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战争历史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厦门大学历史系陈衍德教授致潘柱材乡贤的一封信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42期  出版时间:2013-10-10
    关键字: 书信 历史品评 读书笔记 抗日战争

    无数重大事件。而您对事业的执著和对理想的追求,也都在字里行间体现了出来。作为战后出生的我们这一代人的前辈,您实在值得我们佩服和尊敬!您的书中最令我感动的是描绘国军抗战的内容。我在去年的那篇文章里说过,大陆以前的教科书对这方面的内容是避而不谈的,一直到近十年来才有所改变。但历史终归是历史。您的详细描述,再一次证明,国军确实是抵抗日本侵略的主力军。特别是您曾作为一位翻译官在国军中服务过,是亲历战争历史见证人。我认为,您这本书的史料价值是很高的,可称之为亲历者

  • 文章美麗的誘惑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6期  作者:李開和  出版时间:2006-12-25
    关键字: 罂粟 鸦片战争 历史影响 学者论述 时论社评

    有了鸦片,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获得改善,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医药,小病无钱医治,大病只有等死。村民迷信吸食鸦片治百病,头痛医头,肚痛医肚,一旦上瘾后,什么病也治不了,相反地吸毒人数愈来愈多,生活不但得不到改善,反而家道丧失,落破不堪,成为毫无尊严的堕落人。中国人有过这样一页沧桑的历史,对于「毒品」的恐惧与厌恶,可以想见,然而走私贩毒仍是层出不穷,甚至破获走私市价高达二十亿元之海洛因砖,酿成黑吃黑的海上喋血事件,这些惨绝人寰的人伦悲剧,再次印证了重利之下,必有愚勇

  • 文章紀念「七、七」抗戰的反思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25期  作者:謝桂光 出版时间:2009-07-10
    关键字: 抗日战争 抗战反思 历史资料 往事回忆 人物悼念

    台湾,更获得巨额赔款;据史料记载,赔款金额相当于大清三年半的税收,接着日俄战争他又获全胜,把俄国在我们东北的一切权益全囊括了去。直到民国二十年沈阳事变,实质上已把东北三省的土地及资源并吞了。笔者认为,七七抗战,我们再各方面的准备都是严重不足,只得仓卒应战。胜利像奇蹟般来临,接收更是千头万绪,手忙脚乱,战争是残酷的,历史是无情的,机会是一去不回的,但胜利真是惨胜吗?绝对应该更冷静思考、思考;据史家资料,八年抗战全国死伤的军民同胞,多达两千多万,财产损失更是

  • 文章讀威案憶故士——兼記雙島塩田並念先人創業惟艱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1卷 第1期  作者:徐承烈  出版时间:1985-06-20
    关键字: 故乡回忆 双岛盐田 威海 抗日战争 历史集萃

    急需抢救,此时村邻皆弃其他工作赶来「抢盐」。烟酒招待之余工资加倍,且免费带盐回家,亦是一大优惠。食盐销山东省各县,渔盐销沿海渔民,工业盐外销韩国,盖自双岛港乘风船至韩国之仁川港一般状况不过一夜之航程。依中国法制入淸以来盐即行专卖制度,盐税属中央税,双岛盐田究在何种情形下生存而生意兴隆,就非笔者所知了。中日战争爆发以后,威海迅即为日人所据,交通破坏,工商衰微,盐业自然亦成滞销,盐厂堆积如山,乏人问津,本拟附设之精盐厂亦吿停顿,在救国人人有责,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 文章簡介一個多元化的業務機構——中央信託局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26期  作者:沈徑瞻  出版时间:1996-12-25
    关键字: 中央信托局 简介 经济金融 抗日战争 发展历史

    ——它是一家銀行、幾家不同性質的保險公司、一個公營採購局、一家大貿易商、一家航運公司、一家證券行、一家汽車進口商、一家金店、一家水果進口批發商——中央信託局(下稱中信局)爲國家四行兩局的一員,由政府投資,於民國廿四年十月一日在上海正式成立。是時,正値對日備戰,以辦理軍資採購充實國防爲主要任務;同時推展節約儲蓄,以累積資金,厚値國力,及開辦團體保險、產物保險、兵險等特種信託業務,以應時代需要。二十六年抗戰軍興,中信局業務重心隨戰時需要而加重。隨政府西遷重慶...

  • 文章在那遙遠的地方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41期  作者:楊世虎  出版时间:2011-12-25
    关键字: 云南腾冲国殇陵园 抗日战争 历史教训 珍惜和平 人生感悟

    就有伤亡,因为时空因素的限制,伤亡的后续有无穷的演变,在当时的条件下,绝大部份的亡者,一定是就地处理,甚至无法及时处理。现在回来了!他们是谁?是那里人?家在那里?亲人是否健在?什么战役牺牲的?愈细的环节已无从查考!大原则确定就可以了。毕竟,象征意义大于实质意义,而且国家照顾著较之自家照顾著,能更长、更久、更重。访滇同乡宋炯及杨世虎于腾冲热海「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这句响澈云霄的历史口号,是蒋委员长在抗日战争后期所提出的。当时,全国热血青年

  • 文章抗戰時期江西省臨時省會泰和回顧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22期  作者:聶志剛 出版时间:2011-02-01
    关键字: 泰和 抗日战争 江西省临时省会 往事夙文 历史集萃

    景瑗、张明善、马大浦、卢润孚、李静涵、严楚江、许传桢、杨惟义、潘慎明、黄正中、陈封怀,都是学科把关人,学界泰斗,校刊为《学校一览》《正大土木》《正大农学丛刊》《地户建设》《南洋季刊》等。一九四一年七月,增设文史、生物两系,一九四二年增设行政、师范、税务三专修科,一九四三年增设土木专修科、文史系分开,为中文系、历史系。一九四四年五月胡校长离职,萧遽校长接任,这时全校有教师二〇三名,职工三百多人,学生一、三八六人。一九四四年六月,设分校于赣州龙岭,罗容梓教授为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