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新街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簡介馬巷池王宮兼談兩岸交流

    来源期刊:《同安》 第56期  作者:許培坤  出版时间:1996-08-01
    关键字: 马巷池王宫 元威殿诸神简况 扩建祖庙 修建 两岸交流

    猴精惧伯油锅无情,遂即皈依池王为部将,号「齐天大圣」。五、今后工作目标马巷地处闽南金三角之中枢,交通便利,物产丰富。随着国家政策的开放,对外交往日趋频繁。因此,政府当局有感马巷之城鎭建设,刻不容缓,特规划于三、五年内,从池王宫前起,到福厦公路边止,拆建一条新街,以适应今后经济发展的需要。池王袓庙地处五甲美中心,路窄庙小,容纳不下纷至杳来的进香人群。因此,扩建池王祖庙,改善周围环境,已成海内外池王信徒的共同心愿;本管委会鉴于当局拆建新街之规划,对我池王祖庙

  • 文章今日十字

    来源期刊:《長汀會訊》 第18期  作者:鄭元亨  出版时间:1998-02-01
    关键字: 十字街 发妖风 高楼林立 和气生财 新式风貌 服务周到

    ?或是「同志,寄信还是寄包裹?」令顾客们不觉油然生出一种轻松感和亲切感。今日十字,确是昔非今比,面目一了。

  • 文章神女賦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4卷 第4期  作者:殷紅堅  出版时间:2002-12-01
    关键字: 苏北小羊城 灌南新貌 小西湖商业街 沂河改造 文化底蕴

    一个由穷变富的小康神女形象。走进时代,沐浴著文明与进步浪潮的灌南,抖落闭塞、落后与贫穷的历史尘埃,展现出世纪的风采。徜徉在县城安鎭的小西湖商业,不见了过去那坑坑洼洼的路、破破烂烂的房、零零碎碎的货,代之而起的是宽阔平坦的柏油路,鳞次栉枇的楼房,琳琅满目的名牌高档商品。曾几何时,脚下这片汉武帝太初四年(公元前一〇一年)封给海西侯的古都邑终于涌动起现代都市的气息。尤其是年轻人,不再「刘」「牛」不分,而是开口普通话,满嘴名词,那神情、气派,已非昔日「脸

  • 文章上海

    来源期刊:《浦東》 第82期  作者:鼎公 出版时间:1995-12-10
    关键字: 上海新貌 故乡发展 地铁 步行街 博物馆 人民公园 人民广场

    ㈠上海市政中心貌上海市区的「人民广场」(原跑马厅),最近四、五年来的外貌有了很大的变化。这块地处西藏路以西,南京西路以南的大块土地,我浦东同乡和老上海都知道这是英租界时期的跑马厅。自大陆易手后,初期的上海市政当局,将这块上海市中心的空地,和部份周边土地房屋,在靠近南京西路国际大饭店以南的部份,辟为「人民公园」,武胜路以北部份辟为「人民广场」,中间辟有自黄坡北路至西藏中路横贯东西的大道,称为「人民广场」,平时为车道,两边设有各路线的车站,靠两边是停车场

  • 文章台北市發展史

    来源期刊:《同安》 第93期  作者:莊永明 出版时间:2006-01-01
    关键字: 台北市发展史 三市 以山河为生命体 开放性格努力拼搏 旧貌与观并列调合 古迹的维护 依存淡水河景观的期望

    蜿蜒的淡水河,发源于以海拔三八八四公尺雪山为主峰雪山山脉的品田山,正是「山之巅,云之乡」。品田山在大霸尖之南,山势壮伟嶙峋,淡水河的源流在此,汩汩而流的流水,自是灵秀清澈。以山、河为生命体的台北盆地,原为平埔族凯达格兰人所居,其首为汉人开发的地区是大嵙溪和店溪汇流成淡水河之处。泉州人为主的唐山移民进入沙麻厨社故址大溪口(今贵阳二段尾)盖了数间茅屋,建立拓垦的最初据点,而后逐渐形成市。艋舺、大稻埕、台北城—所谓的台北「三市」,是台北市的「原型」,这三个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