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中日友好关系共返回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清朝外交家中的書畫名家何如璋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0期  作者:郭而康 出版时间:2004-02-01
    关键字: 何如璋 人物事略 书画作品 中日外交 中日友好关系

    何如璋,字子峨(一八三八至一八九一),大埔县湖寮鎭双坑村人。咸丰十一年(一八六一年)中举,同治七年(一八六八年)成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光绪三年(一八七七年)为翰林院侍讲学土,并授为我国首任日本公使,时年三十七岁。何如璋出使日本不辱使命,不负国人期望,是「一位满怀爱国热忱的正直官员,一位在外交方面很有战略眼光的驻日公使,一位开明、进步、努力学习世界先进事物的新型士大夫。」(孙州大学历史系教授俞政语)但其以丹青传情,翰墨联谊,促进中日两国人民友谊的事实却

  • 文章推进中日友好的功臣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7期  作者:胡榮彬 出版时间:2002-02-01
    关键字: 罗其湘 徐福东渡 中日友好关系 历史研究 学术研究

    日本东京、佐贺、新宫等地徐福交流代表团,并逐步在中国掀起徐福热:在江苏、山东等地多次举行大型国内外徐福学术、文化、旅游、经贸交流的「徐福节」,许多地方成立徐福硏究会,罗教授担任数处徐福硏究会的重要学术领导职务或顾问。一九八九年,罗教授应东京中日交流中心、佐贺中日友协的邀请,赴日本作十多天的徐福遗址考察和学术交流,先后访问、考察了佐贺、福冈、熊本、八代、东京等地学者、相关人士和遗迹,进行徐福学术讲演,当罗教授宣布最新考证出徐福东渡的启航地在浙江慈溪达蓬山「秦渡庵

共2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