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回忆往事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抗日炸寇車親歷記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74期  作者:劉一曙 出版时间:2010-01-10
    关键字: 湘北战役 炸日寇货车 回忆往事

    同仇敵愾膽氣豪,炸雷夜埋榮秀橋;震天霹靂一聲響,酋賊寇車屍骨拋。自古霸道終無善,侵略好戰命難逃;健兒誓雪中華恥,齊奏凱歌志量高。這首詩是我在一九四五年春末於湘北抗日戰役中,率部穿插敵後湖南岳陽榮秀橋(現名黃秀橋)鐵路線段,伏擊日軍,炸毀其編號爲「三九六六五」火車全列,斃敵兩百餘人,榮獲「衛國干城」獎章後,即興而作。每憶當年場景,豪情滿懷,至今詠來,歷歷如在眼前。乃爰原作,撰文自勵,以志不忘。一、仇恨盤踞在武漢的日本華中侵略軍,仗其猖獗之勢,自以爲進犯得手...

  • 文章滬甬輪上的形形色色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05期  作者:葉蓬 出版时间:1985-08-01
    关键字: 上海 客轮 十六铺 回忆往事 茶房

    上海市簡稱爲「滬」,因爲吳淞江的下游又稱滬江;寧波簡稱爲「甬」,其來由則爲自寧波三江口起至鎭海招寶山出海那段江水叫做「甬江」。由之,所謂滬甬輪船,亦就是上海駛寧波的航輪。寧波人謀職發展,多數是在上海市,因而,這條航道往返的旅客及貨物,非常繁忙,生意興隆。當年,航輪往返準時於每天下午四時許,由上海駛往寧波有二艘客輪,同時,在寧波方面,亦在下午四時許,有二艘客輪開往上海,等於是,兩方面對開,行程時間是,下午四時許開船,翌晨四時許,雙方互達目的地,約是十二個鐘...

  • 文章記集中支付制度的建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3卷 第4期  作者:馬駿 出版时间:2001-10-01
    关键字: 李国鼎 财经制度改革 悼文 回忆往事

    國之大老李國鼎先生,於今(二〇〇一)年五月卅一日與世長辭,噩耗驚傳,心中感到十分悲痛。雖說國鼎先生享壽九十二歲,功在國家,萬民感念,應屬福壽全歸,了無遺憾,但值此經濟景氣低迷,政治導向未定,人心思治之際,對於像國鼎先生一樣公忠體國,無私無我,竭智盡心臻國家於富強,社會於繁榮的卓越貢獻,益增追思縈念,難捨難忘!國鼎先生在當過經濟部長之後又調任財政部長。他對我國經濟發展與成長的貢獻,凡年紀稍長的人都有目共睹,耳熟能詳,其對六十年代十大建設之擘畫與成就,使中華...

  • 文章故鄕師友最關情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4期  作者:單繩武  出版时间:1986-01-01
    关键字: 昔日同窗 师生之情 回忆往事

    一懷念故鄕的昔日同窗,首先印入腦際的是顧克臻。克臻身材矮胖,面孔帶有菜色,好像是永遠營養不良。在我一生所認識的故舊與門生當中,從未發現過像克臻這樣聰明的人,在他眼中,天下沒有學不會的事。在學校內,所有功課,他每試必名列前矛。不僅文科好,理科好;課外活動也高人一等。他在操場上龍騰虎躍,在敎室裡却靜若處子,當他埋首書本時,專心致志,在任何吵鬧場合中,都不受干擾,安之若素。他是足球校代表,奏胡琴,吹洞簫,雖是十餘歲的小伙子,阜城業餘高手,都另眼相看。無怪阜中校...

  • 文章鄭州昇達大學與我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2卷 第1期  作者:李裕寬 出版时间:2000-01-01
    关键字: 昇达大学 创办经过 王广亚 回忆往事 教育

    一九九六年元月我在台北拜謁創辦人王廣亞先生時,王創辦人即挽邀我去鄭州代表他本人主持剛成立之昇達大學,這突然的邀命,頓使我一時答不出來,我答以請給我一日時間,讓我考慮考慮我是否敢或有能力擔當如此責任。經一日夜之考量,認為王先生這樣地把我器重,我怎好意思違撫其美意呢?於是欣然承諾當盡駑駘。一九九六年二月廿一日為鄭州昇達大學第一學年第二學期開學之日,王創辦人在典禮上佈介了我這位代表,我旋即以德、智、體、群四育共勉,昇達二字顧名思義,就是將台北、中壢育達高級商工...

  • 文章抗戰時期衢縣縣商會工作之囘顧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9卷 第10期  作者:戴樸庵 出版时间:1977-10-06
    关键字: 衢县县商会 黄尖纸 糖坊 回忆往事

    衢縣雖僻居仙霞嶺下,人口只四十餘萬,但不特居浙省西南水陸交通中心,且居高臨下,爲軍事要衝之地,是以戰爭或朝代遞換,由閩贛入浙,必先掌握衢縣,方可底定全浙,反之由浙入閩贛,亦必如此,已有屢見史實可證,卽在抗戰時期,爲我國前線重鎭,駐有大軍,以防日寇蠢動,進襲閩贛。抗戰中期,民國廿九年,筆者奉命囘返故鄕——浙江衢縣——銀行界工作,主持某國家銀行,翌年,被地方父老,推選爲縣商會理事長,以迄卅八年,衢縣淪入**之手,其間又被選爲中國國民黨衢縣縣黨部執行委員及監察委...

  • 文章我在「精忠」初抵高雄港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0卷 第5期  作者:金國銓 出版时间:2008-05-10
    关键字: 高雄港 回忆往事 两岸形势 港口经济

    三十八(一九四九)年端午前夕,「精忠」的孩子們乘坐「萬民」輪由廈門駿抵台灣的高雄港。高雄我們沒聽說過,可是在高雄港我們乘坐的「萬民」輪卻在這一天靠岸了,「精忠」的孩子們上岸了。這是一個嘈雜混亂的港口。煤屑漫天飛舞,油漬滿地污穢,港口特有的臭氣薰天,台灣特產香蕉皮蓋地,「精忠」的孩子們艱困地,一步步離開那掩鼻的高雄港口,高雄港口環境,迄今讓我印象深刻。提起高雄港,我又想起「精忠」的孩子,我的好朋友—李學仁,他瘦高的身材、大大的嘴,最為讓人記憶深刻。即使現在...

  • 文章雜詠三首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5卷 第3期  作者:張如石  出版时间:1993-09-01
    关键字: 海峡两岸 汪辜会谈 回忆往事 格律诗

    一、欣觀海峽息波濤,汪辜會談宿怨消;兩岸炎黃重聚首,風平浪靜架新橋。二、政見分歧數十秋,今人應早度鴻溝;睡獅覺醒空前壯,國際威名震五洲。三、學海航行五十冬,滿園桃李郁葱葱,窗前能作詩千首,席上難乾酒半盅;黃酒灘頭思舊雨,灌河岸畔賦新風,年輕奮起驅強虜,獨記張灣一戰功。

  • 文章架起新世紀的跨海橋樑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01期  作者:唐德中 出版时间:2002-08-01
    关键字: 联谊会 大学生 夏令营 回忆往事

    常言「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在由台北市寧波同鄕會和寧波大學、寧波市台胞台屬聯誼會聯合發起、並積極推動的甬台大學生聯誼交流,即將邁進第十個年頭之際,我們眞切而欣喜地體認到一九九三年夏「跨出重要的一步」的破冰之旅「樹人架橋」的歷史意義。樹高百丈猶有根,水流千里終有源。為了加強甬台兩地文化敎育交流、增進青年共識,自一九九三年首創舉辦甬台大學生夏令營以來,先後已有一三四名甬台大學生參加了兩地有組織、有規模的跨海聯誼交流。由此,甬台兩地還相繼成立了青年聯誼會等組織...

  • 文章對江西農業技術參訪團來台觀感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1期  作者:陳有聖 出版时间:2000-08-01
    关键字: 江西农业技术参访团 两岸互动 共同目标 返乡观感 回忆往事

    峽江 陳有聖四月十九日,次子逢勇面吿:果仁(筆者侄孫)由家鄕來電:江西農業技術參訪團去台灣,其中有峽江副縣長羅友生、及主任黃英福等兩位參加……」。余因病於四月二十二日深夜赴三總求診,當即進住病房,病勢危急,蒙院方急救,病情逐日好轉。五月三日囑三子逢仁夫婦開車前往中正機場迎接,並事先與台北巿江西省同鄕會及有關縣旅台同鄕會如泰和鍾賢侃理事長,上饒馬正榮理事長連絡協調。五月六日中午省同鄕會設宴歡迎,余帶病參加,在歡迎會中,「個人談到曾離鄕六十六年,二年前返鄕觀...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