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出身生平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也談張大千先生僞畫問題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4卷 第1期  作者:金增光  出版时间:1992-03-01
    关键字: 张大千 出身生平 伪画问题

    辛未年,在傳統水墨畫壇上,有二件大事發生,幷廣泛的爲人所討論:一件爲大陸畫家范曾訪台,另一件則爲美國沙可樂美術館所籌劃「張大千回顧展」,這二件事原本無可議之處,但皆因僞畫問題而造成軒然大波。范曾事件由於人品手法低俗,早爲台灣藝界人士所摒棄,不値得一提;倒是大千先生僞畫問題,確値得再三思考。「張大千」這三個字,在台灣可說是家喩戶曉婦孺皆知,其藝術創作之成就,可謂博大恢宏,後無來者。但藝術上之成就,幷不等於人格上之成就,因此大千先生少壯之年,也有犯錯的機會,...

  • 文章王佐良的《樹藝淺說》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5卷 第1期  作者:吳舟  出版时间:2003-03-01
    关键字: 王佐良 出身生平 《树艺浅说》 著作介绍

    植樹節前,一位文友送我一本心儀已久的《樹藝淺說》。當晚,求知的慾望,驅使我挑燈夜讀,興奮不已,通霄難眠。這是一部民國八年(西元一九一九年)由上海中華圖書館出版的「提倡植樹,推廣農事」的普及性實用讀物。該書的作者王佐良,係山東臨沂人。他自幼讀書,曾中秀才,淸末任資政院議員。民國元年(西元一九一二年)爲陸軍少將,海州軍政支部長,贛楡縣第一任民政長(縣長)。《樹藝淺說》一書,撰寫於民國五年(西元一九一六年),我持有的這本,已是第三次出版了,由此可見該書在當時的...

  • 文章徐繼畬與台灣——以徐氏任福建巡撫期間有關台灣事務之奏摺爲例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3期  作者:席涵靜 出版时间:2009-01-01
    关键字: 徐继畬 出身生平 台湾事务奏折 社会问题 军饷问题 官员升迁 防备英军

    壹、前言徐繼畬,字健男,號松龕,山西五台人,生於清乾隆六十(一七九五)年,道光六(一八二六)年進士,旋被選爲庶吉士,道光二十二(一八四二)年任福建布政使,道光二十七(一八四七)年任福建巡撫,咸豐二(一八五二)年任四川鄕試正考官,同治六(一八六七)年任總理同文館事務大臣,同治十二(一八七三)年卒,享年七十八歲。台灣於清康熙二十二(一六八三)年入滿清版圖,即歸福建省管轄,設台灣府,下轄台灣縣、鳳山縣、彰化縣、嘉義縣、淡水廳、澎湖廳、噶瑪蘭廳,即一府四縣三廳。...

  • 文章山西省早期的教育家和實業家徐一清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3期  作者:徐敦壽 出版时间:2009-01-01
    关键字: 徐一清 出身生平 留学日本 创办学堂 兴办实业

    我的曾祖徐學蕙有三子,二子徐一清,字子澄(一八六九—一九四七),二十歲左右考中秀才第一名,選送至山西省巡撫張之洞創辦的三晉最高學府「令德堂」深造。一九〇四年五月山西提學司奉命選送優秀學子三十人赴日本留學,徐一清亦在其中,並考入東京宏文師範學堂,時趙戴文亦在該校就讀。他除學教育課程外,還涉及日本實業發展方面的信息,經過幾年的留學,樹立了「教育救國」、「實業救國」的信念。一九〇五年,孫中山在東京成立了「同盟會」,二祖父徐一清、趙戴文、閻錫山、溫壽泉等人同時加...

  • 文章夏荷生先生事略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5卷 第3期  作者:治喪會  出版时间:2003-09-01
    关键字: 夏荷生 出身生平 投笔从戎 台湾生活 邮政工作 追思悼念

    印刷公司董事长,创业有成。长媳杜元立女士,铭传大学毕业,秀外慧中,持家有方。长孙新恒,十二岁,孙女新惠,八岁,皆岐嶷英发,兰馨桂馥,一门俊秀,先生可以无憾矣。哲人虽逝,典型犹存,谨节述先生生平之荦荦大端,以表风范,长存哀思。

  • 文章追懷先賢王公璵先生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5卷 第2期  作者:吳洽民  出版时间:2003-06-01
    关键字: 王公璵 出身生平 政治生涯 抗日往事 弘扬家乡文化 追思悼念

    ●循聲治績 必有史家記述●鄕先輩王公璵先生,原名宗璠,以字行;筆名敬齋、白羽、乙凡、魯珍。世居於江蘇省海州之雲臺山麓(今爲連雲港市),依山臨海,風景秀麗,王氏娶族而居,賢良輩出,尊翁慕陳公、諱同甫,飽讀詩書,而困於場屋,因其才侔子貢,操陶朱業,懋有遷無,臆則屢中,以致富甲一方;然其樂善好施,積而能散,故望重鄕邦也。先生幼承庭訓,國學深厚,畢業於北平大學英語系,並秘密參加中國國民黨;歷任豐、蕭、銅山(含徐州市區)縣長,第三、七區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安司令,江蘇...

  • 文章山西省商會第一任會長——武注東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6期  作者:武廼純  出版时间:2010-07-01
    关键字: 武注东 出身生平 山西总商会 保矿活动 创办实业 济困扶贫 民族气节

    泉」分号,做农牧产品购销,汽车跑库伦、恰克图做边贸生意。武注东创办的实业很具规模,是上世纪二十年代农业机械化的模式,也是农、工、商结合的雏形,农场垦荒种地产粮食、油料,自己设有加工作坊、油房、粉房、面粉厂、养猪、养鸡、养牛羊,很热闹了一阵子。可惜的是:由于社会的动荡,土匪的骚扰(总号主事武宝年被土匪绑架,勒索大量银钱后放人),「转运站」没运作几年,就以破产吿终。热心公益事业 乐于济困扶贫太谷武氏家族以经营药材和典当业致富,世代儒商结合,从商者大都是学人出身

  • 文章張培光先生事略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4期  作者:申慶璧 出版时间:1974-12-25
    关键字: 张培光 出身望族 生平事略 追忆故人

    先生諱培光字志眞別號質齋,已廢而不用。僑居香港後,卽以字行。原籍昆明市,寓所在金碧路,護國路口,民國紀元前十五年四月十日生。先氏爲昆明望族,曾祖父諱仁業農,祖父海如公,爲武進士,乃從軍。父雲川公爲淸秀才,改經商,至先生仍以農爲本,在昆明、澂江、宜良間,有良田三百餘畝。民前四年入昆明第三模範小學堂。民國元年升雲南省立第一中學堂。於民國四年畢業後,任昆明縣立金馬寺小學敎員。翌年負笈北平,考入國立北京師範大學物理化學系肄業,於民國九年畢業。自北平學成還鄕,服務...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