南京撤守之前,有几本心爱之书,托一友人,携去重庆保存。胜利之后,继又戡乱,当时友人由渝直接来台工作,迨至大陆退守之前,余亦来台,惟于托友存书之事,均以播迁流转,谅必难于保存,遂亦未再提及。去年某日友偶携从前保存之书交余,余欢喜若狂,仿佛如故友之重逢,翻阅

  • 文章蔣琬故居蔣公祠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 第33期  作者:李平安  出版时间:2006-01-01
    关键字: 蒋琬故居 保存现状 蒋琬事迹 史料记载

    三國時期,蜀國承相諸葛亮曾面奏劉備道:「蔣琬,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也。」「其為政以安民為本,不以修飾為先。」並經常稱讚:「蔣公琰托志忠雅,當與我共進王業。」後來先帝駕崩,諸葛亮在自己身體日益不支的情況下又密表後主劉禪:「臣若不幸,後事宜以付琬。」後來諸葛亮辭世,蔣琬繼任蜀國丞相。西晉陳壽撰《三國志》第四十四卷,蜀書中明確記載:「蔣琬,字公琰,零陵(郡)湘鄉縣人也。」蔣琬故宅在今湘鄉市北正街。清同治刊《湘鄉縣志》卷三載:「蔣公祠,在縣北門,內祀漢蔣丞相琬,...

  • 文章不朽的演講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7卷 第2期  作者:郑彦棻 出版时间:1977-06-30
    关键字: 三民主义 思想演进 演讲时间 校阅发表 讲稿保存

    什么地方呢?昌谷先生说,当时他也不知道。后来十三年十二月二十七日,他追随 国父到天津,在张园客厅中, 国父对他说:「我从前收存三民主义十六讲的原稿,分别三种主义,保存于广州大本营我寝室内书桌上下,他日囘广州时,须即向该室看守人检齐,负责保管。」到十四年五月, 国父遗体停当后,昌谷先生囘广州,把十六讲的稿本都找到了,就将它藏在东山朋友家中。同年十一月、昌谷先生再去平津,把原稿托罗磊生君代为保管。但到十五年五月他再囘广州,罗磊生已把稿本送到广州革命纪念馆去。昌

  • 文章徐信符先生小傳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5卷 第2期  作者:秀俠 出版时间:1975-09-01
    关键字: 徐信符 生平事略 保存文献 教育

    藏之。时南海伍家潘家孔家,均粤中藏家,不少善本及粤省文献著作,泰半入南州书楼中,此固大有功于保存粤省文献也。先生又搜罗学海堂广雅书院所雕刻羣书版本,重加刋印,以广流传,至于其他如岭南丛书,海山仙馆等家刻精本,亦再付剞劂,所刋各书,无累数百种,粤刻之书,得以畅销各省,亦先生之功也。抗战时,先生为保存书籍,将南州书楼一部份最珍贵书本分装百余箱,迁移港澳两地,在港寄存于平山图书馆,在澳则赁屋储存,擧凡吾粤先贤著述,多搬运迁移,先生往来港澳间,倍形忙碌。其后,日敌

  • 文章蔡公敬襄(蔚挺)先生事略(補正稿)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9期  作者:劉孟瀛 出版时间:1968-08-02
    关键字: 蔡敬襄 献身教育 保存文献 名贤传记

    于光緖卅二年,与虞新源先生及洪先生诸前辈,共同发起在南昌创办义务女学,不收学费。开办伊始,困难重重,租赁孺子亭民房为校舍。当时,熊式一博士令堂周太夫人,亦在该校执敎。惟以经费筹措不易,维持困难。宣统元年虞先生病故,洪先生退出,学校岌岌危甚,有停办之虞。蔚老为了要保存女学,断指血书,以示与学校共存亡之决心。置自身生命于度外,此种伟大精神,颇为社会人士称颂与赞助。不顾艰巨,竭力以赴,学校乃得继续维持,发扬光大。吾赣之有女子师范,首由义务女学创办。该校以成绩卓越

  • 文章整理地方文献工作應採方向商兌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卷 第3期  作者:梁寒操 出版时间:1971-10-31
    关键字: 地方文献整理 搜集保存和传播 史料抉择 史料批判

    ㈠中华民族在人类世界上,实是保存史料最丰富的一个民族。一个民族对保存史料之丰富与贫乏,又实是与一个民族寿命有相互的关系。今天的中华民族,正处在一个空前艰钜的时代。在神州大陆正已沦陷于信仰马列主义的共产党暴力控制之下,中华文化所受的空前浩刼,比之秦始皇之焚书坑儒尤更惨痛。此外犹散在各地自由区之华裔,又以所受外国敎育及近代西洋化敎育之薰陶,其肤色不变而思想信仰已变,乃有时人所谓「香蕉式中国人」的讥诮。———即是说黄其面而白其心也。因之,总统乃于前年 国父

  • 文章爲刋布廣東二千年文献巨帙事敬致馬星老梁寒老等一封公開信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卷 第2期  作者:許衍董 出版时间:1972-06-01
    关键字: 《广东文征》 《广东文征作者考》 倡议书 公开信 文献保存

    陈农复起,表彰绝学,以文征二百四十卷寿诸梨枣,吾粤二千年文化赖以不坠,尤为艺林盛事,则以是为嚆矢之先声可也。』辛已暮春南海桂坫跋于九龙观张序桂跋之后,吾人可知广东文征之价値,与编纂之艰钜。笔者幼年即闻知吴玉臣太老师写稿将竣时,曾与先辈商及,转请某钜公刋布而事未果。若干年后卒由孙君捐金将作者考十二卷先付印,而文征原稿二百四十卷,幸获保存至今,且誊印九份分藏各家。迩年在港与周君康燮谈及此事,设计排印是书,全部分订四十册,内由汉至元约二册,由明至淸约三十余册

共13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