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题材共返回1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農曆馬年寄語: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95期  作者:嚴震銓作 出版时间:2002-02-10
    关键字: 新年寄语 漫画 反讽题材 反贪污受贿

  • 文章漫談河南曲子(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卷 第6期  作者:任敬之 出版时间:1970-06-01
    关键字: 河南戏曲 题材 曲目

    五)题材吾豫俗曲文学,向来发达,你若能把俗曲文坛作一鸟瞰,定会使你瞪目乍舌,大吃一惊。单就曲子的剧本来源及作者想作一次探讨研究实非易事。因为一人所知有限。而剧本题材渊源无穷,仅就所知略述一二。㈠题材来源:曲子戏很少创作剧本,除少数时事报导外,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由鼓子曲翻译而来。就文体讲多系翻译体,其源流可分五类:⑴源于传记——此类题材多采自经史传记,文饰变化,在所难免,要以忠孝事迹为选择对象。例如:吴湘女分琴——本左传昭公十九年、与十六年,及史记楚世家

  • 文章監利文獻徴稿簡則

    来源期刊:《監利文献》 第3期  出版时间:1983-02-01
    关键字: 欢迎投稿 题材广纳 修正注明 投稿地址

    一、本刊欢迎下列稿件:1.记载或论述监利县及与监利县有关之历史、地理、人物、风俗、特产、传说、神话等文字。2.监利县古今同鄕之发明及创作。发明以报导图片为主,创作含论著、散文、小说、诗、词、歌、赋、乐曲、绘画、书法、摄影、篆刻、雕塑等。3.其他与监利县有关而値得刊登之图片及文字。4.特别注重在台同鄕之近况报导。二、文体不拘文言、白话,均所欢迎。三、字数多寡不限。四、来稿请以有格稿纸缮写,并加新式标点。五、来稿若不得修改,请于稿末事先注明。六、原则上不退

  • 文章編者的話

    来源期刊:《松江鄕訊》 第2期  出版时间:1958-06-01
    关键字: 《松江乡讯》 期刊时间 目的 内容 题材

    △本刋暫定以每季出版一次,作爲同鄕聊繫的媒介,將來事實上如果必需的話,可以縮短出版距離,改一月或雙月發行一次。△本刋發行的目的,旨在聯絡鄕誼及報導旅台各地同鄕之動態,進而爲將來桑梓建設之硏究規劃等之文字介紹,祈請同鄕賜予合作。△茲爲聊慰鄕思起見,擬刋登故鄕名勝古蹟及有關史料等之照片,同鄕中如有珍藏者,請惠賜借用,一俟用竣原件奉還,决不有誤。△吾鄕人才輩出,代有名賢,如有先賢之遺聞逸事或地方掌故足以啓示吾等客旅異鄕之事蹟或饒有風趣者,或則對將後家鄕方面建設...

  • 文章通海—民間獨特技藝—高臺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22期  作者:時偉 出版时间:1992-12-25
    关键字: 通海县 民间技艺 “高台” 舞台造型艺术 古典戏剧题材

    惊恐万状,跌倒在地,怆惶举剑迎战;空中,孙悟空脚踏祥云,居高临下,手举金箍棒,照准白骨精直劈下来。整台造型,情景交融,惊险异常,给人以白骨精身临绝境,腹背受敌,击毙之势,即在顷刻之感。表达了人们扶正驱邪的良好愿望。观众无不为蓝人们的匠心独运和高超技艺而交口称赞,叹为观止。通海高台,多在上元节或年节装扮。一般装十二台,如遇润年则装十三台。这种艺术据说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了。民间艺人,吸收舞台艺术,将我国古典小说、戏剧、传奇、神话、民间故事以及近代题材,通过一平方米多

  • 文章漫談國畫藝術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5期  作者:周子豐  出版时间:1987-01-01
    关键字: 国画艺术 发展历史 内涵优点 题材分类 国画六法

    广为应用,以启廸绘画开始。继而秦汉时期,因受神化与佛道思想之需要,产生人物画宣扬政敎盛行于世,直至东晋、宋、齐而未衰,此一时期中有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等三大家为代表,各具风格,于南北朝同时,由人物画背景之演变而产生山水画。南齐谢赫创画学六法,树立理论根据,影响后世研究至深且钜。迨于唐代,因受政府竭力提倡与奖掖之功,使绘画艺术大为兴盛,不仅题材增广如山水、人物、花鸟、走兽、虫鱼等画类发展齐全;同时人材辈出,画法精进。此时以王维、李思训、吴道玄、韩干等为代表

  • 文章觀賞「清涼月畫冊」漫談晉籍畫家姚奎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6期  作者:張迅學 出版时间:2005-07-01
    关键字: 姚奎 宗教题材作品 生平简介 艺术展出

    二〇〇四年七月十三日,旅居加拿大温哥华的山西画家姚奎,近年来旅游各地作画,因为敬佩星云大师把:「人间佛教」传扬五洲万国的宏业,于是在「温哥华佛光山道场」师父的接洽下,受邀在高雄佛光山「佛光缘文物展览馆」展出一个月,并以佛光山题材作画二十七幅和历年来所描绘有关宗教题材作品,共计三十五幅,捐赠给佛光山美术馆典藏。姚奎绘画的母体多是中国风景:像大江南北、名山胜水、地域风土、家鄕年俗等无所不画;而古老的北京,垣曲古城等,更是他最喜爱的画题。因他长于斯,受教育于斯

  • 文章湖南花鼓歌劇的觀感與建議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4卷 第2期  作者:龍梅質 出版时间:1976-04-15
    关键字: 湖南花鼓戏 唱词 题材 表情动作 风土习俗

    相偎,视以为常,并不诟病,未免有些批评不公。因此,湖南花鼓戏无论从题材和唱腔、表情各方面来说,并不庸俗,并不下流,何尝不可登大雅之堂?惟此时此地,花鼓戏的人才、技术、经济,已极感困难,更不宜分散力量,剧团方面固须团结合作,支持力量也必须集中。革新后的花鼓歌剧,应不限于舞台表演,而要把目标朝向电视节目上求发展。

  • 文章筆耕壹萬首,首首是好詩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94期  作者:朱先淦 出版时间:2003-11-01
    关键字: 《展鹄诗集》 诗品人品 诗词题材 诗人生平 诗词评述

    瑞金 朱先淦一、前言處處寄情情處處,事事詠詩詩事事,心有悟,情有所鍾,興有所好,物有所用;其在心爲志,發筆爲詩;是歷史、是懷舊、是生活、是日記、是遨遊、是攬勝,凡所見所聞,取爲詩材,朝夕吟哦,累五十年之積稿,簡編五集。於二〇〇一—二〇〇三年陸續出版,最後一集,並附錄讀者回響之金玉良言,佳評如潮,爲現代詩讀壯舉,堪稱大喜。余對於詩,從未讚硏過,旣不會作詩,欣賞度也淺,但於「展鵠詩集」,因其同爲贛人,同居窮鄕僻壤,同在稚齡坎坷,同穿芒鞋萬里,同船渡海來台,同...

  • 文章敦煌文化傳自東方略論——爲敦煌西域文獻硏究會首屆國際會議作——

    来源期刊:《甘肃文献》 第13期  作者:蘇瑩輝 出版时间:1979-12-01
    关键字: 敦煌文化 艺术造诣 史料记载 壁画题材 表现手法

    号的)的时代可以早到西晋(A.D.296)和十六国(405)时,而莫高窟的创建,亦远在符秦(366)之世。有年号最晚的写本,就现时所知,是北宋咸平五年(1002)曹宗寿夫妇的施经题记;至于壁画的时代,如以新发现的北魏残绣佛做尺度,再和云冈、龙门的北朝诸像来比照观察,则莫高窟的早期诸洞,其时代约在太和初年(477年前后),与云冈第二期之风格相近。其最晚的壁画[1],应是元代作品。就写本中的四部(经、史、子、集)书言之,除了史部的地志[2]、户籍[3]等类,子部的历书

共12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