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云台山志》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三元宮名稱之嬗變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1卷 第3期  作者:朱炳旭  出版时间:1999-09-01
    关键字: 三元宫 云台山 大仙庵 云台山 三官庙

    海州云台山清风顶上的三元宫是在明代逐渐兴盛起来的,在这个由小到大的发展过程中,其名称也几经演变。考察这些变化,就是考察三元宫发展的历史脚步。一、三官殿从现有资料来看,三元宫的最早建筑是三官殿,顾干《云台山志》云:「成化乙酉,鲁府王孙度为僧,持钵于此,爱其山水幽峻,可以栖禅,因募资重修三官殿,僧号清风,因以清风名顶云。」这个三官殿是万历年间释德证大规模修建的三元宫的前身。明《隆庆海州》对清风顶的庙宇只记载两处:「清风顶二仙观,在东海。」并无三官殿的记载

  • 文章略論古海州宗教文化藝術的基本特點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8卷 第2期  作者:楊東野  出版时间:1996-06-01
    关键字: 佛教 孔望山 汉代 摩崖造像 《大云寺禅院碑》 云台山 文物古迹

    ;「熹平元年(公元一七二年)夏四月,东海相山阳满君」「修饰祠宇事」,这可说是海州建宗敎祠宇的早期之记载。在佛敎传入之初而始建佛塔,早于佛像之传入。海州最早建立的是「鹫峰石塔」。据《云台山志》卷二『寺观·法起寺』条中云:「『李偏德法起寺碑文』:有寺曰『法起』,相传鹫峰石塔建自汉时……」说是汉时康居国僧人游方到宿城建立此石塔,西域僧侣曾圆寂于此。孔望山汉代摩崖造像群隽刻乃出现于东汉桓灵之际,早于大同云岗和洛阳龙门的北魏石窟造像,亦早于敦煌佛敎艺术,乃是九州石佛摩崖

  • 文章重印云台后记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9期  作者:王公璵  出版时间:1979-02-15
    关键字: 云台山 地方志 诗联

    云台昔在海中,有仙山之称。自淸长沙陶文毅公云汀督两江时,曾两度游览,多所题咏,而名益著。近百余年,虽以陵谷变迁,山与陆地相连;然势若长鲸吸海,尤见形胜。抗战前黄将军达云,屯军于此,多所建树,七鬯不惊,四野讴歌;益为山林生色。嗣达云将军,开府东南,敭历要职;仍时以旧游之云台为念。因示意公璵,愿力助作刋印该山山之计。按云台之有,于文献可考者,为明顾干撰云台山志二卷,淸赵一琴撰续云台山志一卷,淸崔应阶,吴恒宣同撰云台山志十卷,吴恒宣撰云台山一卷,及淸

  • 文章鄕訊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1卷 第7期  出版时间:1978-01-10
    关键字: 黄宇元 诞辰祝贺 沭阳县志 赣榆县续 云台山文献

    八三二三七六二。△前台湾省政府主席黄达云将军,抗战前曾驻节苏北云台、编训部队、来台后眷念旧日防地,特搜集云台山文献,包括道光十一年鄕贤许乔林修篡之「云台新」及乾隆三十七年崔应阶,吴恒宣修篡之「云台山志」两种,斥资印行,精装百部,分赠海内外学术机构及苏省各同鄕会,,藉以宣扬名胜,保存文物。△苏籍旅美学人薛光前博士,六六年十二月十七日在美国获得政府颁授卿云大绶勋章,薛博士现任美国圣若望大学副校长兼亚洲硏究中心主任。这一次隆重的授勋仪式,是敎育部长李元簇到美国去访问时

  • 文章雲臺地區的四座古典園林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6卷 第2期  作者:張義壯  出版时间:1994-06-01
    关键字: 云台山 古典园林 半山园 即林园 十梅书屋 地方志

    一说到古典园林,人们自然会想到苏州的沧浪亭、狮子林、留园和拙政园。我们的云台,大家只知有一个花果山、水帘洞,是孙悟空的老家,至于古典园林,就很少有知者。不要说四座,就是一座也未见是什么样。但是明清时候,云台地区确实有四座古典园林,只是久已毁废罢了。最早的一座园林叫「半山园」,在今云台鄕的虎窝村,原是明朝的海州名儒顾干、顾坤弟兄的读书处。顾干是海州的岁贡生,曾任安徽省繁昌县训导,山东省乐陵王府敎授。著有《东海》、《云台山志》,晚年回海州,自号「苍梧野叟

  • 文章云台山与陶渊明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1卷 第3期  作者:張樹莊  出版时间:1999-09-01
    关键字: 云台山 陶渊明 《桃花源记》 陶公祠 地方志

    的祖父张锡琮先生是挚友,张锡琮先生时在陶庵敎书。张恩沛一九二五年闰四月间致张锡琮的诗中有「我自杏林依董宅,君从栗里寄陶庵」句。那时的陶庵还称栗里,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栗里这一名称渐渐被人淡忘了。四、北云台山有个「五柳河乡」笔者在编修《连云区》的时候,曾去山东省临沂档案馆查阅档案,一九四八年—一九五三年连云港市的档案存在临沂,因当时属山东省临沂专区,当时的连云市辖四个区五个鎭八个鄕,八个鄕中就包括柳河鄕,档案馆中有不少份当时柳河鄕写的报吿、总结等文件,文后

  • 文章花果山的奇樹異果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5卷 第3期  作者:譚學立  出版时间:1993-09-01
    关键字: 《花果山》 云台山 花果山 千年银杏 美人松 地方志 《本草纲目》

    是「十八罗汉「一棵长在老君堂,五棵长在九龙桥,十二棵长在三元宫附近。这些古老的唐代银杏历尽沧桑,至今仍枝繁叶茂,每逢夏季犹如翠伞遮天,到了深秋,果实累累,大风过去,银杏遍地,每年大约结果三千斤左右,花果山的唐代银杏树不仅为游客增添了观赏的灵植,而且为硏究云台山的气候、土壤、地质地貌,演变历史提供了重要科学资料。奇松 花果山上的松树很多,道光年间曾任两淮都转盐运使的谢元淮在《云台新》上写道:「天下之松,莫奇于黄山,人所共知也,吾则谓莫奇于云台。」花果山奇松最有

  • 文章新浦口·新浦莊·新浦鎮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1卷 第2期  作者:韓世泳  出版时间:1999-06-01
    关键字: 新浦 地方发展 大海东迁 云台山 地方志 甲子河 经济发展

    如任何一个发达城市都有自身形成发展过程一样,作为连云港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新浦,也有着自身的形成发展过程。在经历漫长的苍海桑田之后,又经历了由新浦口到新浦庄,由新浦庄到新浦镇的过程,这就是今天新浦形成的奠基阶段。新浦这片土地的出世,是大海东徙的结果。二百多年前,云台山在大海之中。如今新浦这几十平方公里的土地,和云台山下大片土地一样,为东海鱼虾栖息繁衍之安乐窝。地壳运动能量无比,逼得东海龙王节节让地。到清代乾隆、嘉庆年间,大海已向东北方退至古海州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