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鲁国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曲阜古城遗址发现鲁国宫殿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4卷 第2期  出版时间:1978-09-20
    关键字: 曲阜 魯國宮殿 遺址

    香港六日法新社电〕中共「新华社」今天报导说,已有三千年的一座古城遗址,已在山东省挖掘出来。曲阜古城是春秋时代鲁国的首都,位于现今曲阜县内的泗水与沂水之间,古城四周长十一点八五公里,占地十九点七五平方公里。由考古学家所作的初步硏究的结果显示曲阜古城占据了一块相当平坦,且呈长方形的土地。曲阜古城存在大约有一千年,其断垣残壁都还存在,其中有些还屹立著。在古城的所在还发现了鲁国宫殿的遗迹,以及制陶、铸铜及熔铁的场所。曲阜古城的西部有五处墓地。在已挖掘出

  • 文章談欲蓋彌彰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31期  作者:謝世寧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左传》 “欲盖弥彰” 鲁国 朱国大夫黑肱

    欲,希望也;盖,掩饰或掩藏;弥,益也;彰,明显也。「欲盖弥彰」,就是一个人做错了事越想将错误掩藏起来,结果是越使他的过错明显暴露。这个成语,出于「左传」。春秋时,当鲁昭公三十一年,有个朱国的大夫名黑肱的人,悄悄的将「滥邑」(故址在今山东省滕县东南),送给鲁国,希望鲁国给予他政治上的庇护。鲁国是周公(为周朝制礼作乐的人)的后代,是一个非常重礼义的国家,在鲁国史册上,便将黑肱投奔鲁国的事,直接用「朱黑肱」的名义记了下来。鲁国的正人君子批评这件事说:「一个人对

  • 文章魯都曲阜勝景簡介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6卷 第1期  作者:高子範 出版时间:1990-06-20
    关键字: 曲阜 孔子 孔庙孔府 鲁国故城 孔林

    据史记记载,上古时代,炎帝居陈,迁都曲阜,黄帝生于曲阜的寿丘,少昊登帝,徙都曲阜,崩后葬于云阳山;舜作什器于寿丘,由此可知,三皇五帝中,就有多位在曲阜留下踪迹。曲阜在商代为奄国,是商王朝在东方的一个重要属国,在曲阜旧城东,曾有「奄里」,就是奄国的所在地,首次当作全国的都城。公元十一世纪后期武王商后,将周公旦封于「少昊之墟」曲阜,为鲁公,当时因周公留京辅佐朝政,未能就封,后由其长子伯禽代就封于鲁,成为周鲁国的第一任鲁公;伯禽是一位文武全才的国君,就封初期

  • 文章山東古志略(二)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7卷 第4期  作者:楊道平 出版时间:1982-03-20
    关键字: 山东古志略 文明发祥 春秋战国 孔子 鲁国

    经济中心。齐、鲁、楚、晋、宋、衞通商要衢,范蠡父子居此耕商经营,逐什一之利,不久积赀巨万,为富翁,天下称之为陶朱公。鲁国鲁为古奄地,炎帝都邑,黄帝出生地,少昊之邑,为我国文化中心。周武王弟旦,佐武王以伐纣,有大功于周室,武王封之于少昊之墟曲阜地(纪元前一一一五年)。武王崩,子成王立,周公旦留京佐成王,使其子伯禽就国。伯禽请行,周公训之曰:「吾闻德行宽裕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之以德者安,禄位尊盛守之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之以畏者胜,聪明徇知守之以愚者善,博闻强记守之以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