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交通状况共返回1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煙台今昔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8卷 第3期  作者:李容之 出版时间:2002-12-20
    关键字: 烟台 交通状况 食住情况 游乐地区

    自從政府開放探親以來,筆者因祖墓尙在,曾數度返鄉掃墓。現就煙台近況,記述如後,以饗煙台鄉親。山東省全省共十一個地級(省轄)巿。煙台巿是其中之一,煙台巿下轄二區:芝罘區(即煙台巿區)、福山區(即原來之福山縣)。三巿:龍口巿、萊陽巿、萊州巿。六縣:牟平縣、海陽縣、招遠縣、棲霞縣、蓬萊縣、長島縣(原蓬萊縣所屬長山八島)。煙台巿面積八百三十平方公里,人口七十六萬(一九八六年統計)煙台巿區現在擴充的很大,西到珠璣村。西北區、原來的西沙旺現改爲幸福村,現已擴充到十五...

  • 文章西雙版納與西藏之茶葉貿易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2期  作者:李拂一  出版时间:2002-12-25
    关键字: 西双版纳 西藏 茶叶贸易 交通状况 学者论述

    艰苦跋涉,茶价降低,为藏人所欢迎。兹将茶马古道之途程及新茶路之交通状况分别为表于后,以供参考:㈠茶马古道[3]㈡新茶路丽江古城小桥流水[1] 此据清乾隆三十年乙酉赵学敏序而刊行之本草纲目拾遗所引南诏备考之六茶山,云南通志同。檀萃于嘉庆初成书之滇海虞衡志,莽枝作莽芝,国学图书馆铅印本、莽枝作莽技。阮福于道光中所写成的普洱茶考,以革登、倚邦、蛮砖、易武、架布、嶍崆为六茶山。普洱府志以攸乐、倚邦、莽芝、蛮砖、慢撒、易武为六茶山。[2] 元时车里始入版图

  • 文章永州東安、桂林等地鱗爪

    来源期刊:《东安文献》 第16期  作者:唐鵬里 出版时间:2002-01-01
    关键字: 东安 自然景观 交通状况 桂林景观 城市风貌

    称得上是一个可游之处。只可惜公园旁边一座真正的「怀素亭」,传说是怀素当年练字之处,现在破旧得几至倾塌,却没有人去过问,真是令人浩叹!芝山区主管文物的单位应该要予以重视,对这些具有历史价値的文化遗产,怎能任其弃置。再谈东安的交通状况我们东安县的交通,在城巿里来说,确实是非常便利,但在城与鄕之间,那就差得太多了。即以东安县城发车,经过石期巿、狮子铺、横塘、高峰、珠山、黄沙河到全州的主要道路为例,这条路的路况之差,可说是到了无以复加的境地,每天来回的客车,只有一个

  • 文章神奇的高黎貢山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3期  作者:盧彩文  出版时间:2003-12-25
    关键字: 高黎贡山 动植物资源 交通状况 怒江坝 故乡风貌

    聞名世界的高黎貢山,是我國西部一座低偉度高海拔的巨大山體,北起西藏高原,南達中印半島的緬甸境內,像一條橫臥在中國西部的巨蟒,長達六〇〇餘公里,跨越五個緯度。山體北高南低,高差達三〇〇〇—四〇〇〇米,山的東部和西部形成的兩條很深的 曲折峽狹谷道,東邊一條爲怒江峽谷深邃險要,被稱爲世界第二大峽谷,從北向南有奔騰嚗哮的怒江江流;西邊峽谷較之平緩有龍江流過,它離西南季風的發源地印度洋較近,水氣來源充足,降水充沛,具有溫暖濕潤的氣候,爲各類生物的生長提供了優越的條...

  • 文章緬懷故鄉

    来源期刊:《浦東》 第7期  作者:潘又新 出版时间:1977-01-15
    关键字: 故乡回忆 地理位置 名胜古迹 交通状况 教育 南汇县

    有所养,壮有所用,老有所终的本旨,眞切地践履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美德。七、民间团体甚多,不胜枚举,均属繁荣地方,振奋民风,顺时应节,愉悦人心之业余组织,各有专属各司其事,平时着重消遣娱乐及练习,若逢节庆如丰年酬神唱戏,庙会,出会(出巡驱疫除邪)闹元宵,端节划船竞渡等活动时,则必万民一心,贡献全力,胜会盛景,极形热闹,以符合全民同乐之要旨。八、交通状况:城内街道纵横交错十分便利,可供代步的只有脚踏车和鄕间来的牛头车,对外交通有上南与上川两条铁路

  • 文章蛻變中的東安——故鄉見聞錄

    来源期刊:《东安文献》 第19期  作者:唐鵬里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东安县 发展变化 龙溪河堤 都市建设 交通状况

    如痴如醉的歌声旋律中,很久才猛醒过来。我们唱到晩上十一点多才结束,在互道珍重后才宾主尽欢而散。最后,我要特别提一提东安的交通状况:记得几年前,我写了一篇「永州、东安、桂林等三地鳞爪」,登在第十六期的东安文献上,文中对东安的交通状况,略有微词,指出城内的交通便利,乡村的交通很糟,那时事实也是如此。如今,这种情况已经是完全改观了。在县城里,各种交通工具奔驰在每一条平坦的大道上,只要你有钱,不愁没有车坐,比过去更为便利。而过去为人诟病的乡道,现在多已成为康庄。其中

  • 文章甘肅省地理概況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32期  出版时间:1989-09-01
    关键字: 甘肃地理概况 地形区域 气候类型 农业 畜牧业 林业 矿业 工业 交通状况

    概說甘肅省位於黃河上游。舊時爲甘州(張掖)、肅州(酒泉)二府所在地,現以二府的首字而得名。又因在隴山之西,古代曾有隴西郡或隴右道的設置,別稱隴省。面積三十九萬多平方公里。人口約一千八百九十四萬。民族以漢族佔大多數,少數民族有回、藏、蒙古、維吾爾、東鄕、哈薩克、撒拉、保安、土、滿、裕固等。地形地形可分五個區域:(一)隴南山地——秦嶺山脈蜿蜒東展,多深谷險峽,地勢多在二千公尺左右,山高多在四千公尺以上。(二)隴西高原——爲六盤山、秦嶺、西傾山、烏鞘嶺等山脈所...

  • 文章楊守其與新茶路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28期  作者:李拂一  出版时间:1998-12-25
    关键字: 杨守其 新茶路 边防军事 交通状况 经济金融

    德格、白玉、邓柯、石渠、瞻化;南路的武城、宁静各县。七年(一九一八)四月,藏军又进陷昌都,川军奋力阻撃,才挡住藏军之继续东犯。英政府见藏军大获胜利,大体上已经占领了非法的「西姆拉条约」所划的外藏地区,目的已达。乃令其驻华使馆中的汉事副参赞台克满(Sir Eric Teichman)[2]出作调人,提出十三条停战协议:川军退至甘孜,藏军退至德格,双方停战一年。后又胁迫中国划定外藏界限,俨然把西藏当做它的附属国,以保护者自居。我国外交部将英国之要求通吿全国,引起

  • 文章嵊縣雜記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9卷 第6期  作者:呂鈞 出版时间:1977-06-06
    关键字: 嵊县杂记 地理环境 交通状况 剡溪 人情风俗

    我们随政府来台,不觉将近三十年,老一辈的凋谢,在台出生的同鄕子女成人、成家的不在少数,有部份接受了高等敎育,出国深造吸收西洋文化硏究科学技术的,对我大陆山川河流与故鄕人情风俗习惯名胜古蹟等多数不了解,笔者出生民国初年,现已年逾花甲,抗战前外出从军,未读完一卷书,行过万里路,兹将笔者在故鄕自民国十年至二十年这段时间,略述我们嵊县西鄕一带的民间实况,提供我海内外靑少年参考,并请我嵊县在台的先辈指正。一、嵊县地理环境与交通状况,嵊县四面皆山,中间为平地,剡溪

  • 文章金山人說金山

    来源期刊:《浦東》 第8期  作者:莫少歐 出版时间:1977-04-15
    关键字: 故乡回忆 风景名胜 地理位置 庙会盛况 张堰镇 交通状况

    遇到一位新朋友或新同事問:『老兄府上那裏?』『江蘇金山。』我答。『喔!白蛇傳裏水沒金山,就是貴處。』『不,不,白蛇傳裏所說的水沒金山,是江蘇省省會鎭江的金山,小地方江蘇省金山縣是江蘇省最南的一個小縣,民國二十六年抗戰時,八一三滬戰爆發,十月五日日寇金山衞偸渡登陸的金山衞卽爲我鄕金山縣。』金山縣南臨杭州灣,對江爲浙江省餘姚縣,西邊和浙江省平湖縣爲鄰;東鄰奉賢縣。上海市之南,又名浦南,滬杭鐵路松江站下車,坐小汽船到金山縣治金山鎭(朱涇),在上海坐小火輪船到平...

共12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