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自然思想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山水畫的內涵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11卷 第4期  作者:范伯洪  出版时间:1983-10-15
    关键字: 中国绘画 山水画 自然思想

    发展成为山水画。中国绘画,一脉相传,承受着儒家、道家的思想,有渊深静穆的含蓄,天人合一、遨游尘外的洒落,深深影响中国山水画,形成独特的风格,千百年来领导着中国绘画—一支代表的主流。山水画因自然思想的兴起,时日邅迍,乃至发扬光大。千百年来历代画人淬炼凝铸,成为中国艺术殿堂中的瓌寳。近代由于在民族文化固有的基础上,吸收了西画的长处,形成新颖的趣味,是山水画转变的契机,传统为体,维新是尙,逐渐发展,在这大前提之下,必能蕴化未来,创造无限的美景。中国人对事物的观察

  • 文章中國傳統文化中之師道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8卷 第10期  作者:錢穆 出版时间:1986-10-30
    关键字: 中国传统 传统文化 自然思想 人文思想 师道 中西文化

    中华文化之传统精神,天地君亲师五字,可谓已包括净尽。天地在自然方面,君亲师在人文方面。自然与人文,两端兼顾,一体一用。司马迁所谓「通天人之际,明古今之变」,文化传统大道,则无踰于此矣。自然与人文两端兼顾先言天地自然方面。一阴一阳之谓道,天属抽象,凭空凌虚,乃其阳面。地则具体,实际俱有,乃其阴面。此乃一切万有大本大源之所在。有生无生,俱无以逃其外。战国时代,阴阳家分为金、木、水、火、土五行,此即五道。道必动,具时间性,故曰常。其相对辞则曰变。曰常曰变

  • 文章王船山先生对自然科学的体认

    来源期刊:《湖南文献》 第6、7期  作者:梁棟 出版时间:1972-10-10
    关键字: 王夫之 自然科学思想 治学之道 思想概述

    詀³车制,及毛诗传训楘为历录为纺车交萦之名……」其他辨正尙多,举此数端,谓先生为博物学大家,亦当之无愧。从上述考证看,我们也可知道先生对于古音字义,亦有相当硏究。和证明先生为学方法,纯粹是使用的科学方法,并不像过去许多学者,单凭主观的想像。总之,先生做学问是用的科学方法,其对于自然科学方面的体认和创见,大多与现代科学证明相吻合。唯一使后来学者常感迷惑混淆的是,我们的文化一贯受天人合一思想支配,哲学和科学上使用的名称术语两者不分,而又在论述一事物时,互相参证

  • 文章承前啓後的道教天師張繼先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1期  作者:郭樹森 出版时间:2000-08-01
    关键字: 张继先 道家思想 自然之道 人物事略 思想修为

    来,做为修道者当「弃利名之缰锁,务道德之枢机。罔象存神,探玄珠于赤水;恬和养性,合至理于华胥。更宜拯济难危,提引愚下。以全尽眞人之德,发挥太上之风。」[2]并作《野轩歌》规劝道流要顺其自然,不要被功名富贵所诱惑,指出「惊人名誉不足恃,万古英雄一场战。些些富贵不足欣,何如野轩卧闲云。」张继先洞察时弊,不同流合污,以其独特的行为方式,将道教同徽宗的滥用区分开来,为道教的正常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当时温州道士林灵素,以方伎和大言取宠徽宗。他胡诌说:「天有九霄,最高是神霄

  • 文章儒學現代化的意義(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2卷 第3期  作者:葛建業 出版时间:2010-07-01
    关键字: 孔子的学术思想 厚德载物 儒家文化 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尚书 汉书

    人格化或实体化,如西方的上帝,宗教界的神,且尊之拜之,视为不务实不客观的做法!「天人合一」:就「天人合一」思想本质言,它强调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把「人」看成是自然的一部分。因此不能超越产生自己的自然界。中庸上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天道与人道均以「诚」为基础,不诚就无物嘛!所以天人就合一了。就是要按照自然及社会规律行动。就哲学的观点,强调天道与人道,自然和人文是互为一体的,分离就会造成人类的孤立。乃至灭绝。视自然宇宙为一有机整体,它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