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政治共返回12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一一〇六的省思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14期  作者:歐陽克沛 出版时间:2009-02-01
    关键字: 两岸关系 台湾政治 政治自省

    民國九十七年十一月三日大陸海協會陳雲林會長抵台,次日即與我海基會江丙坤董事長,簽署空(貨)運、客運包機、海運等截彎取直,直接通航以及通郵、食品安全管理等四項協議正式文件。這不僅是大陸官方六十年來台最高層級官員,也是對兩岸雙方最有利(省時、省事、省錢、省物料—油等)的一樁大好事,本應值得所有各方人士慶賀!前述這些事,本是前政府多年努力交涉未能有結果,新政府賡續完成的一件事。只是民進黨人士見不得新政府之好,竟以酸葡萄心理,不敢反對,卻假「捍衛台灣主權、捍衛台...

  • 文章再创政治奇蹟的鄕贤李焕院长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94期  出版时间:1990-01-10
    关键字: 李焕 政治 国民党

    立法院第八十四会期总质询昨天结束,这是行政院长李焕组阁后首度接受「民意大考」,却是增额立委本任内的「告别质询」;从一个多月以来,在立法院这个政治舞台的询答过程来看,李揆的表现不但日趋稳健圆熟,施政气势也渐显出,并已为其开创作为,立下基碍。李揆在今年六月一日接任后,曾经到立法院提出施政方针并答复立委质询,当时的李揆常以「带回硏究」来答复,甚至略而未答,而被批评为「实问虚答」,「四两拨千斤」等。而这次正式会期的施政报告及总质询,李揆在初期尙有放不开的时候

  • 文章憲政改革的迷思與出路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1卷 第2期  作者:周陽山  出版时间:2005-04-01
    关键字: 台湾政治 民主 改革

    委员会,每一委员会至少应有十七位委员,其他常设委员会至少应有十一位委员」。如果立法院在此次修宪后真的改成一一三席,以目前十二个委员会的编制而言,恐怕每一委员会平均都不足十人!这对于议会本身的运作而言,恐将失诸草率,也会影响到立法—行政二者间的有效制衡。立法委员问政品质堪虑(三)目前立法院的客观政治生态,是只有三分之一左右的立委以「立法问政」为其主业,其余三分之二则以「选区服务」和「选民关系」作为主要考量,基于此(立法院议事规则)中规定,各委员会的合法出席人

  • 文章台灣走不出“李登輝情結”?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7卷 第5期  出版时间:2011-10-01
    关键字: 台湾 李登辉 台联 政治评价

    本刊转载台湾已经过两次政党轮替,但台湾的民主政治这十几年来,始终陷在一个矛盾纠结的情境:一方面朝野政党都喊著世代交替,另方面政治领袖的汰换率却惊人的低,导致十几年来还走不出「李登辉情结」,甚至跨不过「李登辉时代」,自他卸任以来,这个已经九十岁的老人家还企图扮演权力指导者的角色。身为第一位台湾人总统,没有人能忽略李登辉对台湾民主之功。他在卸任前最大的心愿就是要当传教士,没想到,不过半年,他就风风火火搞起台联,刚开始是要裂解国民党的本土派,裂解不成反倒成了独

  • 文章法辦江丙坤、連戰?回頭看看我們法律吧!違法違憲的恐是民進黨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1卷 第2期  作者:丘宏達  出版时间:2005-04-01
    关键字: 法律 两岸关系 政治

    大陆地区人民关系条例又明定大陆地区为中华民国领土,已如上述。则大陆地区现为中华民国领土,毫无疑义」。这样,「一边一国」之说,是不是违法违宪呢?至于台湾前途问题,日前由民主基金会邀来的美国前总统柯林顿,在台北时就明白表示,台湾的前途应两岸人民共同决定,这是美国的政策,因为布希政府的官员也是持完全一样的态度与说法。这是台北在政治上与美国完全相左之处。

  • 文章胡適之談建設——盲目的建設與害民的建設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33期  作者:艾華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胡适 建设 调査硏究 政治领袖

    我们所以要批评今日之建设,正因为这种盲目的建设并不是「我们工程师」的过失,乃是一般领袖群伦的人物的普遍过失。工程师是执行命令的;而一切盲目的建设乃是政治领袖所提倡,学者与政客所附和,与工程师无大关系。政治领袖为的是好大喜功,政客为的是可以吃建设饭,学者为的是迷信建设总不会错的。我们也曾「笃信建设」,但我们不护前,不护短;我们现在很诚恳的奉劝我们的政治领袖,建设是一件需要专门技术的事业,不当用作政治的途径,更不可用作装点门面的排场。五十多年前,在大陆曾任

  • 文章劃分「中國歸中國」、「中共歸中共」的意義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52期  作者:樂爲良  出版时间:1983-01-15
    关键字: 两岸关系 台湾政治 国共关系 政治评述

    共党领导,马克思、列宁、毛泽东思想」四大原则。因此强大而稳定的中共是无法带给世界和平的。此外,国际社会将「中共」视为「中国」的结果,便是忽略大多数中国人选择生活方式的意愿,裁定了中国人便得生活在中国共产党之下,这对中国人是非常不公平的。因此我们希望国际社会将「中共」和「中国」分淸,不要因为喜爱中国历史文明而包容中共错误行为,让中国人民有决定他们的代表是谁的权利。(作者为美国加州州立大学政治学硕士)

  • 文章旭公主桂對廣西財政的改革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3期  作者:磨金銘 出版时间:1979-01-26
    关键字: 黄旭初 财政治理 治理功绩

    一、前言自「九一八」以还,日本侵华,日益猖狂,广西对于抗日御侮行动,向不后人。第以地处边陲,交通梗阻,经济落后,且自民十以后,饱受兵灾匪祸,百姓困苦,一旦对日抗战,将感心余力绌。惟自黄公旭初任主席后,感于为国为民,责任重大,因而着手兴革,锐意建设,厚植国力,冀能转贫为富,转弱为强,从而以尽对国家的责任。全省上下经二三年埋头苦干后,各方面建设,欣欣向荣,蜚声中外,因而广西获致「模范省」美誉。揆其原因不外五端:一、领导阶层,合作无间;二、作风公开,政治淸明

  • 文章國父對於地方自治的主張

    来源期刊:《蕭縣文献》 第1期  作者:李祥禎  出版时间:1984-02-01
    关键字: 地方自治 政治制度

    地方自治制度的产生,为人类生存发展的必然结果,世界各国均有其悠久之历史及辉煌之成就。说到中国地方自治,本是国民革命的基本政治目标之一。 国父远在民国纪元前七年,即有坚决的主张。同盟会宣言中有「每县既解军法之后,军政府以地方自治权归之其地之人民,地方议会议员及地方议会行政官,皆由人民选擧」的昭告。我们再从许多遗敎中略加硏究,更可看出 国父反复揭橥地方自治的理论,以及实行地方自治的具体方案。他并且特为地方自治,下了一个明确的定义:「地方自治者,即地方上的人

  • 文章掌權者又不爽了到大陸違法見過扁就合法?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1卷 第2期  作者:黄智賢  出版时间:2005-04-01
    关键字: 台湾政治 自由民主 政论

    掌權者最近很忙碌。一邊紀念為爭取言論自由而死的鄭南榕;一邊欲法辦赴大陸的在野人士。一邊怒罵國民黨去拜中華民國的開國先烈是賣台:一邊教育部長忙不迭肯定台聯赴供奉二戰頭號戰犯的靖國誰社參拜。陸委會中止大陸兩家媒體在台灣駐點。老實講,民進黨執政以來,多少次因為媒體言論不爽。威脅要剝奪媒體的採訪權。比起過去對台灣媒體的悍然搜索和控告,這一次不過是按慣例辦事,有什麼好驚訝的?如果我們還要把這個政府當成一個民主政權,那已是我門自己的問題。江丙坤和中共達成的十點共識,...

共122条记录 1/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