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人生轶事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孔祥熙回鄕轶事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0期  作者:李泓 出版时间:2002-07-01
    关键字: 孔祥熙 生平简介 人生轶事

    一九一四年秋,時年三十歲,擔任中華基督教青年會東京分會總幹事的孔祥熙,在日本橫濱教堂,與二十六歲的宋家大小姐宋藹齡結婚,不久回到山西太谷縣孔家,又坐花轎拜天地補辦了一次中式婚禮。一九二七年十二月一日,宋家三小姐宋美齡與蔣介石在上海結婚,孔祥熙成爲蔣介石的大襟兄。一九三三年,素有教育家、理財家聲譽的孔祥熙被任命爲國民政府財政部長。蔣介石爲攘外安內而連絡北方各省軍政要員,特別是頗有實力的晉綏軍將領,並密切與孔祥熙的關係,于一九三四年十一月八日,由傅作義陪同從...

  • 文章記虞山錢謙益事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28期  作者:夏敬庸  出版时间:1983-12-15
    关键字: 钱谦益 履历简介 人生轶事 变节

    常熟錢謙益,字牧齋,萬曆十年壬午(西元一五八二)生,三十八年庚戌科探花及第。以詩文鳴海內,居恆自命,登黃閣,修靑史,爲必得之事業,乃終明世,官不踰禮尙。六十有二歲明亡,降淸後,爲禮部侍郞,命修明史,夙願始漸償。乃未幾,牽連黃毓祺詩詞一案,被逮放歸。於是縱情詩酒,與柳如是遣懷風月,著初學集有學集,潦倒以終,時康熙三年也,年八十三歲。明亡時,牧齋年已逾花甲,乃竟不肯一死,腆顏具贄請降,門生故舊,每爲惜之。生平軼聞頗多,略述二事如次:㈠最薄的䞇敬順治乙酉,淸兵...

  • 文章「60」對我的意義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1卷 第2期  作者:李家勤 出版时间:2009-04-01
    关键字: 小品文 人生感悟 人生哲学 人物轶事

    行』),悠悠忽忽,不瞬间已逾越了「人生七十古来稀」(曲江二首,杜甫)的阶段了。回顾这60年,最初可说是吃不饱、居草舍、出无车、病难医,心无依、袋少钱(诗三十七:5),后来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生活年有改善,现今岂止是丰衣足食,更且达到奢华享乐、追求高品味的生活,为其他国家所羨慕的了,正应了「流泪撒种的,必欢呼收割。」(诗一二六:)这句千古巓扑不破的眞理。所幸的是,我在一九四八年初到台湾时即接受洗礼成为基督徒,迄今已达60年,一直享受着主所赏赐的恩典。三、60岁去大陆

  • 文章中央大學負笈去

    来源期刊:《同安》 第18期  作者:王秀南  出版时间:1986-05-01
    关键字: 生活随笔 大学轶事 人生感悟 回忆

    「爬山要爬上山絕頂,遊船應遊到海中心。」這是我自南京東大敎育科參觀歸來之後,就緊記在心的一首詩。私念要在敎育疆場上馳騁就非再升學不為功,特剔是升入東大敎育科,才能夠了我這一片心願!幸喜我這計劃,提與葉采眞校長交換意見,他却立表贊同,而且說「當日劉平江主任在師範部辦得有聲有色,就全靠由東大敎育科聘來的一批老師。你果有志於東大敎育科,就要於重視本身的學業之外,還要注意於人才的搜羅,好於將來榮旋之後,為母校增光。」於是立允年助「成美儲金」貸款三百元。這三百元之...

  • 文章領導的藝術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1卷 第2期  作者:劉光華 出版时间:2009-04-01
    关键字: 领导艺术 左宗棠 人物轶事 历史名人 人生哲学

    岳武穆、文天祥、史可法等,虽牺牲了性命,却被尊为神明,人生的伟大价値由此可见。相形之下,那些追求权位财利的领导人,虽得到短暂的荣景,转眼之间顿成阶下囚徒,生受世人唾骂,死而遗臭万年。释迦为救度众生,甘原舍弃王位、娇妻、爱子以及皇室的尊荣与享受而出家求道。耶稣为众人赎罪,不惜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二千多年仍然是众生的精神导师,何其神圣。盗亦有道关于领导的艺术,不仅正派的政治领袖、工商钜子,学术机构,所当讲求,即使帮会组织,土匪强盗,也有其领导法则,这就我们常说

  • 文章張溥泉先生日記「燕晉聯軍」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8期  作者:趙正楷 出版时间:2011-07-01
    关键字: 张溥泉日记 辛亥革命轶事 人生经历 个人回忆

    民國三十二年張溥泉六月三十日,以慰勞團團長偕副團長孔庚,字雯先(或掀或軒)赴鄂西(湖北)慰勞鄂西大捷將士,日記紀載云:與孔雯先同乘小車公畢返渝,車中談辛亥革命事:吳綏卿(祿貞)被害時,雯先在場。清廷任第六鎭統制(軍長)吳綏卿爲山西巡撫,到石家莊。吳祿貞計劃響應武漢革命,密定閻錫山爲山西都督,張紹曾爲直隸都督,自爲燕晉聯軍大都督。一路派軍守密雲,以防清酋宣統逃熱河。一路派兵破壞黃河橋,以阻袁世凱北上。風聲太露,袁世凱已受清命駐孝感(湖北)蕭家崗,與清軍諮府...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