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闽南共返回9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沿著蒼南海邊行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9卷 第3期  作者:鐘山  出版时间:2003-06-01
    关键字: 苍南 闽南话 沙埕 旅行

    汉要东瓯王胁从,东瓯王却把刘濞杀了将其头颅献媚于景帝。刘濞的儿子刘驹为报杀父之仇逃到闽越劝闽越王派兵灭东瓯国。纪元前一三八年东瓯国败于闽越,四万瓯越人举国迁徙庐江郡,那是温州历史上最早最大的移民,温州的真空是由福建人填补的。苍南人信仰基督教不少,一位乡镇干部的家里贴著「上帝/我们的主」这样的门楣。基督教对人的欲望追求比佛教宽容。省了好些仪式和清规戒律。九十年代估计温州的基督教徒约有六十万人,现在恐怕不止这个数字了。苍南有多半人口通行闽南话。这要追溯到唐末

  • 文章闽南同乡会新任理监事名录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6  出版时间:1996-10-01
    关键字: 闽南同乡会 理事 名录

    台北市闽南同乡会第六届理监事简介自民国八十五年八月卅日起至民国八十九年九月卅日止(注:理事长:吴雪山·福建省惠安县人。 ·中央军校特科毕业。 ·曾任台北县三重市公所主任秘书、台北市政府水肥处理会总干事、视察室主任专门委员等职 ·现任侨务委员会委员、福建省政府委员、台北市福建同乡会理事长。)(注:副理事长:施宪章·福建省永春县人。 ·初中毕业。 ·曾任台北市永春同乡会理事、 台北市闽南同乡会理事、世界临濮施氏宗亲总会理事。.现任世界永春社团联谊会董事

  • 文章台语与闽南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13期  出版时间:1984-07-01
    关键字: 语言 台语 闽南语 学术研究

    血统、语言、文字、风俗、习惯,为构成一个民族不可或缺的条件。台语是指通行于台湾的语言,即指占全岛绝大多数人口的福佬人的语言,也就是指的闽南语。闽南语是通行于闽南一带的语言,那是包括泉州语、漳州语、厦门语以及逸出在粤地潮州、汕头的语言。约四百年前,世界移民潮兴起,在西方则有英国淸敎徒跨越大洋,移民美洲;在东方则有闽南泉州、漳州两地的人跨越海峡,移民台湾。于是移民的母语遂随着移民流播到海外。海外的新天地因着风土的殊异,造成移民新的性格,新的习俗与观念。自然

  • 文章方言风波?台语、闽南话评议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30期  作者:悖理 出版时间:1987-06-01
    关键字: 方言风波 台语 闽南语

    日前立法院发生「方言风波」,吵出不少问题。有一件副产品,便是大众传播界在敍述这个事件时,或用『台语』,或用『闽南话』称之。甚至在一篇文章中,前称『台语』,后称『闽南话』,用词之混乱,亟待澄清。对于大多数的河佬人来说,他们认为自身是台湾人,讲的当然是『台湾话』。事实上,在廿多年前,政府大力推行国语运动之际,禁止的方言也以『台语』名之。其后或因畏于『地方分离意识』的形成,或因为符合实际的情形,『台语』在官方用语的词汇,便成国『闽南语』。事实上,使用『闽南

  • 文章说错了的闽南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3期  作者:蔡景福 出版时间:1982-11-01
    关键字: 闽南语 方言 学者论述

    蔡景福先生笔名亚薇,原籍福建晋江,现任职台北侨资金融机构。菲律宾远东大学历史学硕士,西班牙安多拉穆德素玛国际大学荣誉历史学博士。曾任大学敎授、报社主笔、中学校长、侨团秘书长。马可仕总统曾颁赠「菲华杰出诗人」奖章,中国文艺协会亦颁赠「海外文艺工作」奖章,并获华侨救国联合总会「文艺创作」奖金。已出版之著作有「六载中菲梦幻间」、「故国的召唤」、「椰子成熟的时候」、「情诗三十首」等八种。最近发表了「艺文剔误琐谈」一文,其中有关于闽南话之说错者一段,特予摘录于次

  • 文章说国语?说闽南语?语言,能分化,更能统合!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4卷 第6期  作者:郭賽華  出版时间:1998-12-01
    关键字: 语言 闽南语 选举 陈水扁

    清大外语系副教授郭赛华在选战中落败的台北市长陈水扁,于最近几天的大规模感恩晚会中均表示,今后将敞开胸怀,多听听外省人的心声和想法。只要稍微细心一点,我们当可发现,有别于以往类似的场合,如今陈市长在面对群众时几乎全程使用国语。身为长期观察并研究台湾社会语言现象的语言学家和「第二代外省人」,笔者对于陈市长选后语言使用的转变予以高度的肯定。陈市长是这次三位市长候选人中,惟一一位国语、闽南语均纯熟流利、能运用自如者。选战期间,常见他在各种竞选活动中,配合

  • 文章闽南语正名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22期  作者:林衡道  出版时间:1986-01-01
    关键字: 闽南语 语音语言流变 闽南语与闽南话的区别 子虚乌有的台湾话 国语与方言

    也就是说,好几个音节粘在一起。古时候,我们的祖先住在长江以北,特别集中在黄河流域。当时的长江以南,像吴国、楚国的语言,都有两音节的情况。春秋战国时代的楚国,虎叫做「於菟」,辞源也有这样的记载。自从五胡乱华以后,原住在长江以北的若干支,南迁过焦岭,来到今天的粤东、闽南定居,这就是所谓客家的来源。从此之后,每次中原遇有战乱的时候,都有人过焦岭南迁,客家不断扩充,尤其是宋室南渡以后,中原的衣冠之家迁居岭南的人特别多,而使得客家的人口益见增加。如今,住在台湾的客家多为

  • 文章鄉親動態(A)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44期  作者:晉江雜誌社資料室啓事 出版时间:1980-08-01
    关键字: 闽南乡亲 闽南同乡联谊会 晋江杂志 晋江同乡资料

    晋江杂志第四十期第二十六页刊有「闽南旅外乡亲家庭调查表」格式,有不少闽南乡亲热烈响应,详填寄下,至为欣慰,除逐期加以介绍外,并编号存档,备供参考。凡我闽南乡亲,请依式填送(表格请影印一份照式填写),将来「世界闽南乡同乡联谊会」一旦组织成立,亦可作为通讯资料也。□黄忠乡亲,现年五十七岁,福建省南安县罗溪镇高塘保,师专毕业,服务于花莲县富里乡东竹国小为敎员,兼任晋江杂志驻花莲特派员,夫人陈氏,长女映秋(婿胡镜涛,敎师,外孙胡干锋),师专毕业,现任敎台东市

  • 文章台北市閩東同鄉會計劃修纂「閩東方志」修纂「閩東方志」計劃 中華民國七十四年六月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21期  出版时间:1985-11-01
    关键字: 台北市闽南同乡会 《闽东方志》 学术研究

    閩東地區爲福寧府屬,原乃福建省之第一行政區,嗣則改稱爲第八行政區。本年六月間,台北市閩東同鄕會理事長陳嗚鑾先生擬有修篡「閩東方志」計劃,誠盛事也,特爲刋出如右,亦冀付諸實現。

  • 文章源遠流長的「福佬話」

    来源期刊:《福建文獻》第5卷 第3期  作者:陳香  出版时间:1972-08-30
    关键字: 闽南话 方言 风土人情

    「福佬話」的源遠流長,已成不爭之論。因爲,事實勝於雄辯,「福佬話」非僅可溯至中州,而且還可引伸得更遐更闊。如食古不化的死抱定孟子所說的「南蠻鴃舌」,指的卽是歷經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以至於宋,先後落籍在閩、粤之軍民所操的語言,管見以爲不然。「福佬話」的語彙,揉雜繁複,不但是沒有根柢的人所難體會;就是專家學者,欲求具體而系統的瞭解,也是談何容易的。不信,且參閱後面一系列的扼要探原。打扮——裝飾曰打扮。中原雅音:「今俗以人之裝飾爲打扮。」暢——得意曰...

共98条记录 1/10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