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共返回26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也談雲南移民事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3卷 第1期  作者:馬量為  出版时间:1987-06-20
    关键字: 越南 移民

    在文献十二卷三期,有两位鄕长谈云南移民事。我也是自幼即对此事极有兴趣,也常向人问起,君之始,来自何方,也常会听到的囘答是,来自小云南,交阯国,旮旮县,大槐树底下,追根究底的问下来,总归是听老人家这样说的,在只凭口说的况情下,只能半信半疑的不敢肯定,如今,看过了战鄕长之文后,才觉得这个答案是肯定的,云南移民之事,是千眞万确的事实,更明白的指出小云南不是云南,而是现在南北部地方。其来自云南者,如张晓古先生之先祖,有宗谱的记述可证,另外吾友杨坚德先生,也有

  • 文章豫剧在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4卷 第1期  作者:趙明普 出版时间:2002-01-01
    关键字: 豫剧 演出 越南

    中州豫剧团」是誉满台湾、驰名国际的「飞马豫剧队」的前身;原隶属于留国军管训总处。是豫剧大师张岫云女士,于富国岛一无所有的艰困环境中,呕心沥血、克服万难,创组而成的一个行当齐全、角色兼备的剧团。一九三九年底,我军民三万八千余人,在黄达云杰将军率领下,进入南,原欲假道来台,不料法人罔顾国际正义,将这些人一律羁留在北蒙阳地区的荒野中,在露天下度着衣不蔽体食不裹腹的集中营生活。张岫云女士就在这种饥寒交迫、精神极度苦痛的状况下,欲以其身怀豫剧绝艺,来调剂

  • 文章南见闻(一)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32期  作者:胡璉  出版时间:1978-01-15
    关键字: 胡琏 越南 遗著

    胡琏遗著自序一九六四年,余奉派为中华民国驻南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迄一九七二年离职,前后凡八年之久。大使之基本使命在了解驻在国之国情,敦睦两国之邦交,增进彼此之友谊。「南见闻」乃余在八年之所见所闻。书成之后,南共和国业已沦亡,于今读之,不免令人有沧桑之感,但仍有助于世人对南之了解。南共和国之沦亡,原因复杂,牵涉甚广,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然若细加分析,人谋不臧,实为主因。本书历述南之人事变迁及军政措施,评其得失以为殷鉴,旨在鼓舞南靑年为

  • 文章「瓯」、「倭」、「」之称的递变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1卷 第2期  作者:胡牧 出版时间:1995-04-01
    关键字: 地名 部落 百越

    ·海内东经》云:「盖国在钜燕南,倭北。」「倭」见于文字记载,大约始于此。据董楚平先生考证,这个「盖」即是「奄」,在鲁南。倭既在奄之南,已如前述,自鲁南至闽北沿海,分布的都是「区」族的诸多方国,这一带,后来又是春秋时代的「」文化区,故董楚平结合古文字音韵等分析后断定:「倭」即「」。「区」与「倭」同隶影纽,是双声字,故「倭」亦即「区」,是同一民族的不同记音符号。但《山海经·海内南经》却又记道:「海内东南陬以西者,瓯居海中,闽在海中。」同一本《山海经》在记及「区

  • 文章剧在台湾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6卷 第7期  作者:毛德傳 出版时间:2004-07-10
    关键字: 越剧 风虎越剧团 施银花 越剧演出 越剧演员

    台湾在日据时代及光复后几年间,并无专业剧团。一九五〇年五月,〈施银花戏班〉自舟山随军抵台,始创宝岛坛新纪元。抗日战争胜利后,舟山渔场每逢汛期,江浙沪闽沿海几万渔民及各种相关商贩云聚舟山岛东沈家门港,有绍兴戏班赶来日夜场献演。捕鱼丰收了,各地鱼帮、商界公会照惯例要做戏文谢龙王和天妃娘娘,其时艺人收益颇丰。抗战胜利后到解放前夕,常来舟山演出受欢迎的剧艺人有姚水娟、粉牡丹(张茵)、施银花、竺水招、毛佩卿等。一九四九年春,小黄鱼汛开始,施银花(嵊县人)和她

  • 文章上海剧院红楼剧团来台首演成功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6卷 第7期  作者:孫尚志 出版时间:1994-07-10
    关键字: 越剧演出 演员 剧本

    今年三月三十一日于杭州市所属的淳安县千岛湖发生台胞及导游、船员等三十二人惨遭刼杀的悲剧后,羣情愤慨之余,自五月份起就中止大陆的旅游活动并延后海峡两岸的经济及文化的交流,如此情势下,上海剧院红楼剧团仍顺利的继浙江小百花剧团之后,亦首度来台演出,何其幸运,我于欣赏小百花剧团的精彩表演后,再有眼福观赏来自国际大都市上海的红楼剧团蜚声国际的剧演出,岂不非常欣喜?剧导源于浙江嵊县鄕间的嵊县戏的笃班,其后经由杭州向上海发扬光大,眞是麻雀变凤凰,淸一色

  • 文章稽山鏡水行之三—臥薪嘗膽成大業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1卷 第2期  作者:何有基 出版时间:1999-02-10
    关键字: 越王勾践 卧薪尝胆 中杂识 卧龙山 越王台 怪山 越王剑

    当你漫游在绍兴城里的大街小巷,或鄕间的阡陌细路,一提起王句践,人们会滔滔不绝地给你讲述当年句践卧薪尝胆的故事,以及至今留下众多的国古迹。句践(?——公元前四六五年),又名菼执,春秋末期国君主,他以『卧薪尝胆』的精神和『十年生聚,十年敎训』的毅力成就大业。据《中杂识》载:「王句践,其先,夏少康庶子也,封于。传至允常,始称霸。数于吴战,结怨。」公元前四九六年,君允常新丧不久,吴王阖闾趁句践初立之机,兴兵伐,二军战于檇李(今浙江嘉兴)。结果阖闾

  • 文章續無錫梅里的故事傳說(二)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61期  作者:張永初  出版时间:1991-07-20
    关键字: 无锡 吴国 越国 勾践

    动干戈 鏖战马蹟山公元前四九五年(周敬王廿五年),阖闾伐,受伤而亡,其子夫差接位。其时,王勾践也新立。于是开始了历时几十年之久的吴争覇之战。公元前四九四年(周敬王廿四年),吴两国在太湖西北之马山,(又名马蹟山,原名夫椒山),进行交战,勾践旋先占据马山,两国水军鏖战在太湖之上。由于吴国大夫伍子胥足智多谋,结果大败国,迫得派遣大夫文种到吴营求和请降。王勾践夫妇被作人质,和大夫范蠡一起在吴囚禁起来,监视服劳役。「夫椒之战」给马山留下了很多古蹟

  • 文章無錫光復志(二二)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91期  作者:錢基博 楊愷齡  出版时间:1977-05-20
    关键字: 越狱 囚犯 案件 司法

    钱基博 原著杨恺龄 提供钱基博日,无锡光复之前一日,夜金匮县狱囚已变,毁狱遁,知金匮县事何绍闻闭城索,至天明,勿获一人,才半日,而无锡匡复矣。华承德已降知无锡县事孙友蕚,亟挥兵守无锡县狱,防囚乘机得逸去,伺之益谨,日,囚则譁于狱,羣谓:「吾侪迫饥寒作恶,今已易世,勿俾更新,何时可脱狱者」?不服,脱械肆诟骂,喧嚣声达墙外,汹汹欲出狱走,守狱兵已寡,无敢止者。军政部军械官刘孟坚,居故邻狱室,已覩事急,独奋身入晓众囚语日,汝曹速安静无譁,军政分府非无意贳汝曹

  • 文章《唐代州称「瓯」》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8卷 第6期  作者:賀寶昆  出版时间:2002-12-01
    关键字: 瓯越 瓯越文化 两浙

    近五、六年来,温州「瓯」成风,不仅出版了《瓯文化丛书》、《瓯作家丛书》;《温州日报》副刊又有「瓯专栏」十多种……。「瓯」作为温州专称,出镜率最高,有许多文章都称温州是「瓯大地」。但笔者近来又读了一些史书,发现唐代州(今浙江绍兴)曾称「瓯」。笔者才疏学浅,因此遗漏差错在所难免,敬请专家学者不吝赐教。唐末昭宗乾宁二年(八九五),董昌据州称帝,横征暴敛,生灵涂炭,几成人间地狱。钱镠奉诏讨伐。董昌乞援于淮南节度使杨行密。淮军乘势进取苏、湖诸州

共267条记录 1/27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