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东阳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金华火腿出东阳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8卷 第9期  作者:林藜 出版时间:1976-09-06
    关键字: 东阳 金华火腿 简记

    东阳,今县名,属浙江省,在义乌县东,位婺江(即东阳江)南岸,始置于唐,明、淸皆属金华府。金华以火腿驰名,却不知金华火腿之出在东阳县。原来东阳人专门收购猪腿而不是制火腿,眞正制火腿的是上蒋人。故浙省有俗谚道:「金华火腿出东阳东阳火腿出上蒋。」而这上蒋的火腿原料,就是东阳人到浙东义乌等县去收购来的,再经过他们细腻精巧的加工,才制成火腿,由兰谿人专事发售,故浙省各大城市开设之火腿行号,多为兰谿人所经营的。考火腿之在我国,历史悠久,享誉极隆,相传是义乌人宋代

  • 文章喜见「东阳县志」流传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1卷 第10期  作者:李立奇 出版时间:1979-10-10
    关键字: 东阳县志 同乡会 编纂 宗谱

    一、东阳同鄕会发挥了作用去(六十七)年五月,台北市成文出版社,为庆祝 总统、 副总统就职大典,在中央日报刊出「中国府州县志」一、三六二种,阅三十六个省中,内有浙江省府志十种,县志五十一种,似府非府似县非县的丛书十四种,洋洋大观,眞是中华民族子孙活动全貌的实录,亦是光宗耀祖,寻根探源,集文献的大成;可惜遗失的太多,就我们浙江省而言,十一府中就少了温州府志,七十五县(民国有七十九县)中祇有五十一个县名,我是东阳人,找不到东阳的县志,当时的心情,就不像现在

  • 文章台北市东阳同乡会荣誉理事长陈和贵率台湾木雕工艺菁英参加东阳第五届木雕竹编工艺美术博览会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2卷 第12期  作者:东阳同乡会 出版时间:2010-12-10
    关键字: 台北市 东阳同乡会 东阳第五届木雕竹编工艺美术博览会 陈和贵 木雕工艺

    第五届浙江东阳木雕竹编工艺美术博览会于十月十八日至二十二日一连举行五天,这可以说是一个推动木雕竹编工艺美术产业交流发展最有效的平台及管道,在各界的广泛关注、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下,博览会更已成为家乡东阳木雕竹编行业每年最具规模,也是最骄傲的盛会。东阳木雕鬼斧神工,是浙江三大名雕之一,列全国四大木雕之首。而东阳竹编巧夺天工,亦有二千多年历史,经过数千年历久不衰。博览会至今已举办五届,这次现场有来自于中国各地九个省、市、区的十一个团,人数近五百人,包括全中国

  • 文章东阳歌山新发现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6卷 第2期  作者:郭承豪 出版时间:2004-02-10
    关键字: 东阳歌山 唐宋古窑址 碗底碎片 考古研究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阳歌山唐宋古窑址最近又有新发现;考察人员在这里找到了一块刻有「冯博记」的碗盏底碎片。据介绍,「冯博记」三个字均用阴文刻写。按字形分析,这三个字可能由两个人书写而成,其中「记」字靠边写,刚健有力,虎虎有生气,书写习惯良好,而「冯博」两字显得不很规范。它的发现为研究歌山古窑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证据。

  • 文章勤工苦读闲话东阳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卷 第7期  作者:天和 出版时间:1970-09-15
    关键字: 浙江东阳 山水胜迹 当地名人 驰名特产 传统精神

    未眠。」2昆山:在城西南十里,山形似甑,高三百二十丈,周围二十里:昆山顶上有孤石,高三十丈,形似甑故亦名甑山,下有白云洞,深五丈,广如之,东晋陈安居学道之所。3嵬山:在城东五十里,高百丈,周十里,端正若巨屛,凡六面,上有水井三十六口,可云造物之杰作了。4夏山:城东南四十五里、高七百丈、周二十里,巓有池、广二丈、深四尺,冬夏不涸,侧建有禹王庙故名。5东阳溪:源自大盘山,蜿行山谷中经县城北二里,西入义乌境,可通筏,如坐其上,揽观两岸峯峦起伏,翠嶂云屛,奔来眼前

  • 文章名扬中外的东阳蒋腿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7卷 第6期  作者:郭士文  出版时间:1975-06-30
    关键字: 名扬中外 东阳蒋腿 金华火腿 上蒋雪舫 雪纺厚记 祖传秘方

    贵刊七卷三期,转载刘震慰先生大作「漫谈金华火腿「一文。其间有关名产蒋腿制作及销售过程与事实稍有出入。因笔者家慈,系上蒋雪舫厚记腿庄创始人向东公长女,自幼即随母常在外祖父家,故对醃腿情形,耳濡目染,记忆犹新。为使国人对东阳蒋腿有正确之认识,因此不揣谫陋,敬草此文,以供印证。金华火腿,系一般人之统称,其实并非金华所独产。因金华为早年之府治,原先所属为金华、兰谿、东阳、义乌、永康、武义、浦江、汤谿八县均是火腿的产地,而其珍品则产自东阳上蒋。上蒋距东阳县城为卅

  • 文章话我故乡——东阳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9卷 第4期  作者:雨金  出版时间:1987-04-10
    关键字: 浙江东阳 历史沿革 名胜古迹 文教卫生 经济概况

    一、历史沿革东阳县,「禹贡」为「杨州之域」,春秋时属越国,战国时属楚。秦代分属会稽郡的诸曁县和乌伤县。东汉兴平二年(公元一九五年),孙策析诸曁水门村(亦称大门村)置汉宁县,属会稽郡。县治在今金家、上蒋一带。这是东阳建县之始。三国时,今东阳属吴国,并改汉宁县为吴宁县。其改名之由,据「东阳许氏宗谱」载:三国鼎立,兵祸连结,时许德为人勇武多智,吴王孙休征召他为征南大将军,鎭守白峰关(今东阳白峰岭),吴地赖以安宁,遂改「汉宁」为「吴宁」。宝鼎元年(公元二六六

  • 文章宗族譜事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1卷 第4期  作者:李立奇 出版时间:1999-04-10
    关键字: 春节 族谱 祭文 百家姓 东阳县志 方志

    大小尊卑,父兄们会吿知各肖像的辈序和房派,记得有位太公的额上有一刀痕,孩子们以为这位太公难看,提出询问,长辈们立即解说:这是秉字的太公,他幼时是童生,被长毛(指太平天国洪秀全)杀殇;至于太公衣着服饰不一,长辈们亦会立即解释,这是明朝时穿着,那是清朝时的服制,其他有趣事很多,恕不赘述。以上三事,在童年时代是似懂非懂,非懂又似懂,眞可谓之「懵懂」)及至五十、六十年代,先后阅读书店三种版本的「百家姓」,日本文学博士泷川电太郎著「记会壑考证」,清道光八年版「东阳

  • 文章「王惕吾东阳教育基金」缘起与落实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9卷 第10期  作者:呂秋文 出版时间:2007-10-10
    关键字: 王惕吾东阳教育基金 历史发展 两岸互助 浙江教育

    记得是一九八九年四月,两岸还没有完全开放,我接到北京东阳同乡会理事长张申兄来函,说再过三年,东阳中学即届创校八十周年,校方拟扩大庆祝;惕老为东中校友,能否请送点礼物,以示庆祝;接函后立即面报惕老。他对家乡情深义重,立即欣然同意;并嘱本人先与东阳中学老师顾德受连络,看看学校需要什么。顾德受是惕老在东阳的连襟。我去函连络后,校方非常高兴。胃口并不大,不敢奢望,仅希望能在东阳中学设个奖学金。后来我表示,可以请他建个什么馆以庆祝创校八十周年。校方获悉后,立即提出

  • 文章陽江巿參訪團來訪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3卷 第2期  出版时间:2005-04-30
    关键字: 广东阳江市参访团 台北市广东同乡会 阳春联谊会 访台联谊

    广东阳江巿参访团一行十一人由团长翁汉涛率领访台,本会与阳春联谊会,于二月廿四日晚在台北巿国军英雄馆设宴迎宾,双方互赠纪念品(牌),并作意见交流,亲情乡谊尽在不言中。阳江巿参访团有团员黄运带、关勋政、陈开丽、敖广恩、莫介权、吴松伟、李永常、关英芬、林芬和、谭健。参加迎宾宴主人方面计有阳春联谊会理事长黄定中暨夫人叶美英等,以及本会理事长林雄、常务监事唐肇豪、常务理事薛龄光、李南贤、林再藩、总干事杜梦英等,前立委庞建国博士也赴宴向来自家乡的乡亲致意。(注:阳江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