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古道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访昭君村的古道(一)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94期  作者:馮駿祥 馮緒旋 出版时间:1990-01-10
    关键字: 昭君村 王昭君 古道

    注:汉代王昭君白玉彫像)序骏祥表弟托万典哥万里迢迢的带来了访昭君村的古道,要我出版登载于兴山鄕讯上并为序,虽两岸交流目前仍限于民间而且简体字又多,然昭君和番对国家的贡献是中华文化不杇的史蹟,加之我的幺舅妈就是宝坪王姓昭君的后代,我能不为序以飨读者吗!兴山人的爱国情操,由屈原与昭君二人表现无遗也。骏祥、緖旋的文笔流畅,描写逼眞,刻划深邃,乃一写实名著,我将设法使之留蹟于湖北文献及国史馆也。—孙光裕介绍「昭君村的古道」台湾这个宝岛孤悬海上,近代由于与

  • 文章杨廷理古道——兼谈淡兰古道的演变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21期  作者:楊俊哲 出版时间:2008-07-10
    关键字: 淡兰古道 杨廷理 历史演变 人物事迹

    的功绩与地位,比起吴沙实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有关杨廷理的事蹟,有一事眞相不明,困扰后人百余年。姚莹在道光元年(一八二〇)的《台北道里记》中,一句「杨廷理新开路东,因其路迂远,人不肯行,故由此旧路云」,为后世留下无穷纷扰。他到底是走那条路入兰呢?淡兰新路到底是怎么个面貌呢?众说分歧,其中有不少颇为怪异的说法,诸如:「枫仔林上岭」、「十分寮~枫仔濑~顶双溪」、「地点为四脚亭」、「三貂岭东方之四脚亭」、「岭即草岭」、「草岭即湾坑头山」;更有「白兰氏独力开凿淡兰古道

  • 文章让温圳古镇再现辉煌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14期  作者:王文 出版时间:2009-02-01
    关键字: 温圳古镇 温家圳 温圳驿站古道 抚河

    还留有「前路赤炎炎日,试问能行几步?这是凉飕飕风,何妨暂歇片时。」多个古路亭的遗迹废圮,分散在几条要道途上,如从抚州方向来的有白沙亭、杨溪亭、走东乡,进贤来的有埂上亭、望瑞洪、罗溪湖区来的建有桥背亭,还有打三江口、丰城那路来的,有饶坊亭、康山亭,以及潭塘垱上亭、东岗亭、齐梁亭……,可见温圳驿站古道,地处通坦,四面八方,才有这多「供人少憩,以避风雨」之亭。明末清初,这儿已是店铺林立,鳞次栉比,沿河弯弯曲曲,逐步建成有上街头、下街头、大街、豆芽路、当背街、前

  • 文章铅山通闽古道与关卡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24期  作者:王立斌  出版时间:2011-08-01
    关键字: 铅山 赣闽古道 关卡 交通水利 历史集萃

    黄沙港交界。铅山是赣闽古道的通关大道,历史上有许多名人在这条古道上留下了文化足迹,朱熹、陆游、辛弃疾、徐霞客、文天祥、马可波罗、费宏等历史文化名人,更有常年跋涉的挑担肩夫的艰辛足迹。铅山设驿站始自唐、宋,最早的驿站有紫溪驿、车盘驿、鹅湖驿,这三处驿站就是南宋期间,福建通往浙江的必经驿道及休整的驿站,当年朱熹、辛弃疾等人往返闽浙,大都由此驿经过。同时也是著名的商旅大道(茶纸古道)。晋商经营武夷山茶路的起点是武夷山(崇安),用挑夫经山路运到铅山车盘,再用竹筏小舟经

  • 文章西南古道拾遗——新诗四首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21期  作者:劉正龍 出版时间:1991-12-25
    关键字: 现代诗 西南古道 怀古诗词 傈僳人

    戰國銅鼓三萬里從中原擂到邊庭,三千載從戰國響到如今;列隊的鼓手站成了陶俑,日月的金錘仍輪番敲出,我凝神傾聽,     聽你銹迹班爛的銅音。鼓聲來自殘破的壁壘, 來自邊境的原始叢林,伴着斷岩松濤悲愴激昂,是秦聲還是楚聲!我悄然傾聽,聽!   多少次的山河破碎,多少人的白骨相撑,  多少年的分分合合,多少代的你奪我爭;數不清的劍斷戟折,聽不完的風簫馬鳴,  全記進鼓聲。文物舘裏寂靜非常,  所有這些雖是幻影;所有這些都是實情,  銅鼓守着一盞青燈,邊遠古城酣...

  • 文章另一条丝绸古道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21期  作者:劉春明 出版时间:1991-12-25
    关键字: 南方丝绸古道 早期国际贸易 腾冲 中印公路 历史发展

    提起中印公路,我们就会联想到它的前身——那条悠久而古老的丝绸之路。远在汉唐以前,我们的祖先为了打开中国的大门,先后开辟了两条主要的古代商道:一条是从长安出发到达敦煌,然后进入欧洲和西 的西北丝绸之路;另一条就是从四川经云南进入缅北到达印度而贯通整个欧亚的南方丝绸古道。然而,南方古道早于北方古道,这是由于当时的政治形势所决定的。汉唐以前,中国的政治中心多在黄河以南,所谓北塞南疆,这就是说,北方自然气候恶劣,风沙冰雪险阻,且当地民族强悍,部落纷立,长期处于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