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中日甲午战争共返回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劉行道及其詩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44期  作者:文守仁 出版时间:1974-08-01
    关键字: 刘行道 中日甲午战争 教育事业

    行道小傳氏名行道,字士志,別字臻馗,四川達縣人。少而敏悟,年十二,補諸生。會巴縣潘淸蔭來爲達縣訓導。淸蔭夙嗜宋儒,以同治十二年癸酉鄕試中試,出南皮張之洞門下,更治漢儒之學,爲時名儒。氏因從問學,不數歲盡通其說,光緖十九年癸已,擧於鄕,自是三上禮部,皆不遇,遂絕意科擧。方氏之初試禮部也,値中日甲午戰役後,喪師失地,中外惶然,士之集試禮部者,上書請求變法圖强,氏由是勵志新學,究心時務,每爲文章,指陳得失,若有深憂者。後得其鄕先賢李長祥天問閣集,長祥蓋從張煌言...

  • 文章從 國父「人能盡其才」論敎育改進之道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6卷 第1期  作者:韓廷一  出版时间:1996-03-31
    关键字: 孙中山 教育 《上李鸿章陈救国大计书》 中日甲午战争 中日对比

    高压政治的产物,因为「不入考场便入训场」),竞相钻入故纸堆中讨生活;于是讲文治而轻武功,谈心性而远现实,舍人事而取考据。二、富强之本端在敎育光緖二十年甲午(一八九四)一月,朝鲜农民暴动,以「除暴救民」为口号,揭橥「斥倭洋倡正义」,展开有组织大规模之反抗运动,农民、儒生、地方官吏多参与其事,是为「东学党之乱」—亦即中日甲午战争的导火线。是时,孙中山先生正在宁静的翠亨村撰述「上李鸿章陈救国大计书」。二月,他将广州东西药局的医务委托尹文楷医师,事务委托陈少白[2

  • 文章湔雪甲午戰敗國恥抒懷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35期  作者:鍾定英 出版时间:2014-05-15
    关键字: 雪耻圆梦 中日甲午战争 失败原因 吾国巨伤 吾族奇耻 忠奸懦勇 中华觉醒 发愤图强 述怀七言诗

    習習新風兮換舊符,新歲駿馬啟宏圖。萬里神州兮飛高鐵;千花競放山河秀。東南碧海兮華艦弋,利劍待發懾狡狐。火箭神舟兮齊探月,成果煌煌舉世無。整治四風兮稱積弊;大興五業富國圖。萬象更新慶春節,團圓美酒醉萬家。歲序輪回雙甲午兮,當年國恥留巨疤。撫今追昔生百感兮,全民雪恥圓強夢,拚搏創新強中華。甲午戰敗,吾國巨殤。虎鄰為患,毒瘤久藏。倭侵吾華,蓄謀久藏,策劃同詳。鑄劍磨槍,備戰瘋狂。明修棧道,麻痺中方。藏刀簽約,口稱友邦。併吞琉球,逞兵拓疆。策動政變,控制朝鮮。中...

共3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