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探亲互通共返回2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苦思親——江城子詞曲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47期  作者:潘柱材 出版时间:1990-01-10
    关键字: 探亲互通 思亲 感怀诗

    余二叔潘慧修字仲明,廣西桂平縣木樂鄕石人寨村人,與余爲五代同堂大家庭,抗戰時間,日軍自粤攻廣西,我家被日軍二百多人居住近月,抗戰勝利後才分家。潘慧修早年畢業於桂平八中舊制中學,後考入廣州文明路國立中山大學文學院,與周可法及江口曾攀龍等同學。民國十七年畢業,任廣東肇慶師範敎員,後回桂平師範任校長,曾被鬥爭,戴紙帽遊街,下放桂平南岸東塔看牛,後獲平反,嗣任桂平縣政協委員,現已退休多年。海峽兩岸分隔四十年,以爲此生將無見面之日了,一九八七年八月,曾寄余「苦思親...

  • 文章鄉情真情 給我弟妹情

    来源期刊:《五華同鄉會會刊》 第21期  作者:張杞芳 出版时间:2011-12-01
    关键字: 亲情 探亲互通 访台探亲

    注:作者与胞弟妹及孙儿孙女合照于台北住宅客厅)2010年11月23日为了招待大陆台商用餐,在饭店门口送完客人,我从车道跑到地下室2楼开车,不慎跌倒,致使右大腿骨折受伤,经救护车急送台中市中国医学院手术治疗,开刀后装上不锈钢板,因而行动不便,一切生活须人照顾,儿女媳妇每天都要上班,当时儿女商议暂时请外劳看护半年,但因外劳不是合法而不敢顾用,好在同鄕义妹江思英得知我的情形,立即与陈冠明鄕长一起到台中来照料我一切生活起居;另一方面我向医院出具诊断証明书申请

  • 文章返鄉探親經過與見聞(上)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42期  作者:老兵  出版时间:1988-10-10
    关键字: 探亲互通 游记 旅途见闻

    一 返鄕前準備政府於七十六年十一月正式宣佈,准許老兵返大隆探親,當時,很多人急不及待,趕向臺北市新生南路的紅十字會辦出入境手續。使該會終日人潮汹湧,擠得水洩不通。我亦於七十七年一月初,在擁擠中完成申請手續。此關一過,在五天之內,在出入境管理處又領得出入境證。有了出入境證,再去光復南路榮民服務中心,申請榮民返鄕探親旅費津貼。出入境證取得,雖不困難,但返大陸則需經過香港,而香港出入境證取得,則不甚簡單。當我於二月三日,將各種證件,如戶謄本、銀行存款證明、身分...

  • 文章感恩與企盼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1卷 第3期  作者:遜之 出版时间:1999-07-01
    关键字: 探亲互通 乡音乡亲 感恩 期盼

    去年還鄉為答謝鄉親們屢次對我的熱忱和歡迎,原本打算請台大戲唱演三天,好好熱鬧一番,但又怕太招搖而被譏笑窮燒包,於是經過思考而徵得隨往的管家婆同意,改為放映電影三場,同時為避免獨斷專行,也商請大家公決劇目的安排。在第一場也就是首映的當晚,眾鄉親要我向大家說幾句話,在卻之不恭的熱烈要求下,對著麥克風臨時不加斟酌的胡謅了一首不成章法的打油小詩:「故鄉乃生母,寶島猶後娘,春暉慈親情,秋霜寸草心,飲水當思源,感德須報恩。」說來卻也一言難盡,離鄉背井、闊別這片我最親...

  • 文章「歡喜回娘家」巡旅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 第39期  作者:朱培庚  出版时间:2012-02-01
    关键字: 返乡之旅 探亲互通 两岸交流

    一、縝宻規劃有人說:主政者要能夠高瞻遠矚,乃可收效於未來。湖南省台辦馮主任和丁副主任的眼光就看得遠,想得寬。為了關懷與愛護嫁到台灣的湘籍姐妹,和促進更形緊密兩岸交流,特於2011年6月主動發起、又得到湖南省婦聯與民政廳的支持協辦,就以公文連絡台灣的「中華湖湘文化發展協會」,邀請寓台的湖南媳婦和女婿返湘——回到母省娘親的懷抱中,撒嬌話舊。雙方經過縝密規劃,終於組成了「歡喜回娘家,兩岸一家親」參訪團,圓滿成行。二、順利啓程這次「歡喜回娘家」一行五十餘人,團員中遠...

  • 文章孫陵自述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 第32期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往事回忆 两岸交流 探亲互通

    孫陵,字太平,祖籍湘鄉十六都,現改為翻江鎮;小地名為吉洞村油榨屋場。因其地處山峰,田少(祖產僅三十五肩穀)山多,故家鄉形成先天性的貧困。在讀高小後的寒暑假期間,我白天偶而會上山幫胞兄二哥耕種,晩間則就近跟鄧幼吾前輩及李猶龍學長等,請益或交換讀書心得,致獲鄧前輩之贈詩如附件㈠及我之覆函如附件㈡。一九二八年,家父自漢口解甲歸田返里,將歷年儲蓄購買河山村戴家屋場(原屬十五都,後改河山鄉,今為金藪鎮)為住宅,另購稻田七十肩,一九二九年,我在此出生。迨十七歲時,因...

  • 文章悲歡歲月故鄉情

    来源期刊:《台北五華同鄉會會刋》 第16期  作者:鍾治華  出版时间:2006-12-01
    关键字: 探亲互通 交流思考 问题建议 海峡两岸

    民國三十八年國共內戰,我們退出大陸後,兩岸便成了兩個世界,音訊全斷,思鄉之心,人人均有,我們在臺灣望穿雲山,天天看日出日落,花開花謝!在金門、馬祖外島時,聽尖銳的砲彈聲在頭頂呼嘯而過,一年又一年,內心是多麼的苦悶,總希望有生之年能回家鄉看看自己的父母,看看自己的兄弟姊妹,這樣一等就是三十餘年!大陸上自鄧小平執政後,開放政策的實施,使我們可以得知家鄉的信息,此點我在同鄉中比較幸運,因家父在香港,與家鄉聯絡容易,西林村的親友都透過家父之關係將家鄉的來信寄給我...

  • 文章從鄉村到都市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63期  作者:胡一帆 出版时间:1996-01-01
    关键字: 访台游历 探亲互通 乡村都市 台北故宫 名胜风景

    中國地大物博,物產豐富,幅員遼闊,十二億多同胞,住居於一萬一千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儘管北京、南京、西安開拓了幾千年,上海是世界四大文明都市之一,然而在南方的鄕下人想進城,想到現代化的都市觀光,由於經濟能力的不夠,加上自身知識有限,眞是「鄕下人想進城,難上加難」!不但鄕下人想進城,難上加難,儘管現在交通、資訊發達,有錢的人紐約、巴黎、倫敦、上海、北京、東京、台灣就像在眼前,電話幾秒鐘可以到家,雖然遠隔重洋千萬里,一通電話,把二個人的心從幾千萬里拉在一起,雖...

  • 文章尋找來台哥哥陳運資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21期  出版时间:2010-11-01
    关键字: 寻人启事 陈运资 海峡两岸 探亲互通

    陳運資,又名陳世賓,安徽省黟縣籍人(親屬居江西)。民國九年(一九二〇年)生,父陳吉山。運資於一九四九年,從江西隨軍赴台,在國軍無線電部隊任排長。闊別六十年了,親人盼望您的音訊,胞妹陳世倫現住贛州,請速與聯繫。聯繫電話:0797—8113359或與江西南昌市洪都北大道96號《教師博覽》編輯部薛農基聯繫(外甥),電話:0791—8522215。

  • 文章尋人啓事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22期  出版时间:2011-02-01
    关键字: 寻人启事 探亲互通 海峡两岸

    蕭佳常,江西省泰和縣永昌鄉寺下村人氏,蕭致常(治品)將軍之三公子,民國三十八年隨母王孟秋(四川人)來台,如有知其下落或情形者,請函「上海巿徐匯區漕溪北路三十八號十四A室(200030)上漁制勝巿場管銷策劃有限公司蕭經棟鄉長收」,電話:0086·1381·741·0838(手機)或與本(泰和)同鄉會任何一位理監事連絡亦可。

共21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