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传承和发展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花兒創作的若干體會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80、81期  出版时间:2013-01-01
    关键字: 中国西部传统民歌 传承发展 个人建议

    摘录自罗耀南 青海花儿论集花儿是中国西部的传统民歌,已有五六百年的历史。花儿是民间口头文化,是广大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作出来的,是对当时社会特征和历史轨蹟的反映。花儿是一份优秀的文化遗产,在漫长的传承和发展过程中,不断以丰富的内容和优美的旋律来满足人们的文化生活。她又是社会的产物,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改善,便产生符合时代精神和人们审美情趣的新花儿,代代相传,生生不息,流传至今,成为传统花儿。现在的传统花儿,就是当年的新花儿,现在创作

  • 文章華城新橋的傳統藝術文化奇葩——竹馬舞

    来源期刊:《五華同鄉會會刊》 第21期  作者:戴煥仁 出版时间:2011-12-01
    关键字: 竹马舞 传说故事 道具 传承发展

    中国是一个广土众民的国家,各地有其民间传统艺术。如北京有京剧,山西有秦剧,四川有变脸川剧,河南有梆子剧,广东有粤剧……等。而且省级以下的地方,也有其各地的传统艺术,形成中国地方传统艺术多而丰硕。广东省五华县这个山城,有一种最有名气的民间传统艺术——竹马舞。竹马舞,我们俗称为「舞竹马」,于元宵节起至农历二月初二,这段时间竹马舞班晩上到各鄕间村庄表演,每每博得村民的喜爱与赞赏,故使竹马舞在民间永续传承。演出时红包随主人之意赏赐,这是村民浓厚情谊的表征。在其

  • 文章精雅古樸 神形酷肖 漫話黄楊木雕——兼介溫州朱子常及樂清諸大家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0卷 第2期  作者:王維友  出版时间:2004-04-01
    关键字: 黄杨木雕 发展历程 代表人物 技术传承

    在当时木雕技艺已非同一般确是肯定的。秦汉以后,木雕艺术更加发达,被作为殉葬物的木俑的出现、雕梁画栋的亭台楼阁的造建,统统离不开木雕艺术。到了魏晋时期,佛教在我国急剧发展,各地大兴土木,建造庙宇,从雕刻寺庙的梁、抖、拱、门窗、香案、佛像等装饰中,木雕艺术更大有用武之地,名品佳作不断涌现,晋代戴达精心雕刻的丈六高的无量寿佛大像就曾让「众心惊服」。唐宋时期流行傀儡子戏(木偶戏),刻木为人,内容相当丰富,又为木雕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机会。唐朝有位杨惠之,专事雕像,技术神

  • 文章敬致世界客属同胞書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5期  出版时间:1998-12-01
    关键字: 客家人 传统文化 历史发展 弘扬传承文化 世界客属

    亲爱的全球客属同胞们:我客属同胞为维护客家优良的固有文化与传统,开创未来发展的新契机,期望为客家族群及居住地的社会与国家,作出最大的贡献,于本月六至八日在台湾地区举行了第十四次恳亲大会。来自全世界各地区及国家的客属团体代表、政府首长、各界领导俊彦等一千六百多人,大家亲切的欢聚一堂,就如何发扬传统文化及面对未来的挑战,诚恳而热烈的讨论,并一致决议,向全球各地的客属同胞过去的坚毅奋斗精神和卓越成就,表达亲情的关怀与友谊的敬意。「客家人」是来自中原汉民族重要

  • 文章走向新世紀的客家文化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9期  作者:楊達祥 出版时间:2002-12-01
    关键字: 客家文化 客家人迁移 文化传承融合 文化特征 发展变化

    务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了宗族的功能,成为敦睦乡谊,传承客家文化的主要载体。近几年来,海外客家社团的发展历程,已从地缘性会馆向区域性、跨地区性乃至全球性社团转化和联合。许多会馆或社团组织,多冠以「客属」、「崇正」,较小的社团已成为某一大客家组织的团体会员。如新加坡客属总会就是由二十八个团体组成。香港崇正总会下属的世界各地的崇正会就有一百多个。由于一些较大的客家团体,具有相当的人才和经济的实力,因而可举办全球性的客家联谊活动。一九七一年九月二十八日,由香港崇正总会创办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