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上海求学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五十三年前家乡初次赴沪记

    来源期刊:《浦東》 第30期  作者:楊介祺 出版时间:1982-10-15
    关键字: 初见上海 上海见闻 上海求学

    吾家世居南汇祝家桥钦公塘东,距离上海约七十二华里(家鄕里程习惯以三里为单位,大都没有丈量,是用估计数字。)民国十八年新春,随堂兄自鄕下去他执敎的上海南市浦东中学第一附属小学,挿班读初小三年级。当年去上海,在吾鄕好像出远门,先父陪同到校。是日淸早步行至祝家桥鎭西市梢环龙桥(石造拱门桥)下堍,坐惠南交通公司七点钟班头船,从南汇西门经四团仓开来。船是木造的可容三、五十人,由铁壳小火轮在前拖着,沿六灶港西行。经积骨塔、汤家店、六灶、瓦雪村、黑桥、周浦,沿途各埠

  • 文章上海那段少年岁月

    来源期刊:《浦東》 第21期  作者:夏志清 出版时间:1980-07-15
    关键字: 上海往事 中国电影 上海演出 求学经历 母亲

    书的生活也是蛮有趣的。抗战胜利时,我赋闲在家,有位亲戚奉命接管台北航务管理局,我也跟他去当了十月「专员」,日里办公时间,照例读我的书,但住在公家宿舍,人太嘈难,晚上实在不便读书,只好闲荡,这一段不读书的日子,写来太长,本文要谈的是民国二十一年春季的那段日子,那时我十一岁,跟父母避难在上海。很少人知道我生在浦东,黄浦江对岸即是十里洋场的上海,父母亲皆是苏州人,但我出生的前后那几年,父亲却在浦东工作,住宅虽小,印象中客厅天花板正中那支灯泡很明亮,四、五岁那年返苏州

  • 文章我的舅舅一連震東先生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41期  作者:林文月 王易謙 王翼薊 出版时间:2015-01-01
    关键字: 连震东 生平简介 北平求学 上海往事

    按:本文撰述者,林文月女士,是「台湾通史」著作者连横(号雅堂,又号剑花,谱名神送)外孙女,其母夏甸为雅堂先生长女,亦即连战先生大姑母。雅堂先生八岁启蒙,幼读诗书,及长读诵论语、孟子、春秋、战国策、礼记、左传等书。弱冠之年,光绪廿年,甲午战争,清师败绩,翌年签订马关条约,割台澎给日本,规定台湾人民至光绪廿三年可以自由离台。雅堂年十八目睹亡国惨痛,不愿改籍,又遭逢父丧之痛,顿感家园境遇之凄凉,亟力设法归国学习或就业,光绪廿三年,雅堂赴上海、南京,原拟入新学

  • 文章就读上海民立中学忆旧

    来源期刊:《浦東》 第30期  作者:莊心在 出版时间:1982-10-15
    关键字: 上海民立中学 教育方式 民立中学特点 求学经历

    一、离乡背井到上海入初中毕业了本县(奉贤)县立庄行小学,家庭会议要我到上海去念中学,当时为什么考进了民立中学呢?也有个渊源,第一是那时候一般都认为邮政海关工作号称铁饭碗,颇为上海邻近各县民间所向往,即以升学而言,毕业后得考入当时著名的圣约翰大学者也以民立为特多。服务政经法律工商企业各界,尤着声望。第二是本鎭有一位李永繁培生兄肄业该校,常为我家人及邻里称许赞耀。第三我有一位寓上海的郑初年表姑丈,身任上海西区小学校长,寓所邻近「民立」,因此种种因素,我的父亲

  • 文章特工奇才唐生明將軍史略(取材自中外雜誌四一〇期)

    来源期刊:《东安文献》 第17期  作者:蠻牛 出版时间:2003-01-01
    关键字: 唐生明 求学经历 黄埔军校 上海卧底 权谋运用

    本文作者巒牛先生,費盡心力,蒐集珍貴歷史漏網資料,洵為難得一見讀物,使本期文版增益光彩,吾縣後進青年,宜稔悉其史實而熟讀之。編者識

  • 文章我的大學生生活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9卷 第3期  作者:劉脩如 出版时间:1981-07-15
    关键字: 大夏大学 求学经历 上海各大学学生联合会 往事回忆

    了大陆大学的学生。当时的大陆大学以革命大学号召靑年,校长陈公博,陈氏以主编「革命评论」名噪一时,听他主持开学典礼的讲词,风度翩翩,语语动人,确是当代不可多得的人才,谁也想不到他十八年后的悲惨下场!敎授们如:刘侃元、许德珩、陶希圣、施存统、张东荪、李达、鲁迅、黄惠平、梅思平、张北海等,也都各有一套;但是我只埋头求学,不参加政治活动,虽然我于民国十五年在家鄕新化已加入了国民党为党员,而且区分部选擧,我曾以高于我们校长的票当选了常务委员;但到了上海,我未报到归队,只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